国网平定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200
摘要:电力计量在电力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电力计量工作中采用一体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电力计量的管理工作,不断地提升企业电力计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电力信息采集;计量管理
1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现状
传统的电能供给方式是全面输送,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方案。由传统模式向更加全面智能化的电力信息采集系统转变时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投入使用前,电表等计量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多年。整体来看,长久使用的计量设备老化情况严重,仅能起到显示用电量的作用,对能源损耗情况、用户用电需求等高阶数据无法有效收集;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计量数值误差较大的情况,部分老旧小区长期存在私接电线盗取电能现象,旧有电表等设备无法准确监控。第二,我国电力企业均为大型国企,归中央或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电能市场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行业可代替性极低,基本没有竞争压力,导致电力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居民生活要求不高,因此电力信息采集系统长年停滞不前[1]。第三,计量管理人员平日工作主要内容是保证计量装置准确、可靠、客观,对待新型设备缺乏了解,思想观念、创新能力等方面无法满足新时代电力信息采集工作。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用分析
2.1有助于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效果
依托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会被电力企业实时且全面监测。在此基础上,用电企业可加强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管,全面监测是否存在线路损毁情况,避免在用电期间出现异常用电现象,第一时间解决电路损坏问题,提升用户实际用电情况监测的精准性、实时性,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用电服务,大幅度提升用电管理水平。
2.2有助于创新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针对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以往信息采集工作需要借助人工抄表的形式。此方式虽可以满足用户的用电基本要求,但是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通过高质量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环节可依托于构建网络管理模块来达到全面控制、全面监管的目的,在提升用电信息反映实时性的基础上,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的较高精准性。与此同时,依托于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新型电力营销模式,可提供电费结算预付费的方式,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大幅度降低电力营销风险。
3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设计
3.1构建科学的自动抄表系统
传统的用户电表需要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查看,一旦发生用户不在家或极端天气等情况,严重影响工作效率。[2]传统电表由于设计缺陷,很多贪小便宜的用户经常通过更改电表数值盗取电能,私拉电线等情况很容易造成触电等安全事故。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与传统信息采集系统不同,新型电表设计工艺与设施构建技术,使用户无法直接接触电表,设备接口采用加密处理,有效保障了用户正常用电安全,杜绝了偷电现象。不仅如此,基于智能系统下的自动抄表系统利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颠覆了传统抄表模式,人工查看、工作量大、范围跨度广、错误率高等情况在大中城市已经成为历史。自动抄表系统的核心技术在于远程遥感技术,在用户电表与主站计算机系统之间实现远程遥感关联,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数据监控,当用户端产生电能消耗时,用户电表计量数值发生改变,远端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数据更新,二者数值保持一致。
除此之外,自动抄表系统将传感器、电能监控等设备通过网络与主站计算机连成一体,具有数据收集、过滤、整理、分析、存储、备份等功能,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电能输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系统内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人为破坏、设备短路等,计算机监控预警程序立刻启动,将故障设备及时断开并立刻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3.2建立数据分析平台
在大数据系统的帮助下建立一个完善的计量数据分析管理的平台,从而才能对所有的工作资源,设备和价值比较高的数据进行集中高效的管理,该平台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结合当代的科学计算机技术,对供电环节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基础工作中的数据进行搜集和统计管理,在指定的信息管理平台中对异常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根据大数据库中的数据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对有关的电力企业而言也就需要更加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能对这些信息有比较敏感的职业素养,在平常的工作中企业应该能主动培训他们对数据的敏感力和主动挖掘数据的意识,方便对后期出现复杂情况做出及时的应对工作,利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去做出正确的预测工作,保证参考资料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3.3精确筛选实效性数据
我国人口众多,用电量极大,电力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因此在电力信息采集过程中,必须将无意义的数据排除掉,对有实效性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第一,电力企业在计算机系统内设置信号干扰屏蔽程序,提取与电力计量信息有关的数据(用户用电量、每小时供电线路损耗量、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能消耗程度等),避免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干扰数据上。第二,对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将杂乱无章的数据整合为规范性数据并总结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用电规律(用电高峰时段区域电能分配情况、电能消耗较大区域居民工作、生活情况等)。第三,根据用电规律对不同地区下一周期内的用电情况作出合理评估,作为电力企业接下来的工作参考,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计量管理方案。第四,将已有数据做成柱状显示图或趋势走向图,在后续电力信息采集中,注意定期收集计量数据,与同期数据进行比对,按月度、季度、年度周期绘制整体用电计量消耗图表,对地区未来电力设施兴建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
4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必须满足先进性要求。作为现代化信息平台,采集系统核心内容体现为应用相关信息技术,所以在构建信息采集系统时必须立足于对信息技术发展特点的分析,确保系统中信息技术应用具有先进性、智能性,以期借助信息技术转变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现状,保障信息采集平台的智能化、科技性。(2)规范性。针对信息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原则标准。建设前期需按照规定要求制定科学的系统规划方案,以此为依据打造高质量信息采集平台。同时,遵循相应技术标准设计信息采集平台的通信信道、计量设备结构,实现对信息采集系统的规范化、统一化建设[3]。(3)实用性。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核心理念体现为用户用电服务的提供,所以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在建设前期阶段,深入调研用户用电服务具体需求,以此为依据分析并明确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素,在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建达到用电企业预期目标的同时,满足用电客户的具体服务需求。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人们工作、生活已经离不开种类繁多的电子设备,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电能的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改善管理模式,用科学方式采集用户电力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精确评判用电需求,合理配给。
参考文献:
[1]秦雨雯.刍议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方案[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102.
[2]高滨.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方案[J].黑龙江科学,2017,8(12):38-39.
[3]徐铁红.基于电力信息采集的计量管理[J].通讯世界,2016(2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