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交通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比较于几年前,我国的交通运输量得到了持续的扩大,这也使得交通运输对道路路面安全性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在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合理应用公路施工技术,提升道路工程整体的可靠性,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在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长此以往,不仅仅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同时还会减少道路后续的使用寿命。据此,本文分析了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公路施工中的垫层技术分析
对路面垫层施工过程予以审视可以看出,其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清理方面的工作,此阶段主要侧重于路基和路桥两部分的清理工作。在开展此阶段工作时,负责管理的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保证相关人员按照具体标准或流程来进行。②对施工验收时,需要在施工达标的基础上来进行,在上述工作内容完成后,即可实施混合材料铺设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上述哪个施工环节,其都是借助的人机交替施工的方式,在以标准比例为参照对材料混合均匀并入场后,就需要借助装载机的作用,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予以平铺和加工处理,之后在以人工修缮为载体完成最后的环境处理工作。③不断提升放样和挂线处理工作的完善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在路基和路面的各类杂物也要进行及时的清理,之后在向其进行洒水,从而使路基和路面保持湿润。④要充分发挥压路机的作用对已经铺设的材料进行压实处理,并以工程方案各项指标为参照,保证垫层压实度符合具体标准。⑤压实机和夯实机也要予以合理化应用,这也是规避因机器使用不当二导致路面出现损坏的有效措施。
2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设置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搭板方法
①路面厚度与刚度。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障碍,必须保证搭板表面处于平行状态,从而使车身与搭板上表面保持一致。应该全面维护道路正常通行,必须对板表面高度间保持连接的两个保持连接和过渡高度版问题进行综合考虑。施工期间的原设计端板、道路高度值必须保证比目标值大。通过逆向坡,以公路沉降差为前提,对路基倾向予以明确,必须保证道路轮廓是路基沉降,明确保留边坡;②锚板。最后端桥台板块和台背间应该保持一种垂直状态,同时还要水平拉锚,确保锚板能够实现纵向互动。道路桥梁钢筋之间的距离范围应该在75~80cm。若水平垂直状态下的锚被破坏,那必须对其进行保留,同时做好边界绘制,确保一致的位移方向;③倒角。防止锚板旋转而破坏路面结构,从而对台上边缘倒角进行有效控制;④顶部板和板之间的施工。从根本上说,混凝土板施工标准必须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满足,从而为提升混凝土表面坡度与平整度提供重要保障。
2.2重新设计路基路面基礎问题
对公路桥头软土进行正确处理,确保能够有效控制桥头沉降现象,必须根据不同混凝土工程施工,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设计,从而提升地基承载力性能,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减少路基路面最大化误差,道路桥梁桥头软土厚度过大的状态下,应降低路堤差异沉降率。将填充材料应用于高填方施工工程中,有助于增加软土基础两侧的压力,该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桥台旋转或者位移,同时还会对上层建筑与甲板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导致基础回填材料刚性的下降。
3 道路路面施工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准备工作不充分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对道路路面施工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明确,因为只有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根据问题制定质量控制的措施。目前,准备工作不充分的问题在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较为普遍,无论是哪一工程项目,想达到预期的进度要求都必须要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对于道路路面工程来说,无论在施工难度方面还是在施工复杂性方面道路路面工程都远远超过其他的工程项目,所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具有必要。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国内很多的施工企业盲目追求施工速度却忽视了准备工作,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所以后续的施工环节根本无法有序的开展,反倒影响了整体施工的效率。
3.2 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想合理开展道路路面施工需要具备良好的施工环境,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能直接影响到道路路面工程的质量。只有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处理,保证其负荷施工标准规范,才能够进行施工。但从道路路面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技术人员所处的施工面积都都较小,环境较为恶劣,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较高,也无法有效的进行施展,这也间接导致施工质量被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在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现场的面积较小,那么就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影响后续车辆的通行。
4 控制公路路面质量的措施
4.1针对建设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应用材料是施工的直接组成因素,是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其离不开对各种材料的应用。公路在进行直接的施工时,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做好的质量管理是对施工质量优化的重要环节,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则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首先要确保材料质量,其次要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例如,在施工现场中要对材料中是否出现了运输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当材料出现磨损时应视其情况的严重程度有选择性地进行应用。
4.2严格控制好道路基层的平整度
路面基层的平整程度是影响车辆正常行使的前提,如果道路出现不平整的情况,就会直接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施工中,道路的平整程度与面层的松厚程度和紧实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施工层较为松散则不利于施工的进行,会导致路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同时,当施工中的某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就会产生路面的裂缝以及坑洞问题。对此,在选用施工材料时,需要增加一定的石灰来达到使地基比较稳固的目的,尤其是在土质比较差的情况下,如软土层或者废弃物填埋的土层中,需要用石灰来改良土质,达到增强路基的稳定性的目的。
4.3控制好路面施工温度
温度对整个的施工过程也产生会一定的影响,在对道路进行施工时,尤其是利用沥青这一材料进行施工时,受到温度的影响会比较大。对此,如果对路面运用沥青混凝土这一材料进行施工,那么在施工之前,就要对混合材料进行加热,这是施工的基本前提,可以从根本上有效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并且,在施工中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会导致施工过程的中断,这时就需要格外注意温度问题,保证温度在可以施工的范围内,如果维持的温度过高,就会容易造成路面的磨损和变形,但是如果温度过低,又极有可能造成沥青胶的出现。
5 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道路施工较为复杂,同时很容易受到自身施工特性的影响,因此,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隐患,如果不能够在现实中运用合理的施工技术,那么就无法对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提升。为了能够发挥公路交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价值,减少其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应该提升施工人员能力水平,在路面施工中合理控制温度,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确保原材料质量。
参考文献:
[1]江兴.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122-123.
[2]骆红斌.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143-144.
[3]刘谭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8):58-59,62.
[4]马峰.试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