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李志国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李志国
[导读] 摘要:在科技日益创新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普遍应用。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人力劳动力,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身份证:13252219790812xxxx
        摘要:在科技日益创新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普遍应用。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人力劳动力,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当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因此,文章研究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全面,并已进入十分成熟的研究阶段,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这篇文章首先描述了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与发展历史,然后对其现状与前沿技术的实现进行研究,最后对其以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1简介
        1.1概述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自动化技术的加入有助于减少大部分人工劳动的时间与消耗,并且有效提升计算测试的精准性和准时性的数据传递,从而能够为生产过程提供更高效的技术后备力量,同时可以尽量在最大程度内避免重大型事故的出现,保证工人与设备的安全工作。经过上世纪的飞速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与国外均达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全面应用实施,已经不断演变成低规格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以国内中型企业为进货来源,中高规格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以国外公司为进货渠道,生产规模较大的则选择国外的中高规格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引进,而中小型生产规模选择国内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引进的市场额分布。
        1.2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17世纪初,人类开始对静电相关的现象进行初步研究,1600年威廉•吉尔伯特(英国)在其著作《论磁》中对“电”的概念给出了初具系统化的说明。同一时间斯蒂芬•格雷(英国)发现了绝缘体以及导体。杜菲(法国)是首个对静电相关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学者。174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进行了经典的风筝实验,证明了电是一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19世纪,关于“电”的物理实验与定论层出不穷,愈加完善,电磁理论等重要理论为电学的知识体系搭建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很多国家都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专门培养电气自动化的人才。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1可操作性强
        电力系统在各阶段运行都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息息相关。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深入应用的进程中,电力系统具备了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仅能及时对电力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而且可以进一步稳定和控制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操作性优势被充分体现出来。
        2.2维修的便捷性
        电力系统作为一项复杂且具备一定危险性的发电工程,若出现故障,就给整个系统维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此外,如今我国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仍不够完善,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积极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好地对电力系统进行修改,而且可以有效监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从而保证电力系统更安全、更稳定的运行。
        2.3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有效应用,且具备一定的时代先进性。通过在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普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并对其运行方式、维修模式以及监督管理等进行信息化调整,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各项功能高效率运转,对促进电力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技术保障作用。


        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变电站自动化
        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结合现代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对变电站系统设备及其相配套设施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而且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还可以对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有关数据作出集中处理,保证可以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测,而且对其科学控制,确保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可以迅速找到安全隐患,保证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报警以及立即切除。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证变电站正常稳定运行,减少故障检修所需的时间,而且还可以运用系统自动监管,保证可以不断促进变电站建设。就变电站自动化建设来讲,需要将一些电磁式设备渐渐转变成先进的电磁装置,而且应当渐渐实现数字化以及集成化的二次设备,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3.2电网调度自动化
        就电力系统来讲,电网稳定运行,对提高配电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保证对电网实际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监测,而且可以合理自动化调度电网。其实,对于实现调度自动化来讲,其基础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信技术,二是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信息,将命令发布出去,认真执行各项命令,也能更科学的调度控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日益发展中,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是相当完善的,是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网络系统以及工作站等等。就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建设来讲,电网调动通常划分成县级以及地市级等等。实现电网自动化调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在传输电力以及生产典礼中24小时搜集有关数据,而且可以保证对电网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控,正确评估以及科学预测电力负荷变化的具体情况,保证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在调度作业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数据作为参考,保证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防止出现配外事故,保证电网在运行中不会出现问题。
        3.3智能大型系统中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它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3]。其中变电站使用的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我国现代电网中使用的电网智能化发展,大部分作为了电网智能系统的框架。在智能电网技术框架中通信技术占很大地位,因此在电网搭建中信息技术很重要,并且准确性需要达到一定标准。
        3.4 PLC技术的应用
        PLC控制技术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一类,且属于数字式电子结构,一般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辅助作业中。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能准确完成各项指令编程和记录,始终保证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具体地,PL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首先实现了顺序控制功能,其次是开关量控制。开关量控制可以有效完成断开、接通、控制信号等一系列操作,这也是PLC技术最为常见、广泛的应用。
        3.5在电力网络中
        电力网络中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有利于提高对电力网络的监控准确度,达到自动化代替传统的人监控,进而变电站运作能够更加高效与精确。变电站自动化就是在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中采用微机进行监控和完成部分管理任务,将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变电站自动化智能系统是重要的电力工程应用,可以达到当前智能系统的运行要求,从而推动电力工程专业现代化,以及自动化发展。
        4结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兴起,推动电力部门生产工作的高效开展。将先进的技术和传统电力部门相结合,除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劳动力强度,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新时期的发展模式相符。
        参考文献:
        [1]丁国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18):153-154.
        [2]王玉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147-148.
        [3]胡拓宇,唐聪.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3):112.
        [4]赵光.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9):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