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有实业有限公司电力建设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非常快速,目前,为了保证各个行业领域设施设备的顺利运行,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力度,确保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安全性。由于线路施工技术以及线路检修是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文章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以及线路检修方法进行分析,旨在给相关施工检修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
引言
高压输电线路跨越的地域广,面临的自然环境复杂,一方面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线缆运行中容易在环境和系统自身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出现故障。为确保线缆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但要做好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改革工作,也要践行日常巡检工作。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1岩石嵌固基础施工技术
1.1.1岩石嵌固施工技术
在整个高压线路施工过程中,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覆盖层相对较浅的风化岩石施工现场。嵌固结构的使用不需要额外钢筋进行底板加固作业,而是以基坑结构的形式执行。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稳定上拔作业所占比例,还提高了高压输电线路的负载阻力和塔架稳定性。如有必要,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建筑环境调整施工设计位置。塔杆和斜坡在高压线路中需要保持恒定,这可以减少偏心弯矩,并且还可以节省脚螺栓的使用。嵌固式施工技术的主要适用原则是以岩石施工为载体,这将增加杆塔的抗剪强度。当涉及建筑材料时,它的要求相对简单,能够大幅节省诸如钢筋混凝土之类结构材料的运用。因此,操作相对容易,施工成本有所优化是嵌固技术的优势所在。
1.1.2斜插板式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的基础,即承受高压线路的基础,是通过插入斜坡中的下部支撑柱和倾斜的塔腿形成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塔腿部分作为受力主体,由于处在凝固的混凝土中,基础变得更牢固。一般而言,埋在地下的塔腿和各种基础部件的力相对平衡,因此无需考虑由侧向力引起的技术偏差。这种技术类型的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底板的尺寸,从而最终减少混凝土和板中的钢筋量。总体而言,材料使用量可减少约25%。
1.2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杆塔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工作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工程在恶劣天气的抗压能力,如果其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影响电力传送的工作质量。再加上一些施工条件客观不允许,如线路横跨的两个地区距离比较远,或者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布置线路。所以,现代工程中使用铁塔替代钢筋混凝土的杆塔。杆塔工程施工时,需要先设置好两个铁塔之间的距离,然后在进行铁塔的搭建。现代中国的铁塔工程的组立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德水平,并且有多种的施工方法。杆塔的强度不仅由其材料决定,还由其组成结构决定。杆塔需要保持较强的刚度,使其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压力。另外,杆塔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工程质量,由于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杆塔只是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是塔身还是会抖动,不能保持牢固。因此一定要保证杆塔的稳定性,提高杆塔的强度,确保线路长期稳定的工作。
1.3线路架线施工技术
架线施工技术的有效使用,是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做好施工准备,确保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准确连接导地线并做好驰度观测问题。(1)在架线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张力防线施工处理,以千张机设备实现架线施工的流程固定。(2)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导地线安全效率,需要利用张力放置的手段改善导线磨损问题。一旦发现导线发生磨损问题,维修人员需要及时更换导线。
2高压输电线路检修策略制定
2.1通信系统检测
通过通信系统回传的数据可详细分析目前线路中存在的隐患,高压输电线路的常见故障类型包括线路绝缘层破损、线路导电芯断裂等,通常情况下为电压、电流等数值大幅度下降。借助通信系统的使用,可以让这一系统的运行稳定度大幅度提高。
通信系统要建成有线+无线通信结合的工作体系,其中有线通信通常为光纤通信,其直接从光纤系统的各个信号分析设备上完成数据分析工作。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为可以将高压输电线路更为细致分段,系统分析固定长度线缆段两端电力参数后,可定位故障发生位置。此外建成的通信网络要能够保持双向通信,即线路运行信息同时传递给上游监管系统和下游变电站,上游变电站及时派遣人员到故障发生区域排除问题,下游变电站调整供电网结构,从其余的线路系统中获取电能,为其供电范围内的用户提供稳定电能。
2.2热图谱分析法
热图谱分析法是高压电线维护的常用方法之一。工作原理是分析仪器的热谱图,和正常条件下的热谱图作比较。从热力学的角度判断设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特别地,针对电压制热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较高。具体来讲,热图谱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和分析电力系统中高压线路故障的高级方法。此方法相对可行性较高,可以准确评估异常状态所处位置。监管人员可以快速诊断错误并修复错误问题。这种维护方法通常用于电力行业中的高压线路维护。这样,通过比较和分析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的高压输电设备的热图像光谱,可以评估和分析高压输电设备的故障与否。此方法具有很高的实操价值,因为它易于使用,准确地定位故障能力较强,并允许维修人员快速定位故障。
2.3相对温差判别法
使用相对温差法来进行测量,对两台相似设备的测量点的温度差进行测量,然后确定出两个测量点中,温度高的那个点,并且测量出其上升的程度。这种测量方式适合一些电流型设备,但是这种测量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温度对设备造成负面的影响,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清晰的将温度上升的程度表现出来。
2.4新型设备使用
新型设备的使用是为了消除线路的安全隐患和已经出现的故障,所以使用中要分析各类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本文从电力系统的系统内设备和系统外设备两个角度切入,详细分析这类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
对于电力系统的系统内设备,其可以直接融合到电力系统的内部,常见的有线路系统的外激励施加设备等,其在使用中可通过施加电磁波等方法,一方面使线缆的外表面问题适当升高,另一方面产生的电磁波对覆冰内部的水分子影响剧烈,可让覆冰内部产生内能,加入了覆冰的融化速度。此外对于系统内设备还包括通信设备、在线和离线故障定位设施等。
系统外设备主要有攀爬检测机器人、污染飞行器等,其中无人飞行器的云台内设备要可替换,从而根据不同的检测工作需要,将云台的参数转变为普通拍照功能、红外拍照功能、携带经纬度参数的拍照功能等,以分析线路系统的综合运行状况。
结语
能源不断紧缺的今天,电力事业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力推进,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在无数电网人的努力下不断的完善升级,为了确保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电力技术人员重视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的研究,并熟练掌握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以及检修方法,从根本上提升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及检修效率,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乐,吕田浩,胡超.分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3):151-152.
[2]王承双,刘佳彬.探究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3):23+25.
[3]曹远,孟昭显,管良.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J].电子测试,2019(23):105-106+83.
[4]张海明.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