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特高压重大施工租赁分公司 天津 300161
摘要:输电线路施工是电网建设下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主要载体,对电力服务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以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为背景,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
引言
电网建设技术得到了持续创新,然而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管理中依旧有低效率、高风险的问题存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在输电线路中有效应用这个模式,可以通过新的思维模式和新视角来对施工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使整个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途径得以优化。在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同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的。
1机械化施工主要内容
从施工内容来看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分为物料小运(含物料装卸、物料搬运、场地平整或临时道路修筑)、基础施工(含开挖或成孔、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组塔施工(含塔材吊装、紧固件紧固)、架线施工(含牵引绳展放、导地线展放及附件安装)和接地敷设(含接地孔槽掘进)共5项主工序、11项子工序。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是输电线路发展改革的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人力为主、机械为辅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线路工程建设向机械化方式的转变,是实现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电网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开展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是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机械化率、全面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的重要创新举措,有利于提升电网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工艺水平,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整体实力和输电线路建设本质安全,所以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全过程管理与控制问题研究十分必要。
2输电线路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要点
2.1优化设计方式
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最关键的基础是科学的线路设计,它能够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进行高效率研究,可充分保证施工中应用的建设工艺有效满足工程质量需求。然而,新时期,在利用机械设备进行输电线路施工全过程施工时,有关设计人员需要将传统的施工设计理念进行转变,从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入手,对机械设备应用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此外,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性能、功能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有关参数的合理科学选择,使施工设计更为科学,为更高的输电工程价值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2工程机械装备应用
线路施工过程中使用履带式运输车、挖掘机、反循环钻机、吊车组立铁塔、发电机及电焊机、牵张机设备、八旋翼轻型飞行器等机械进行施工,通过在各分部工序中应用工程机械装备,不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管理,缩短施工工期,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员安全和周围环境。
2.3塔杆施工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一个重要的承载物就是线路杆塔,电力的传输需要通过线路,而线路的连接则需要线路杆塔的搭载,因此,杆塔体系的运行参数需要相关部门人员更加关注,在建设杆塔工程之前分析选址的条件,在参数符合之后再进行施工,保障资源的利用率和施工的成功率。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钢筋混泥土杆塔,这类杆塔较为坚硬,可以保证长时间的传输效果,有较好的质量保证。如果是在高原和一些情况不好的地区,对于杆塔材料的选择就需要更加关注,不仅要考虑到杆塔的质量,还要考虑到在该地势的运行效果。结合地貌特征以及运输过程,利用铁塔结构进行传输可以保证在地势崎岖的地方输电线路的稳定程度和线路的质量保障。在实际杆塔建设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杆塔结构可以很好的保证整体建设的效益,对杆塔的阻力参数进行管理,分析整体性杆塔结构和分解性杆塔结构的合适性,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加以计算统筹,提高工程的有效性。
2.4架线施工
在输电线路的具体操作中,最常见的操作是进行架线,架线的操作步骤是拉线施工、紧线施工和导线施工、附件安装等,如果是高压输电线路,需要采用张力架线的方式,通过张力判断地线的实际情况,人员在操作时要根据张力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长度、尺寸的线路规格,牵引设备一旦出现问题,那么线路会发生偏移,则会影响重锤的位置,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弧垂的位置计算有误,人员在对弧垂进行计算式,没有将滑车也计算进去,因此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在计算弧垂时也就滑车计算进去,尤其是滑车的摩擦力度,根据计算结果再做具体的调整。输电线路施工时要考虑导线的质量,因为其与地线紧密相连,二者的质量都会影响到线路输送的安全性与运行的稳定性,最终影响线路的高效运行。
3输电线路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措施
3.1基础施工的管理
以山区地形为例,变电站基础施工中依旧应用的是基础形式,主要是灌注桩基础与大开挖回填类基础,机械化程度高的挖掘机可以完成大开挖和回填的基础工作。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主要应用的是原状土基础,如人工挖孔桩基础、掏挖基础、岩石嵌固基础等,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工。若将大开挖回填基础应用在山地地区,应用挖掘机开展施工,则会对山体植被形成破坏,从而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影响。
3.2关键点安全管理
在机械化施工条件下明确施工现场关键点作业风险提示、作业必备条件、作业过程安全管控措施。针对输电线路工程风险等级较高的组塔、架线等核心作业,划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杜绝触碰的隐患或停工红线,作为施工管理的强制性措施。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和安全管控措施纳入施工作业票,在项目部及作业层班组成员中强化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针对关键作业的安全警示视频做到全覆盖推广,明确施工作业任务分工、安全必备条件、技术要点,推动管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作业现场。
3.3做好图纸审查工作
输电线路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尤其要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其中包括对输电线路架设工作的审核,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审核施工图纸对工作的开展是否有意义。第一步是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完整正确,妥善布局和规划输电线路,因为输电线路的规划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帮助降低工程成本。第二步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进度,将其作为工程的指标,因此,要对输电线路完善管理,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和检查,保证施工图纸与工程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施工技术和原理,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开展线路施工。
3.4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电网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先进程度都大大提高。输电线路工程与其它工程有着一定的差别,其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高空施工、带电施工等,这就对施工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在施工作业前除了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外,还要确保各个安全防护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并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从安全规范进行作业。同时,在施工进行中,管理人员要定时地对项目进行巡检,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并处理,如此才能够保证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线路的运行质量,避免由于质量不良所造成的这类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重视全过程机械化的重要性,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现场施工机械化运行水平。并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将理论结合共同的实际进行灵活的运用,通过这种方式使输电线路的施工水平得以稳步提高,推动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寿建,许超晨,林瑞宗,邹颖.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06):74-78.
[2]王圣兵.浅谈高压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06):63-64.
[3]张志峰,吕猛,阮怀亮.电网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