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3031984XXXX0414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造价预算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发现施工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建筑单位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预算原因;有效对策
引言
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工作进行控制时必须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全面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通过进一步完善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于建筑市场的科学预测,全面推进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推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1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控的重要意义
1.1确保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方面,工程造价控制期间,主要以工程预算作为开始,这一过程中需要经历造价计算、评价以及文件编制等环节。对于编制完成的建筑工程预算,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与许可,之后才能进行工程投资计划文件的编制,并将其作为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的重要依据,因而工程预算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另一方面,通过做好工程预算,可以为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资金运作、贷款等工作提供依据,进而确保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
1.2作为施工图的设计编制依据
在开展施工图预算设计编制工作时,需要对预期的工程项目成本做出全面的计算、评估。这一过程中,既要参考我国建筑法规对于建筑工程量的规定,考虑到工程造价的要求,同时还要对获得审批的施工图进行工程量的核算。之后,再将各个预算定额作为重要基础,对工程所需的直接、间接费用等进行统计与计算,最终获得工程预算成本。
1.3使得工程成本得到全面控制
就工程造价控制而言,需要将工程预算作为重要基础,并以施工图纸作为基本依据,从而实现对工程建设期间各项费用的有效控制。在进行预算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所需消耗的材料、设备以及劳动力等各项费用进行全面的计算,进而确保成本预算的针对性、准确性。通过做好工程预算工作,能够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态度、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住房建设项目增加了很多,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设计。项目成本预算编制者很难全面考虑各个方面,这使得预算编制过程存在缺陷。因此,一些预算制定者将会有很多遗漏项目的问题。也有一些工作人员研究调查不够深入,难以全面正确地反映项目实施成本的实际支出,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将大大增加预算超支问题的可能性。
2.2预算人员自身因素
建设工程造价超支的原因还包括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不同预算人员工作经验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在编制预算时不同预算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实际成本金额与预算成本金额相差较大,从而使项目成本预算过高,进而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此外,在编制建设项目预算时,大部分预算人员没有到施工现场进行相关的分析调查,他们仅仅依靠相关单位提供的书面材料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编制预算,这使得编制的预算金额与实际成本金额相差甚远。
2.3市场环境影响
建筑材料成本是建筑工程中最大的成本项目之一。由于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供求关系的变化。当材料的供应超过需求时,材料的价格就会上涨。当材料的供应超过需求时,材料的价格就会下降。此外,由于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施工期间很难有效控制施工材料和估算材料价格。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工期安排不合理或大量施工变更,也会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从而影响建设项目的总成本。
2.4工程变更导致造价管理失控
设计变更也会对建筑项目的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发生较大的变化,则会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工程造价将超出预算。首先,在设计阶段,如果有专业设计师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大量冲突设计图纸,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施工图纸、施工设计必须改变,这不仅增加了建筑设计成本,而且建设成本。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如果预算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设计变更的成本,那么施工项目的成本就会超出预算。
3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有效对策
3.1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
在整个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避免对设计随意的进行更改,在施工阶段运用的资金数额也比较大,因此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通过严把资金使用关口,严格的按照造价预算来对资金进行投放,避免出现随意支取的现象。尤其是原材料的采购涉及到的成本投入比较多,在进行造价控制时必须要对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由于采购超标造成超预算的现象。因此应该定期对施工阶段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审查和监督,通过及时的去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来发现问题所在,及时的进行整改,避免出现资金超预算。
3.2要进一步提高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必须要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需要聘请专业的预算编制人员来从事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以及定额单价等相关工作。尤其是要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进行实地考察来检查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从而保证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时也要去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原材料市场的变动以及相关政策和人工费用等等。
3.3要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推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为了避免出现超预算的现象,应该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能够严格的按照预算偏执对资金进行使用,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技能和水平,才能够使得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确保造价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3.4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科学预测
由于供需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建筑市场的原材料价格也是不断波动的,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价格的变动,也要结合供需关系进行调整,通过把握市场上的大致行情来降低由于市场波动所引起预算不精确或者是不科学的现象。
3.5要做好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
在竣工验收阶段,为了实现整个项目的顺利验收,通过验收材料的使用、建筑技术以及完成的质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确保顺利通过验收,保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工程的结算审核时,要结合变更的相关资料、施工合同进行造价的最后审核,从而完成结算,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3.6要坚持全过程控制原则
建筑项目涉及到的资金数额比较多,为了实现造价的有效控制,减少超出预算的现象,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做好资金的把关。在对资金进行使用时,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流程来进行支取,避免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还影响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算过程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因此,要对预算编制人员展开系统化的培训,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以及编制合理的造价预算,并建立监管机构,全员参与到监管工作中,以此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与实际施工开支相符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德君.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1):87+89.
[2]张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方法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36-37.
[3]张霞.浅析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