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陶银伟
[导读] 探讨中医骨伤科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科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其中72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将7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还能避免患者的受伤部位留下旧伤,从而提高了对患者的质量效果,因此,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踝关节扭伤;认识;治疗方法
        人体存在许多需要负重的关节,这些负重关节中,踝关节在维持人体平衡中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以及体育运动锻炼中,踝关节损伤的机会较其他负重关节明显多见,其中,尤多见于球类运动及田径运动中。踝关节的稳定对人体站立、行走、跑步等活动十分重要,而踝关节的稳定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踝关节的周围韧带。当踝关节扭伤发生时,其周围的软组织往往同时受到损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踝周韧带的功能,迁延日久,可能就会使得踝关节的稳定性受损。若日常生活中或体育运动中,踝关节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则可能出现踝关节撞击及距骨软骨损伤。“筋伤”就包含了此病。中医骨伤科在治疗踝关节扭伤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将综述中医骨伤科近年来对其认识与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其中72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将7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人。观察组36例患者,男30例,女6例,患者年龄8~51周岁,平均(31.2±6.3)岁,对照组36例患者,男25例,女11例,患者年龄7~49周岁,平均(33.6±6.5)岁。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整体上年龄、病情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详细内容体现如下:①针刺治疗。该治疗方式在踝关节扭伤治疗中较常运用,主要是以针刺辅电刺激,起到镇痛与化瘀作用,一般在急性期运用频率更高,多和其他方式一同运用。最常运用的手法为按摩法、刮法,辅电刺激仪器。在外踝扭伤中,腧穴包括丘墟、昆仑、及跗阳等;内踝扭伤腧穴包括照海、中封及太溪等。②按摩推拿。以局部推拿的方式复位患者骨错缝,平衡患者踝关节力学状态,缓解患者韧带与软组织疼痛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以修复患者受损韧带与组织。③灸法。使用艾条或中药材实施患处温灸,发挥药物温热,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普遍运用的灸法为隔物灸与直接灸。④中药敷贴法。对踝关节扭伤运用中药制剂敷贴方式,渗入于患者扭伤处,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获得消肿止痛的效果。一般来说,所运用的药物包括生蒲黄,冰片,丹皮以及川穹等,十分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⑤综合治疗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以辩证法为前提,实施上方相关治疗方法的一同运用,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成效,以及预后效果。
        此外,对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常见做法是采用对筋进行梳理、促使血液循环、去除瘀血的原则,治疗踝关节扭伤造成的韧带损伤。大多数医生提倡手工治疗,但是否适合急性病人仍有争议。也有学者认为手法加固定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见,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关键不在于治疗手段,而在于治疗手段。操作也与疾病阶段有关。大多数医生提倡使用技术治疗旧的性伤害。尽管不同的技术。然而,通过中医手法恢复扭伤关节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
1.2.1冷敷和制动
        在踝关节扭伤后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冰袋使用时间为6到8小时,每次时间为20分钟。制动方式为将踝关节内翻伤用绷带包扎,踝关节外翻伤用绷带包扎。包扎好绷带后,覆盖脚踝保护,要求患者抬高受影响的肢体。
1.2.2理筋手法
        对于那些踝关节扭伤伴有关节紊乱的患者,在2天后开始使用理筋手法对受伤的脚踝肿胀按摩,方法步骤如下:首先,拇指做径向摩擦膨胀中心,又在脚踝的压力点对点,揉捏,拨等技术,最后进行缓慢的牵引,抖动技术脚踝回弹力、内翻和外翻和其他活动。对于踝关节损伤后严重局部肿胀的患者,应慎用上述方法。手工操作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少后多,先小后大,先短后长,动作慢,技术持久有力,均匀温和,避免暴力。
1.2.3中药薰洗和止痛消炎软膏外敷
        等到完成理筋手法之后,使用中药对扭伤部位进行薰洗,药物的成分和方法: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五加皮、三角形、莪术,龙胆根各10克,海桐皮15克,牛膝、木瓜、红花各8克。以上药物加放入3升水中。首先用大火进行煎煮,然后在使用小伙煮10分钟。将液体倒入桶中,将患者的踝关节放在桶上,将毛巾放在患者受伤部位上,进行热熏蒸,待舒适温度后,将踝关节放入桶中熏洗,配合揉、压、推、抓踝关节等技术。每次30分钟,一天两次,7天为1个疗程,共需治疗两个疗程。熏洗结束后,将镇痛消炎药膏涂抹在扭伤处。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临床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大标准,显效:肿胀压痛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关节正常稳定,恢复行走活动能力;有效:肿胀压痛症状有所好转,关节欠稳定,行走活动功能受限;无效:肿胀压痛症状无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代表计数资料,X2验证,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骨伤科疾病,以踝关节附近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患者发病后,经常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肿胀,轻者不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即可自行恢复,重者则需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中医理论认为,踝关节扭伤属于筋脉失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行气、消肿、活血、化瘀。中医按摩推拿和中药贴敷是最常见的两种治疗方法,以往在治疗踝关节扭伤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中药贴敷的方式,采取这样的方式治疗患者的恢复周期较长,临床研究发现,采取中药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推拿的方式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远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相对于常规的中药贴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式来说,中医按摩推拿治疗方式联合中药贴敷的治疗方式有着更好地效果,同时这样的治疗方式也受到了患者的广泛欢迎。
        综上所述,对于踝关节扭伤来说,意外是最常见的发病原因,研究显示,采取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还能避免患者的受伤部位留下旧伤,从而提高了对患者的质量效果,因此,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云伍.中医骨伤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广西医学,2006(09).
[2]夏铂.中医骨伤科技术特点及文化分析[J].医学与哲学(A),2013(08).
[3]张俊龙.中医骨伤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内蒙古中医药,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