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保持治疗牙周病伴有松动牙移位的效果研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7期   作者:夏静
[导读] 研究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保持治疗牙周病伴有松动牙移位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保持治疗牙周病伴有松动牙移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牙周病患者共4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选取实验组20例(28颗牙)、对照组20例(25颗牙)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正畸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牙周探诊深度(PD)、牙松动度(TM)和探诊出血率(BOP)。结果:研究得出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D、BOP与TM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比较价值。结论: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保持治疗牙周病伴有松动牙移位可以有效降低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率,改善牙松动度,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正畸;纤维带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移位;效果分析

        牙周病是口腔多发病之一,其可能会损害牙龈与周边组织,容易促使牙周组织支持能力降低或失去,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牙齿松动或移位等问题,影响牙齿正常咀嚼。传统治疗方式为正畸法,但是固定与治疗效果不佳。近些年纤维带固定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牙周病伴有松动牙移位临床治疗中[1-2]。本次研究以牙周病伴有松动牙移位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单纯正畸和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方法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具体治疗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牙周病患者共4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实验组20例(28颗牙)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0-55岁,平均年龄(47.5±2.25),其中上颌牙17颗,下颌牙11颗;对照组男性13例(25颗牙),女性7例,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2.5±3.35),包含15颗上颌牙,11颗下颌牙。两组患者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根据常规治疗采用单纯正畸治疗方式,利用直丝弓26或者24矫正技术实施正畸治疗。首先利用0.014英寸圆镍钛丝将牙列排列整齐,然后利用0.016英寸澳丝将牙间隙关闭,并结合连续性固定进行牙齿处理,如患者原有的牙弓呈现整齐排列,直接结扎即可,牙齿固定结束后,检查和咬合调节,防止牙颌受到创伤。
1.2.2实验组
        采取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方式治疗,正畸治疗流程与对照组相同。处理牙表面的牙垢和菌斑,时间35s-40s,再次实施隔湿处理,涂抹釉质粘结剂,光照处理35-40s,在已酸蚀处理部位远处均匀涂抹流动树脂,连接纤维固定带,实施光固化照射处理,时间35-40s,利用流动树脂对纤维带进行覆盖,实施光固化照射处理,最后对其进行常规抛光和打磨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率(BOP)和牙松动度(TM)。其中患者牙齿固定牢固、咀嚼正常、无不适症状消失为效果显现。观察时间为1年,将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进行详细记录,包含三级评价形式,一级为<1mm;二级为1-3mm;三级为>3mm,对三级指标数据实施百分比计算。患者牙齿TM小于Ⅰ度为有效,未达到该标准则全部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前后和治疗半年后患者PD、BOP和TM评分结果,半年后评价临床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利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当P<0.05时存在比较意义。
2、结果
2.1 PD、BOP、TM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D、BOP和T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两组PD、BOP和TM均有所降低,即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和表2。
        


2.2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2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12例,有效人数5例,无效人数3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中显效人数10例,有效人数1例,无效人数9例,总有效率为55%,经过研究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2857,P=0.0384,(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牙周病是由于感染所致,导致牙周组织进行慢性损伤病变,患者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牙齿松动和移位,对患者咀嚼能力和外观有着不良影响。如果未采取有有效措施则会引起牙齿脱落。因此针对牙周炎伴随松动牙齿移位病症,临床治疗中多采取炎症控制和及早固定等方法,效果显著[3]。
        在牙周伴随牙移位治疗中,正畸治疗措施较为常见,其是结合镍钛丝材料对牙齿进行固定,促进牙齿复位效率,促进牙槽骨和牙周膜复位和生长。正畸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牙周病伴随松动牙移位牙冠根比例,并可以减少牙齿周边组织受牙合力和侧向力损伤。纤维带固定治疗方法是近些年被广泛推广的治疗措施,其与其他固定方式相比较具有弹性大、强度高和相容性强等特点。纤维带固定治疗方法可以提升牙齿之间紧密度,促进松动牙齿结合为一个整体,减少牙齿咀嚼产生的压力。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牙周病伴随松动牙移位疾病,本研究表明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以此说明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治疗方法具有较高医用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患者牙周病伴随松动牙移位症状而言。采取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治疗,能够优化患者牙周TM值,降低BOP和PD值,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荣小芳,马索男,刘宏.牙周炎合并患牙缺失行纤维带固定的修复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2):99+101.
[2]朱丽亚,刘晓锦,李洁.正畸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治疗在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3813-3815.
[3]高明,孟田甜.纤维带固定术治疗重症牙周炎单颗切牙缺失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03):273-277.

夏静,(1987.01-),女,汉,湖北武汉,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口腔牙周病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