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配电价改革的电费电价管理思考 吴萃杰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吴萃杰 张颖凤
[导读] 摘要:2018年我国首轮输配电价改革全面完成,初步建立了涵盖各级电网的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机制,输配电价改革的方向从“建机制”转向“强监管”,从而对电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也对后续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
        摘要:2018年我国首轮输配电价改革全面完成,初步建立了涵盖各级电网的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机制,输配电价改革的方向从“建机制”转向“强监管”,从而对电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也对后续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电网企业必须深入研究改革政策,用科学的电费电价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输配电价改革;电费电价
        1.对电费电价组成结构的认识
        按照用电的性质划分,目前我国销售电价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居民生活用电;二是一般工商业用电,含非居民照明用电,如办公设备用电;商业性用电;普通工业用电和非工业用电;三是大工业用电;四是其它用电,如农业在生产中产生的用电;二次批量供电的趸售电价。
        电价分为单一制电价和两部制电价。在实际供电过程中,工业客户按照客户用电容量的大小,大于等于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工业客户执行大工业两部制电价。电价执行丰枯、峰谷浮动电价,居民生活用电执行阶梯电价,用电客户按各自实际情况可参与市场化交易,降低企业电费成本等电价政策。
        大工业两部制电价由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和力率调整电费三部分组成。单一制电价则由电度电费和力率调整电费两部分组成。其它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客户如电能替代、新能源和污水处理等企业等免收基本电费等政策。
        2.输配电价改革内容
        要想更好的对电费电价进行管理,了解并掌握输配电价改革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网企业获取利益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用输配电准许总收入来衡量电网企业的收益,准许收入包括税金、准许成本以及准许收益三个方面。以往的盈利模式是收入与电量的多少息息相关,而通过改革后,收入的多少则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2)定价方法发生改变,使用“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作为输配电价,这种定价的方法科学性和合理性尤为突出,因为输配电价的最终确定是在原来定价的方式上加以有效的、全面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制定出的定价原则;(3)输配电价主要的实施范围是大工业用户,而实施方式则以独立输配电价为主;(4)在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模式上也有变动,监管内容包含了输配电价的价格、成本以及收入等多方面,同时这种监管模式必须把电网的有效资产考虑在内;(5)输配电价改革后,电网企业的收益虽然有固定的计算方式,但是还会根据不同情况的变化出现临时的调整,这与电网企业本身的服务质量、创新力度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
        3.影响电费电价管理的主要因素
        影响电费电价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电力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自然垄断性质,电价变动主要受政府的政策性调控影响。日常的生产消费无时无刻都在用电,电费定价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群众的生活成本,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电费定价降低会使得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无法保障,而且容易产生浪费现象。因此政府充分平衡协调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电力企业的收益,来制定合理的电价,实现国家的社会政策目标。第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电价变化。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带动用电需求量的增加,经济发展缓慢电量也随之下降,各行各业用电结构的变化也影响平均电价的变动。第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影响电价,对于一些高耗能、限制类企业,国家通过制定惩罚性电价政策来促进其转型升级,为了推动一般工商业的发展,国家多次出台降价政策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另外国家也出台多项促进节能及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政策。


        4.电网企业电费电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4.1业财协同不够深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电网企业的电费电价管理职能部门主要为财务部门,但电费电价的执行部门为业务部门,电费的具体核算和收取也由业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负责对电费电价进行统筹核算和分析,很难掌握用户的基础用电情况,与业务部门也存在沟通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对电费电价精益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2电价政策制定时间长,新兴行业用电类别模糊不清
        我国电价政策的制定部门主要为发改物价部门,包括电价分类、适用范围、价格标准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对新产业适用电价政策的解释文件也在不断更新,但仍然滞后于产业的更新换代速度,存在新兴用户和电网企业对政策理解不一致,对价格执行存在分歧的情况,给电价执行和电价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4.3电价管理人员基层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短缺
        电费电价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专业的电力知识。电力企业的电费电价管理人员多为财务专业出身,基层工作经验少,电力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电费电价的理解主要限于电价政策方面。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的电价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5.提升电费电价管理的几点思考
        5.1加强部门沟通,协同推进电价管理
        财务部门统筹推进,各专业部门按照责任分工,按照输配电价改革成本监审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的任务和计划中,对核价相关的有效资产、工程投资、成本费用做好优化管控。及时掌握政策变化调整,为电价核定提供基础支撑。业务部门加强用户数据分析管理,对电量和电费结算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电价测算提供数据支持。
        5.2加强外部协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加强与发改物价部门的沟通协调,掌握政策调整方向。对内深入开展测算研究,对四大用电类别的电量变化和电价变化深入分析,准确测算电价变化对企业效益带来的影响,精准把控,争取合理的输配电价水平。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协调,深入了解新兴用户的经营性质和用电类别,同用户做好政策解释与沟通。不定期开展电价政策执行稽核和检查,确保电价政策执行到位,最大程度保障公司经营效益。
        5.3提高人员素质,完善价格管理体系
        通过开展电价管理培训、“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向电价管理人员培训电费电价基本知识及输配电价改革相关政策,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人员基本素质。开展多维体系建设,分电压等级、分用户类别进行电费电价精益核算,测算不同电压等级的收入和成本,比对现行电价机制,掌握居民电价交叉补贴情况。通过对电费电价进行多维管理分析,满足政府后续监管要求及对外信息披露的需要。
        6.结束语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持续开展和政府监管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必将面临新变化、新形势,电费电价管理将越来越复杂,对专业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价管理人员必须积极掌握国家政策调整方向,深入学习输配电价改革相关文件,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深入分析电价变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有效应对改革对企业经营带来的挑战,确保在电力改革进程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适应能力,支撑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输配电价改革下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探讨[J].电力大数据, 2018,2103:79-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