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282419691222XXXX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电力技术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继而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障。而电力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一般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不但会加剧电力技术的使用资金,而且还会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就电力技术中电力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技术;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我国的环保方面越发重视,其中的供电系统中的电力节能系统也是人民关注的重点。而我国社会生活条件的快速发展使得对供电系统的能源需求增加,而我国现有供电系统不仅无法满足我国发展需求,而且不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这要求着我国的电力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在此背景下,技术人员应着重如何更好的改善设备,使得提高电力产出的同时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1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现状
1.1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供电部门的电网损耗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的发展中,节电技术的应用电力和配电系统中的能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性。在电力和配电系统中应用节能技术时,技术人员可以对电源的距离,网络的运行和负载进行长期监督和控制,根据不同食品部门的实际需求,确保经营过程。其中,电力系统的电压配置可以保持科学稳定的状态。
1.2变动负荷电动机调速中的应用
在系统的电气网络中,发动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优化的引擎升级不仅可以提高其运行性能,还可以提高可变负载引擎的运行速度。以这种方式,可以改善发电的能力。通过将节能技术应用于可变负荷机器,可以在两个方面优化发动机,即可变负荷发动机的速度和性能。在当前的开发过程中,两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节能和降低消耗的最佳效果。使用高科技节流阀和防风设备可以很好地控制水流和风流,提高能源生产能力。
1.3配电线路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电网的建设中,人员将控制输电线路的选择,以降低施工成本,但在应用过程本身,理论部分将小于应用所需的部分。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大截面线,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降低其运行成本,降低网格系统的总体成本,同时提高线路的整体稳定性。
1.4电力计量系统中的应用
节能技术在能耗测量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网络的节能效果,远程测量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结构网络系统的两个方面:分层系统和分布式系统。例如,由于移动通信和因特网,可以改善电力系统测量设备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以优化主站,子站和网络之间的连接。-站,通信网络和变电站,优化电力供应商的分配。用户控制系统中的电池信息。
2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2.1节能供配电系统的应用
经过研究我国电力资源行业近期进行的调查,能够得知我国电网系统规模正在一直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电网损耗在全部电能供能中占有率达到了7%~8%,这明显说明我国供电系统电力损耗情况十分严重,因此,节能供配电系统应用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呈现迫切需要的情况。节能供配电系统的在现实的实践中,技术人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准确的供电电压。例如,在8±2kV左右,为得到最高的利益,应该选择10kV的供电电压。此外,如果需要多等级的电压供给,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行状况,选择装置对应型号的变压器。
2.2节能设备的使用
基于能源损耗的增加,电力技术人员对电力节能技术越发重视,从而影响到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在各领域、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压变频调速技术也在长期以来进行更新完善,例如,在采矿行业中,必须使用大量的电力能耗大的设备,如水泵、风机等,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使用,须长时间保持工频状态,应通过控制闸阀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而此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损耗。对于这项难题,可以在设备的运行线路当中加入变频器,经过调节改变转速,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速度,达到了节能减耗的目的。而且,在应用变频器的同时,还可以加入运行效率较高能源损耗率更低的Y型高效电动机,同时它的效率提高率达到了7%,可在短期内快速收回成本,达到盈利目的。同时注意节能照明,采购时选择节能式照明电器,提高电能利用率。
2.3加强用电管理
电力公司应考虑经济、环境等主客观影响因素,全方面考虑用电管理的规划问题,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根据目前的情况,用电管理方法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应用阶梯电价法,根据本地用电情况的观测结果,可以将电价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再相应地制定出每个等级逐级递增的计费标准。例如,将电费分为三个等级,月用电在60度以下的按照每度0.525元收费,月用电在60-200度之间的按照每度0.573元收费,月用电超过200度的按照每度0.613元收费。利用增加电费的方法促使用户节约用电,并在选购用电器时偏向选择能耗低的产品,并在潜移默化中给用户塑造节约用电的意识;二是科学利用电力资源,统计出各个时间点的用电量,通过鼓励或者约束的手段让社会企业尽量多在用电低谷期用电,减少当地企业用电高峰期时的用电量,通常来说,用电的高峰期在上午八点钟至晚上十点钟,低谷期在晚上十点钟至早上八点钟。通过改变当地用电量大的企业的用电高峰期,合理分配单位时间用电量,从而达到缓解用电高峰期时用电紧张,而低谷期电力闲置过多的目的。
2.4利用电力节能技术,降低电路用电损耗
发电站是用电系统的核心,电能通过发电站向其他地点输送,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发电站距离用电人群较远,连接的导线过长,存在着因输送导致的电力损耗情况,因此,在设计电路系统时,应该仔细考虑该地的线路规划问题,保证遵循电路的“最短距离”原则,尽可能降低远距离对电力损耗的影响。同时可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即增加截流水平减少能源损耗,通常来讲,在满足线路运行标准时,选择最小的导线横截面积可以最大的降低建造成本,但是减小导线横截面积的同时会增加能源损耗,以长远眼光来看反是不明智之举。另外,科学选择导线材料,不同材料的导线能源损耗率不同,例如相同横截面积的导线,银制导线的电阻小于铜制导线,铜制导线的电阻小于铁制导线。同时针对经济、文化、环境多方面进行考察以长远的目光规划当地的线路,例如,若某地的电负荷较大,该地设计的变电站的电压就需要调高一些,应在100kV以上,若某地的电负荷较小,该地的变电站的电压需要控制低一点,应在35kV以下。
3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各类电力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能,造成电力设备节能效果变差,直接影响电力设备实际运行模式。基于此,就需要在电力技术中应用适当的电力节能技术,减少各类电力设备在运行时能源物质消耗量,确保各类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此外,上文还阐述了电力节能技术的创新点,强化电力节能技术创新效果。在扩展电力节能技术应用范围的同时,实现我国电力行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亦竹,柳璐,程浩忠,马则良,朱忠烈.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17:149-154.
[2]王向东.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力电缆行波在线故障定位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高赐威,罗海明,朱璐璐,刘福潮,韩永军.基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及优化[J].电工技术学报,2016,11:140-148.
[4]蔡雯.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6,14:65.
[5]吕文虎.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