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公路管理局巴彦库仁公路养护管理处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500
摘要:公路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而公路的养护工作决定着公路功能的充分发挥。着重探讨了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了公路路面病害的主要根源,然后介绍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内涵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步骤以及效果,以期为相关部门做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公路养护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系统不断完善,对于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大中型养护设备的引进也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而预防性养护技术作为一类新型养护技术,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周期性、强制性保养措施,能够减少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有效延长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年限,有效降低公路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
1预防性养护技术概述
1.1主要特征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在相对固定的路面结构前提下,充分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周期、延缓路面损坏情况,有效改善已有交通环境。预防性养护能够有效降低公路路面维修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通过在现有沥青路面的基础上进行调节改善,将沥青路面病害水平维持在低层次水平,达到养护公路的目标。预防性养护强调预防性作用,针对道路病害出现之前或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对路面预先养护处理,尽量避免在沥青道路出现显著病害时开展养护,减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促使公路养护工作向更健康、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1.2应用要求
预防性养护应用要在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较为完整时开展工作。此时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良好,可以对道路病害进行针对性处理。若沥青路面结构、性能出现变化,就不能开展预防性养护。采用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后续维护成本、时间,保证交通通畅性,发挥出公路服务性能。沥青路面在不同时间段都有一个养护周期。一般来说,表面封层能够持续1-3a时间、裂缝填封运营时间在2-4a、石屑封层与稀浆封层周期在5-7a、薄层罩面则在5-10a。当然,这只是大致规律,具体养护时间还要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根据路面和交通实际情况而定,将这个时间可以作为一个经验性参考。
1.3实施时机
针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要合理选择相应时机,结合所存在的病害问题,确立适宜养护措施及养护工作实施时机。预防性养护时间确定涉及性能、荷载、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沥青路面损坏类型,抓住排水、防护2大关键要素,确保排水功能正常、完好,防护工作技术上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2公路路面病害的原因分析
2.1波浪路面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公路会产生波浪路面,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对沥青层的处理措施不当造成的。铺设之前先要处理好下层路面,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清扫下层路面;二是使用黏性沥青。在这个过程中,若处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到上下层路面的牢固黏附,两层的附着力度不够,从而会造成两者的偏移。
2.2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实践证实,该类病害包括以下3种类型:网状、纵向、横向路面裂缝。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使路面开裂的形状以及走向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网状路面产生的根源是在清扫下层路面时不够彻底,致使两层之间存在着许多软土,并未达到吻合状态,最终导致二者在接触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除此之外,由于车辆碾压、雨水流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裂缝由一处逐渐向四周扩散,最终产生路面裂缝。
2.3坑槽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汽车运行中,车内人员常常听到轮胎带动沙粒的声音,主要是由于路面上的沥青发生脱落而产生了坑槽。坑槽产生包括以下两方面:①汽车高速运行过程中及颠簸时,往往会有汽油或柴油滴落到地面上,这样路面沥青就会被稀释,使其与路面的附着力明显降低,从而产生坑槽。②沥青铺设施工时,应满足相应的温度条件,这样才会发挥出沥青的作用,因此,铺设之前必须确定恰当的温度才能进行施工,要不然,后期碾压时将发生与土层之间黏附力不够的问题,同时还会受到汽车行驶的影响,车轮和路面会形成大量摩擦,导致路面沥青中的沙粒逐渐发生脱落,最终出现坑槽。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3.1浆料密封技术
浆料密封技术主要是借助乳化后的沥青、水、矿物骨料或者一些添加剂等等,通过聚料密封机得作用,促使原料能够均匀混合,之后将这些材料均匀地在沥青路面上进行铺设,胫骨固定之后,形成均匀性良好的固化层,这样的举措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路面结构整体的耐磨性能,也是对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进行质量维护的关键。与此同时,浆料密封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里面的平整程度,使得整个公路工程的耐水性能、耐磨性能以及防滑的性能得到改善,延长沥青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出现坑洼或者松动等一系列的病害,所以,这也是目前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的主要方式。同时整个操作的资金投入少,技术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3.2石屑封层技术
在利用石屑封层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在沥青路面上喷洒一定量的乳化沥青,再将沙石料、石屑以及适量的骨料在乳化的沥青路面进行喷洒,最后对其进行有效碾压。此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及时简单、成本投入低等。然而,整个养护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行车时会产生较多的噪声污染,同时较为松散的石料可能随着行驶的车辆飞起打在车轮或者挡风玻璃上,同时路面的抗滑能力会下降,由此可见,此技术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
3.3雾封层技术
雾封层技术当中所使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材料,比如乳化或者改性的沥青等。与此同时,再生剂或者固化剂等都是雾封层技术当中比较常用的材料。在借助雾封层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处理之前,需要适当管制交通,保证路面的清洁程度。同时在路面上进行涂料喷洒,注意喷洒的均匀程度,当对沥青路面完成雾封层处理之后便可以对道路车辆放行。总的来讲,雾封层技术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对沥青路面的维护作用较好,尤其是在存在裂缝、坑洼等问题的路面中,适应性往往更高。
3.4薄层罩面养护技术
在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中,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涵盖着纤维素稳定剂、沥青、矿石粉等等。运用薄层罩面养护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以及抵抗高温的能力,降低路面出现裂缝或者车辙的概率。当对施工材料进行配备时,当完成路面的清洁工作之后,需要先在路面上铺设乳化沥青,以此来保证路面的均匀性,沥青的铺设高度需要被控制在2cm内,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路面问题出现的概率,也能够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在预养护施工中的应用率比较高。
结语
总而言之,灵活利用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有效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沥青路面的整体性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交通安全事故。在沥青路面的公路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每一种病害的原因,找到影响公路路面状态的外界因素,把握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要点。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分别利用稀浆封层技术、坑槽部位处理技术、裂缝处理技术、薄层罩面技术、微表处理技术、沥青再生技术、冷补沥青混合技术等,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的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提高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曾峰,张肖宁.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J].中外公路(4):82-88.
[2]支喜兰,王威娜,张超,etal.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J].公路(2):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