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13119890812XXXX72.身份证号码:13290319730304XXXX3.身份证号码:13068419900406XXXX4.身份证号码:13062119880818XXXX
摘要: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具备节能、环保、高效等多方面优势。借助于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建筑内部全部设备的远程操控,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提升了建筑可靠性和舒适度,将建筑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智能建筑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其对满足优化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有极大帮助,而且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极大意义,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中,要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真正有效的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为我国建筑领域以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策略
引言
在城市建设工作有效开展中,为更好的给居民带来良好的居住和办公环境,并满足节能、舒适和安全的要求,那么就应在建筑工程中科学有效的注重电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并借助通信、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之下,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由此才能为建筑企业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1需求分析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较多,系统以建筑物的功能区域为依据进行相关控制环节的开展,设计需求为:对办公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如会议室、办公室等),为实现最佳温湿度的提供,需要系统能够对空调系统进行精准控制;在最大程度降低电气设备运行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系统的运用需能够发挥出节能控制的作用;建筑照明控制需实现灯光的开启/关闭及强度进行调节和控制,除手动触发控制开关外,对不同场景光照强度进行设定时可使用人体红外感应探头等技术,以满足照明需求和节能需求;在满足建筑功能与实用性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需能够对设备负荷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及效率。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中央监控设备、现场监控设备等部分构成,借助于各个子系统实现对机电设备的自动监测与控制。同时,管理人员还能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了解到机电设备的实时状态,掌握机电设备运行过程当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将系统参数进行统一的汇总,从而达到系统设备的整体配置。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开启相应的对应方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为维修人员争取了时间,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2.1中央控制设备设计
中央控制设备需要设计在控制负荷中心附近,距离可能会对其造成干扰的设备和场所要不低于15米,另外还需设计备用电源,避免突发停电情况出现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变配电控制系统主要的作用是对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报警等,建筑内包含了很多大功能的电气设备,例如,变频器、电机等。所以在进行电源设计时要注意系统整体用电负荷,保证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2.2控制器设计
现场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在其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满足系统的设计指标。另外,现场控制器的主体、线路以及管道要与强电磁干扰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为满足系统整体的设计要求,PLC的输出或输入要至少留出20%的余量,并且在保证此过程的基础上完成设备的安装,同时对各元件的功能进行调试。借助于模块化管理,能够为后期的维护提供很大便利,从而实现系统管理的高效进行。
2.3布线设计
根据智能建筑的实际情况,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源线进行设计时,为实现布线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需要采用网络通信设备部署的方式进行,达到系统能够高效运转的目的。
在使用电缆进行信号线布线过程当中,需要严格的控制,保证信号传输线路的分槽式设计。不仅如此,在进行计算机和网络控制器等相关设备布线的过程当中,需要与其他共同接地干线建立有效连接,从而达到电气设备运行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提高。
3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现策略
3.1注重系统总体架构建立
在智能建筑建设中,是以传统建筑为依托的,在针对信息化技术和建筑技术的融合,为用户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改善,满足办公自动化要求,进而使得建筑设备智能化管理达到标准要求,以科学布线为基础,再结合计算机技术来对建筑内各系统等开展科学全面的管理,可以说高质量智能建筑是不能离开高效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协助的。
3.2关键模块功能的有效实现
(1)发挥中央工作站的功能。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核心环节,针对不同监视点的监测、数据运算以及存储等功能,都是以中央工作站系统为核心来开展工作的,主要就是集中显示和管理建筑内机电设备,而这一系统和以太网直接连接,以主机、打印机和显示器为基础,为了增强各数据监测、传送和处理的能力,那么就应再将相关数据信息报告给操作人员进行浏览和使用。(2)发挥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对于该系统自动化的控制,主要就是运用PL等可编程的控制设备来实现的,针对当前建筑中具有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会以水泵和传感器为基础,其中给水形式以水泵、高位水箱和气压罐为主,在运用高水位箱来完善给水系统时,会运用DDC来实现对水量的监测和管理,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等。而将三个液位传感器安装到缓冲池内,能够监测水泵使用的给水系统水量,也能监测是否存在溢流情况,如果发生水量出现最低报警水位是,会提醒工作者及时处理;而运用重力流来实现直接排放的排水形式,实际可以运用集水坑在潜污泵作用下实现排水要求,而排水系统要完成对潜污泵控制,一般会通过运用排水泵和集水坑、污水池等设施来满足各项工作,针对监测设备对于潜污泵实际运行情况开展监测,对于给排水系统当中会运用水压传感器来满足恒压供水频泵的启停检测以及控制要求。(3)发挥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在实际的智能建筑中所运用的电量是非常大的,其中照明控制系统不仅要确保照明质量,也要满足节能效果,由此降低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约成本的效果,针对这一子系统会选择计算机、通信技术来满足对建筑内的电力照明设施开展自动控制,通过控制照明消耗和其他费用的情况下,让照明效果满足实际要求,进而可以对建筑物照明设施开展远程控制,在一键控制开关设置下,满足对建筑物照明的整体管控,结合区域、功能进行划分,这样对合理管理照明系统有极大帮助,也能实现控制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效果。(4)发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功能。对于这一系统的作用就是清除室内污染物质,使得室外新鲜空气可以吸入到室内,真正为室内空气的良好净化提供保障,而空调的控制系统是以冷/热源和前端设备等为基础所构成的,对设备启动、关闭等控制操作是以制冷系统来满足的,而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冷风机组的具体开启数量,并运用监控系统实现监测系统情况的要求,通过热水控制系统满足对交换设备的二次热水出口温度的控制,进而实现监测热水泵工作情况的效果。
结语
为满足居住或办公环境的安全舒适与节能等需求,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结合通信、网络等技术完成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并对系统照明控制、视频监控等功能及实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在低碳环保的大环境下需要对照明、空调等设备耗能的予以重视程度,不断优化节能技术,充分利用智能、定时等控制方法最大程度降低能耗,空调设备结合热泵技术降低耗能,外部空气同室内水分及热量可通过中央空调进行转换,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建筑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连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脑迷,2018(10):165-166.
[2]蔡敏.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18):195-197.
[3]黄瑞娜.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