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 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李东
[导读]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建筑使用质量、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紧密联系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建筑使用质量、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紧密联系。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需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缺陷,切实有效强化混凝土施工质量。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确保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质量的基础上,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控,高效开展养护工作,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施工前期控制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单位会在建设单位的引导之下收到设计图纸。当施工单位收到图纸后,须在施工前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技术人员、建筑企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审核与技术交底工作,全面明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各项环节与关键技术。针对复杂的混凝土施工内容开展工序分层,并且严格明确各项技术要求与施工范围。在建设单位的领导下,科学组织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开展施工筹划。明确具体的施工质量目标,并科学预测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与技术难点,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明确开展施工方案编制,结合施工管理相关理论内容,合理开展施工技术方案综合设计,并对质量管理内容开展严格对照,切实保障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2施工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管控,也是质量管控环节中最为关键的内容。
        在实际开展过程质量控制时,必须要明确质量控制要点,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全面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价值观念,有效强化质量监督工作各项内容。
        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目标进行细化,严格明确各个施工技术的内容与权责,通过权责发生机制将混凝土施工权责进行明确。结合具体施工质量标准开展明确的施工目标分级,并将施工目标进行细化,构建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实施专人专管,若某个混凝土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进行权责追查。
        严格开展技术监督机制。选择高质量、具备高级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材料、施工安全、施工技术开展严格把控。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需要积极引进质量监督手段、新兴检测仪器、检查施工器械,在开展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混凝土施工内容满足工程设计的实际需求,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水平。
        1.3竣工验收控制
        竣工验收环节需要对未达标项目开展高质量的审核,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严格对施工主体的各项要素开展明确的质量检测。若在竣工验收环节出现相关质量缺陷、质量问题时,应科学合理查明导致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且对施工环节的权责进行落实,及时开展责任追查和建筑工程混凝土返工。在保障整体验收结果合格之后,便可适当地将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严格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各个环节,将其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最后的防护环节,切实保障工程质量与交付后的使用性能,并且为其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1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实际选择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材料和配合比时,应结合我国相关混凝土质量配合比要求,科学制订出合理配合比。有效防范后续施工中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缩反应。针对外加剂的选择,应对外加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预拌混凝土运输的实际要求在混凝土材料当中,适当地添加粉煤灰,并且在减少水泥量的基础上,增强润滑性与粘性。

参考混凝土用水的实际标准,科学合理对用水量、pH值等诸多内容进项合理检测,切实保障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抗裂性、缓凝性等功能内容。在实际开展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混凝土配比施工人员应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混凝土配比环节、施工管理环境、混凝土运输条件、施工现场工艺等各项内容,切实将混凝土中的水、石、砂、水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针对本工程而言,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水=356∶718∶1123∶203。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保混凝土的性能。
        2.1.2确保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质量
        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质量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根本,在实际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对建筑工程实际浇筑方案进行分析,并且在施工前进行浇筑方案审核,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浇筑面积、浇筑顺序、浇筑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等各项内容进行交底。此外,为了避免现场施工特殊事件、突发问题对施工现场造成的影响,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订出紧急事件预案机制,统筹水电、照明紧急管理机制,避免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出现停电等突发事件。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之前,应对浇筑工程实际情况详细分析,科学合理进行预检、隐检,明确建筑工程模板、钢筋、模板标高、位置、截面尺寸等参数。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点进行检验,避免模板内存在杂物,做好模板的清洁工作。对混凝土浇筑设备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设备数量、设备规格、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在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泵管的湿润性,并且适当地通过砂浆来实施润管操作。为了提升泵送工作的实际质量,还应严格把控混凝土泥浆质量,把控混凝土泥浆的坍落度,将混凝土坍落度掌控在(180±20)mm范围内。科学合理地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现场情况,将混凝土卸入料斗中,并杜绝混凝土卸入料斗时出现气泡,避免出现堵管问题。
        2.1.3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控
        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管理前,结合建筑工程需求,科学地安排施工人员,并严谨地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此外,严格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科学控制混凝土振捣的时间速度,若混凝土出现无泛浆、冒泡的情况,则可停止振捣。在实施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从柱顶开展浇筑,当浇筑完成一半之后,在实际开展浇筑的过程中,可从混凝土柱梁的一端开展。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技术各项环节,并且对施工技术、施工手段、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把控。
        2.1.4科学合理地开展混凝土质量养护
        因为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养护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裂缝、强度不达标等问题,直接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积极开展混凝土质量养护的意义重大,应有效对温差因素进行分析,杜绝因为温差导致的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差异。可通过保温膜、湿敷的手段,结合不同季节开展区别化的养护方案。针对冬季而言,可利用保温膜使混凝土施工环节恒温;针对夏季而言可通过湿敷、洒水的形式对混凝土施工内容进行降温。结合不同情况开展科学化的混凝土质量养护工作,切实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建设环节是混凝土施工环节,并且混凝土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建筑原料之一。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运用的优势显著,不仅可满足不同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而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和适应性,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运用的都非常广泛。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百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139–141.
        [2]?李水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以厦航飞行模拟机训练中心二期工程为例[J].福建建材,2019(2):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