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 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陈志翔
[导读]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建筑体的居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建筑体的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存在不良的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质量以及建筑体的整体安全性。相关建筑工程单位针对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加以了高度关注和重视,对其中存在的各种设计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来加以解决。鉴于此,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隐患
引言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加以充分考虑,通过更加专业的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实现了工程建设单位良好的经济效益。
1技术内涵
        施工项目是利用各种施工设备来进行的,一般包括地质勘查、地基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及设备安装等不同阶段。结构设计提供工程施工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案,也是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设计规划。结构设计作为施工前的最基本必要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2.1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观念不足会严重影响建筑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也会使建筑结构中存留安全隐患。建筑项目的质量常常与设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有重要关联。目前,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没有达到相应标准,再加上对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建筑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2.2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不足
        如今常常会发生地震灾害导致建筑结构坍塌的情况,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大部分建筑结构频发坍塌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建筑自身的抗震能力低下,因此,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抗震因素,提高建筑设计的抗震能力。
        2.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有待提升
        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相关工程单位需要通过施工方案作为引导,并且严格遵守工程的设计规章制度来加以开展。但是存在很多工程施工单位,过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刻意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以及节省必要的工程投入资金,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通过恶意调整建筑原本的设计方式,造成了建筑工程结构和原本的设计形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后续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了整个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安全居住条件[1]。
3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隐患的有效解决措施
        3.1健全科学有效的设计体系
        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再根据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进行施工工作,通过健全科学有效的设计体系,综合考虑各方面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进行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健全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确保合理的管理要求能给予设计人员理论依据。在进行管理制度的改进工作中,要了解到各个工作环节的实际细节,将岗位职责精确到个人,确保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专人负责。做好基本的制度设定后,就要做好设计工作细节的明确设定,根据具体的设计流程,做好合理的结构设计工作。针对其中的安全问题,制订具有可操作的针对性改进措施。健全科学有效的设计体系,就是建立完整的工作框架,是完成优秀设计的前提。


        3.2增强结构设计的安全度
        建筑物应具备合理的整体建筑结构体系和局部细节方案,但如果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未对这些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就可能会造成结构设计隐患。这就需要在结构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物的刚度、变形、正常使用、施工安全等问题。在进行各个部分的衔接过程中,尽量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尤其是施工过程的结构稳定问题,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整体结构体系未全部施工完成,造成受力形式与设计方案不完全相符,这时就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可能性,进行包络设计,并保留一定的安全储备。
        3.3增强抗震设计能力
        在建筑结构设计合理的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抗震性能设计。一是加强引进和培养先进设计人才。设计单位要积极引进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不断提高建筑设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结构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建筑设计人员学习和把握结构的破坏机理,特别是地震破坏的形态和原理等基础理论,夯实抗震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抗震性能。二是提高抗震概念设计能力。要运用相关结构分析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比较剖析,并且与相关工程进行相互印证,选择更合理的建筑结构布置,提高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进而保证建筑质量及安全性。
        3.4保证结构的整体与协调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性、科学性、协调性与完整性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建筑的类型,根据建筑类型,设计合理有效的建筑图纸,并保证图纸内容的协调与完整,这样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实用性与耐用性,实现房屋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开展之前,要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与分析,提出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快速、积极的有效应对,从而提升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整体的合理性与质量。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满足社会、人民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居住着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服务。
        3.5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施工质量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作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主体,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更加先进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加以使用,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设计工作原则。在实践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工作层次以及积累大量的设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进行操作,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建筑结构的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引起相关工程单位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单位需要有效结合工程的实际开展状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案,针对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以及相对应的技术环节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把控。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存在不良的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不符合工程施工标准的材料等行为需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从基础上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设计有效性,防止建筑结构存在不良的安全隐患问题。
       
结束语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成效已经有了较大提升,无论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是设计流程的改良,都有了极大进步,但是,建筑结构设计还存在许多与建筑质量、安全性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提出有效对应策略,保证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有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94-95.
[2]马玲.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J].建材与装饰,2019(36):74-76.
[3]万仁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居舍,2019(34):127+135.
[4]尹燕飞.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J].居舍,2019(34):86.
[5]李男.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J].居舍,2019(34):95.
[6]周伟.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64-65.
[7]么春龙.谈建筑结构设计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山西建筑,2019,45(01):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