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小峰
[导读]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众所周知,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成为了被大众广泛关注的一种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其有着极高的环保效益,同时其还益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操作。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活动,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立足于施工实际,采取必要的对策,便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将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近些年在国家科技进步和发展的前提下,建筑物不断增加,所以人们对于建筑施工有了全新的需求。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有着成本低,工期短,节约能源的特点,具有推动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大力度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来满足人民群众们对于住房的实际需求。
        1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自2017年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意味着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国家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建立良好的规划体系、产品体系、监管体系等。在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利弊和管理方案是一个值得讨论分析的课题。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于住房的质量要求也在有所改变。中国作为一个基建大国,建筑行业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或许有人认为建筑能耗是在运营或者是在其他阶段产生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建筑过程中,材料生产能耗占比高达57%。过去,建筑建造大多是现场浇筑,其缺点在于材料的浪费,并且,这种方案还使得工期延长。纵使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是这一举措也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综上,在过去没有办法更大程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必然得不到建筑工程的最优结果。耗损资源造成成本的增加,致使行业的发展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在进入新时代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贯彻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领域的核心前提,在建筑领域上更是如此,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注意环境的改变。在当代社会,装配式结构正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在建造时的材料损耗。
        2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常见问题
        2.1构件连接问题
        在构件连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也会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具体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所用到的构件都有相应的灌浆孔,在进行灌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灌浆粘稠度不达标准的情况,灌浆孔便会很容易被堵塞,再加上灌浆板内部构造不可见,所以在实际灌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二,在连接套筒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接口错位,部分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对于那些接口完全错位的情况,则需要重新修整部件。
        2.2安装质量的问题
        施工实践表明,在钢筋安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若没能随之开展,便很有可能出现钢筋弯折、切断等问题,进而导致构件套筒与钢筋位置出现一定的偏差。若是出现偏差过大的问题,便会导致钢筋无法直接插入。在对预制墙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则会应用到竖向钢筋进行施工,而竖向钢筋在进行定位工作时,则有着极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在这一重要的施工环节,若是缺少必要的现场管理,很容易使浇墙模板的安装出现不规范以及模板偏位等等相关的质量问题。
        2.3缺少质量认证政策和工程监管政策
        传统建筑形式,从设计施工到监管验收,各环节的标准都非常明确,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行业标准不够统一和明确,这大大增加了质量认证和工程监管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和以前的建筑形式不同的是,装配式建筑更加重视个性化和多样化,要求结合具体状况和实际的效用,开展设计施工工作和日后的监管工作。但是,现在在制定行业标准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统一性,这就大大限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发挥,同时,装配式建筑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监管认证机制的通用性、统一性是矛盾的,关于这一方面,很难找到平衡点。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对人员以及机械操作的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现场所需的很多机械都是需要由人工来控制和操作的,而从当前的实际施工现状来看,工作人员自身操作水平有待于提高的问题依旧存在,为此,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具体可通过员工进场作业前,参加本项目装配式构件吊装的专项培训,由设计、施工单位集团公司总部派遣专家进行对员工培训;另一方面可开展讲座或者是交流会等方式来达到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的目的。为了能够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认识到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便可通过落实责任制以及奖励机制等方式来实现,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可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可以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而对于那些出现严重错误的工作人员,则需要追究其责任,以提高其施工的警惕性。
        3.2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
        就实际施工而言,若要规避装配式建筑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便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首先,在建设材料的供应阶段,采购人员需要明确按照工程所需药的标准,以及相关采购程序进行材料的采购,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通常的情况下,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要求厂家提供样品,并要实验合格之后进行收样、报验等。而在进货采购的过程中,采购单位则需要厂商提供能够保证质量的证明材料。最后,所采购的建筑材料需进行抽样试验,待其合格之后才能正式应用于生产活动之中。
        在完成材料采购、检验方面的治疗控制后,施工单位应对项目施工的安装阶段,进行安装质量的控制。首先,项目管理部门需设有专门的质检员,其职责便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以及记录等工作。并且,在此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时,还应设置相应的工程检察员,其使对安装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文明生产、各种质量记录等进行监督检查。
        而在对安装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性的环节。这中间,相关人员需要对构件的摆放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考量,并且还要对埋件安装的处理进行监督,切实保障防腐措施的可靠性。其次,还要使转接件的安装足够可靠,并要使其精度能够确定在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此外,相关人员还要注重防火、防雷以及层间封修等工作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以及规范等问题,并严格控制硅酮密封胶的打胶质量。最后,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为能保证相关施工的质量,项目管理人员便需要安排有关人员,对各类道缘进行清理、清洗。以此来实现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控制,继而使整个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3.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基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在绿色、环保、节能方面的重大优势,我国应该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首先是要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规定各单位部门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具体责任,让相关单位及人员更加重视职责的落实,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不以权谋私,不违法违纪,致力于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予以贯彻执行。其次是要营造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出多种经济优惠政策,增加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参建单位的经济效益,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将装配式建筑工程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市场占用率,发挥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结语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目前,装配式建筑已是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新趋势,在未来,装配式建筑存在的各项问题,相信会得到很好地解决,也相信在未来建筑行业将有着更加光明的前途,希望相关建筑行业同仁可以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更好发展献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刘春花,段培培,辛静.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7):20-21.
        [2]王敬.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8):110-111.
        [3]周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242-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