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的十分迅速,城市中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压力,因而,为了保护环境,降低房屋成本,就出现了新技术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的出现,减少了在建筑工地施工的时间,房屋中的一部分构件可以在工厂中完成,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降低了施工工地的人力需求。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引言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技术应用阶段,和传统的现浇筑施工对比,在工程建设中能减少材料,同时节水和节电,合理采用该技术之后,能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生产产生的垃圾。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阶段,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扬尘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现象,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当前施工的具体要求,推广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而获得理想的成效。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就建筑项目施工的管理而言,与传统的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更加重要,其在以下几方面起到作用:①提高建筑项目一些部分的施工质量,提升整个建筑过程的品质。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时候,由于一部分是在工程中进行的,在制作构建时,一般会使用机械流水线的模式来代替手工生产,这样可以减少配件的误差,使各个工序更加完美,保证配件的生产质量。②整个建筑过程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时候,整个过程具有工厂化与标准化的特点,大部分生产环节更加完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使用工业化的管理与现场施工管理相结合,使建筑项目显得更加的现代自动化。③大幅度提升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就当前的装配式建筑来看,工厂中的操作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机器的生产速度会明显快于人工,因此整体的施工时间与传统方式相比大概会减少25%,原料的使用量减少30%,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效率的较大提高。
2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方面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是近些年来用的比较多的施工方式,由于发展的速度较快,规范化的水平相对滞后,在很多管理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各地的装配式施工标准不一致,完全是为了追求工作效率,对预制构件进行大量的批次生产,而且生产的构件比较零散,在操作中,使得安装难度加大,很多重点和关键环节无法满足现场的安装尺寸,给现场的施工带来不小的影响,直接做法就是在现场对构件进行改造,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装配式的优势也无法显现出来。在一些支撑部位,没有达到一定的设计强度,安全问题直接暴露。这就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没有对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直接利用套图的方式对施工构件进行设计,导致这样的结果方式。目前在国内,装配式的标准不统一,在部分工程当中用的标准在其他项目中无法使用,构件种类繁多,给操作增加难度。
2.2安装尺寸发生偏差的问题
导致安装尺寸发生偏差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由于相关工作人员自身所积累的经验不足或操作不当,所以便很容易导致装配的墙板拼接处的接头出现不光滑以及不均匀密合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在安装的过程中未能使用或精密度控制工具不够实用,同样也会导致其拼缝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由于施工线路不够准确,也会导致标高误差的产生。以上问题的出现,均会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3施工不够专业化
首先,现用的建筑工艺已很成熟,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发生改变,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其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专业人才相对较少,我国尚未重视起来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致使装配式建筑一线专业施工人员非常地匮乏。
3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措施
3.1做好人员培训
安全施工是建筑项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不会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和伤亡,通过建立安全检查小组,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装配式建筑的要点技术要求操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就需要,企业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到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难点,并能够学习到在工作岗位上的安全管理知识,培养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减少质量返工的问题,继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还要注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人员是安全是工程项目的重中之中,也是建筑类工程的关键,更是建筑类企业获取利经济利益的保障,因为只有安全的建筑,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民群众去购买该建筑,生命是无价的,每一个人的背后都牵扯到整个的家庭,所以施工安全人员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要确保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伤亡事故,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定期的对工程施工进行检查,并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讲解人身安全的知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可以在施工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够使长个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如果发生人身安全事故,那么就属于重大事故,所以在进行人生安全管理,是要从细节抓起,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3.2引入BIM技术辅助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这种方式是在工厂中完成部分构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的连接过程中,各个构件之间很有可能会产生相互之间的碰撞现象,此时有可能会造成损害。因此,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对各个构件之间的无必要碰撞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来减少其受到伤害的概率。未进行有效的协调,可以采用BIM技术建立5D模型,然后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模拟。首先,需要把现场的详细情况以信息的方式上传上去,然后以此信息为依据,对现场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情况从不同方位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问题,然后将所有的问题进行分类,在施工现场对应的地方进行标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警告现场的一线施工人员,使其对问题引起重视,在施工时尽量避免。在施工中,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结合BIM技术中的模型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弥补措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同时,确保建筑的质量。
3.3加大对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其预制构件的生产进度可对现场施工进度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要想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效率,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现有企业生产能力有所欠缺的问题依旧存在,这对施工的进度势必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为此,相关部门则需要加大对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进一步拓展其规模,以此才能促使其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3.4进一步扩大装配式建筑的社会需求,尽量缩短利润的产生周期
社会需求是任何产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没有需求,发展无从谈起,只有将发展和需求相结合,才能让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当今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做的是,优化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强化创新意识,实现技术创新。另外,增加社会需求,可以帮助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工作效率,大大缩短该项目利润产生的周期,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有了利益这一目标,企业才有更大的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稳健、长久、蓬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装配式建筑施工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及效率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施工的过程中则需针对其中所常见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宋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68.
[2]姜绍杰,张宗军,王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住宅产业,2015(08):67-71.
[3]陈峰.装配式构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与实践[J].混凝土世界,2017(0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