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是电力能源输送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新时期配电线路运行下收到自然因素、管理因素、外力破坏等方面影响产生的故障问题占据很大比重,如何做好配电线路维护管理是电力企业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主要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技术;配电运维
引言
10kV配电线路具有应用面广、线路长等特点,因为目前居民日常生活、交际、购物等方面用到的电基本都是10kV配电线路,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影响面很广,因此必须做好对10kV配电线路的研究管理工作,了解常见故障及故障发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升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配电线路维护的重要性
配电线路,顾名思义,即将供电厂的电能通过技术的支持安全的传输到变电站并配送合适的电压至不同用户,以满足各行业各用户的用电需求。在如今国家发展的形势下,10kV及以下的线路占有国家电网中很大的比例。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定期进行检修,以降低线路由于长时间使用所产生的安全隐患,规避风险。配电线路运行若并不顺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电网的运营,同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故障分析
2.1管理不当导致故障
现场如若相关管理工作未有及时到位,也有可能引发各种施工故障产生。比如,未有安排专业的10kV配网线路的巡查人员或者是相关人手的配备不周全、从业人员工作马虎以及业务素养不到位等等,造成未能及时的发现线路中的故障存在。此时如若对施工进度有严格的要求,虽然发现了故障隐患相关施工单位可能也会先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尽可能的完成施工项目之后再去关注其他方面,由此工程的施工质量可想而知,施工中存在隐患也是必然。一味追求施工进度的施工方式也势必会给整个10kV线路运行可靠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2.2外力事故影响
首先,基础管理发展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基础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旅游区、旧城改造及交通赶路的扩建工作的开展,都会对10kV配电线路设施、线路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发安全隐患。其从。当前中国家庭机动车拥有量逐年上升,驾驶员也逐年增多,因此相对而言,驾驶技术不足及安全驾驶意识不足的人员数目也会增多,因此酒驾等违规驾车行为增多,引发的撞到电线杆、撞断线路的问题也会递增,极易引发配电线路的事故。另外,市政工程建设影响。很多市政工程的开展都需要进行地面挖掘施工,很容易碰到埋在地下的电线,但是很多时候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或者提升施工便利性,这些工程施工人员会忽视线路需求,并不会将线路进行转移处理,进而引发线路接地故障。
2.3自然原因造成的故障
根据日常的观察以及大量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都被安装在外部露天环境中,由于外部环境跟随自然现象变化,特别是在雷雨天气,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多数的配电线路还没有足够的防护,日积月累,电线长时间与物体接触摩擦,就会出现电线开裂的状况,因此很容易造成漏电并短路,增大安全隐患,漏电造成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停电现象也会对一些企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
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分析
3.1合理设计配电网路线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效率及质量,应合理设计配电网路线结构。配电网路线结构的架设非常关键,关乎着配电网效率的提升,若是未能合理设计配电网路线结构,便可能会影响配电网整体运行效率。
首先,当前配电网架设范围愈加广泛,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电网建设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在开展正式施工之前,设计团队必须做好设计工作,严格根据建设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设计路线结构,并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模拟建设,分析其可行性。其次,在配电网网路设计时还应对当地用电需求进行评估,在保障正常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做好造价控制。
3.2建立健全配电线路的管理机制
在设备选型方面需要借助针对性手段,并依据不同地区的适应性,采取恰当的配电设备选型方案。另外,还需要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监管机制,以应对10kV配电线路运维与检修,保障整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发展。所以需要依托地方政府机构作为研究前提,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按照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制定自身的管理机制,能够在配电线路运维检查阶段,按照配电线路设备维护的管理策略,促进电网的高质量发展。
3.3减少自然因素影响
采取措施避免雷电因素影响。首先要保证线路的绝缘性,选取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应用到配电线路中。因为考虑到绝缘材料成本,实际生活中,可以采用加厚局部绝缘层的方式来对局部线路绝缘性进行巩固加强,提升防雷击效果。同时可以采用绝缘线防护的方式来查找绝缘损坏及电流击穿后的故障点,缩短电路维修时间。其次,在配电线路中安装避雷保护装置,尽可能地避免雷击对配电线路产生影响。但是避雷针等避雷设施的选择必须考虑材质选择和设置地点,在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同时,保证避雷设施的使用效果和效用范围。针对不同天气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
3.4新型检修技术的应用
新型杆塔的维修。检修过程中,不只要注重线路问题,还需要对杆塔进行检修。其检修内容一般都包括杆本身、横担等。一定要查看杆塔形状是否发生改变,杆塔埋土下的深度是否合理,杆塔周身的土壤是否可以保障杆塔的稳定性,以及杆塔是否发生腐蚀等一系列的问题,并根据检修出的问题进行完善修补。其次还有一些相关的新型的科学技术。现如今的电网无论是从初期的铺设还是到后期的检修中,科学技术都穿插其中。比如说,如今工作人员可以利用GPS系统来确定每一根电线杆的位置,并使用接地的自动选线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检修,短时间内排查问题并及时做出检修。还可以利用新型的检修技术探查立杆时的深度是否合理,杆是否出现腐蚀或破损等。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电路及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马上采取抢救措施。
3.510kV配电线路日常运行中的检修
首先,重视日常巡视工作。日常巡视工作是及时发现电路系统故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完整的日常巡视工作应当由完善的日常巡视计划和认真的计划实施两方面组成,日常巡视最大的作用在于,对出现于供电系统之中的问题进行实时发现和处理。其次,认真落实定期检修作业。定期检修工作是根据供电线路自身运行特点,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故障的敏感时间节点进行定期检查的工作形式,虽然定期检查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但是检查周期一般是根据10kV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故障的时间节点进行设置的,所以定期检查中发现并处理安全故障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充分做好状态检修工作。状态检修工作不同于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状态检修是以电路系统的电路传感器为依托,对电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从而在电路系统出现故障的第一时间将故障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实现故障发现与故障检修的快速衔接。
结语
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故障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还可能产生一些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对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和原因进行分析,制订合理、科学、全面的运维管理措施,以提高配电线路运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军.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2018(7):153.
[2]黄兆峰.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检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199.
[3]周晓东.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