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9期   作者:李健
[导读] 电力技术在不断的迅猛发展,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进行更新,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继电保护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也将会越来越快
        摘要:电力技术在不断的迅猛发展,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进行更新,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继电保护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也将会越来越快,电网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就给我们继电保护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原来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只有设备可靠性的到提高,电力系统才能健康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自动化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其能够主动检查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判断故障问题的影响范围,并及时切断故障区域的电力供应,避免故障的扩大化。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还能够为后续的检修维护带来一定的便捷性,减少检修维护工作所需的时间,促使其工作效率提升。由此可见,加强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探究,对于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现状
        现如今,随着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主要体现在安装调试便捷化、安全性能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升等。而这些功能的增强也进一步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用性,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电网规模扩大的背景之下,电力系统也对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和要求分析
2.1?特点分析
        从本质来看,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规避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减少运行风险。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自动收集故障信息,判断故障的位置,检测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而分析故障的原因和具体的位置。随着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装置的持续发展,电力系统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2.2?要求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第一,选择性要求。当电力系统某一环节或板块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在短时间内查清故障原因和故障区域,并自动中断故障区域的电力供应,以达到控制故障影响范围的目的。第二,速动性要求。电力系统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响应时间有着明确的要求,而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响应时间越短,则意味着可以尽快切除故障,以避免故障所造成的损失加剧。第三,灵敏性要求。当继电保护装置中断故障区域的电力供应时,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查明故障类型、原因和具体的位置,从而为后续维护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第四,可靠性要求。从本质来看,继电保护装置存在的意义在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故继电保护装置自身也有着较高的可靠性要求。在面对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出现拒动或者误动等情况,否则不仅无法实现对于故障问题的控制,还会进一步加剧故障问题的负面影响。
3?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并非是指单一的装置设备,而是由多个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所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在组成部分众多,工作环境相对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决定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因素也相对较多。
3.1?二次设备因素
        在大多数电力企业中,其所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以老式的型号为主,而这一批次的老式设备普遍存在压力不足、节点氧化问题严重等问题,因此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动等情况。

众所周知,二次回路主要包括交直流两大部分,当二次回路直流部分的端子处存在老化、锈蚀等情况下,其在实际运行中会面临较大的电阻,而当电阻值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直接引发开路现象的出现。同时,老化的直流部分也会在电力系统出现低电压或者失电的情况下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甚至会引发越级跳闸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加剧故障影响范围。
3.2?继电保护装置安装维护因素
        从某种角度来看,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维护质量对于其运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实际上,无论是安装工作还是后期的维护工作均存在工作不规范的情况,很多工作人员无法正确了解相关技术的使用方式,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甚至在安装调试时没有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当继电保护装置元件出现触点松动现象时,其功能也无法正常发挥,并出现保护告警等现象。从继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组成可以发现,其主要承担切换负荷的责任,除了触点松动现象外,触点开裂、尺寸偏差等均会导致保持插件运行故障。因此,电力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前期的安装及后期的维护工作,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果可以达到预期的状态。
3.3?人为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的前期安装、运营监管及后期的维护均需要人工直接参与,故人为操作失误也会引发相应的故障问题。常见的人为操作失误包括接线极性不正确、线路误接等。从实践中可以发现,由人为因素导致的机电保护装置故障问题在总故障问题中占比超过了40%,因而电力企业需要充分重视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4?安全管理措施
4.1?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原理
        首先,为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电力企业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上应当充分了解其运行原理,并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需求来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和安装方式。其次,电力企业需要注重对于常见问题和故障的收集及反馈,对日常维护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应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标准。最后,电力企业应当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以确保其能够长期保持高效的运行状态。
4.2?加强设备质量管理
        在选择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时,一次设备应当优先选取具有较强抗饱和能力及额定开断电流较大的设备。而二次设备的选择主要确保其质量和规格达到使用标准即可。电力企业可以与特定的设备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批量采购继电保护设备。而在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时,不得盲目进行使用,而是要经过前期的试验、调试、试运行之后再投入应用于电力系统。
4.3?加强投资力度
        从全国各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多数电力系统依然在使用老旧的继电保护装置,甚至部分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依然以传统的电磁式和晶体管式为主。电力企业需要逐步加强投资力度,实现对于电力系统的设备更新和升级,使用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继电保护装置应当逐步进行替换。此外,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时不仅要考虑其性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更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可自动化控制的可能性。
5?结论
        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电力系统的作用价值无需多言,电力企业应当给予继电保护装置充分的重视,并有针对性的设置运营维护管理体系,切实保障继电保护装
置的运行安全。此外,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控制应当体现在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制定严谨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间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南方农机,2019(18).
[2]张红超.继电保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7):4250.
[3]王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管理[J].门窗,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