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曹智
[导读]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关注,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要求也有所提高,而对其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摘 要:随着近几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关注,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要求也有所提高,而对其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决定了建筑企业在施工行业的地位,也代表了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重要的核心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在进度和质量方面达到标准要求,在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应提高在施工过程当中的管理工作措施,以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
    1.施工技术管理概况
        施工技术管理是指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复杂技术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它是在遵循施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科技水平,并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按照工程既定的项目目标对工程施工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达到缩短施工工期、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  
        技术管理的水平决定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优劣,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施工中能够保证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⑵通过技术管理,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⑶能够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原材料质量问题  
        在材料的管理和选用上,因为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在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较为常见。比如,在选用水泥时,因碎石粒度的大小,在抹灰时所用的砂含泥量的要求控制等,这都对施工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如果在原材料的选用上以及材料低劣的质量都会对施工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⑵施工技术缺陷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城市建筑的构造和功能越来越复杂,因此,对于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由于建筑结构的需要,每一项施工技术又必须与其它的技术相适应、相兼容。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些技术情况,就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为适应现代建筑个性化的要求,每一栋建筑都有其个性和特点,就有其特定的要求,这些都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技术难度。而且随着技术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施工人员也未必能及时地掌握这些信息,这也给建筑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同时也缺乏完善健全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于在每道工序之间并没有进行严格的交接管理,所以这对前道工序就会留下一定的质量问题,而对于后道工序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甚至出现隐蔽的问题现象,最终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⑶监理工作不到位的影响  
        监理是现场技术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力量,由于在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没有做到位,也是造成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一些监理单位中只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本职工作的效能,一些监理人员存在无证上岗的问题,这也体现在监理工作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不健全。同时,一些监理人员对构配件以及原材料和设备等的使用上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缺乏执行见证取样的制度,甚至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检验、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从而留下的质量隐患都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3.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建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⑴首先,应建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图纸的学习会审制度。通过比对施工技术图纸是否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图纸的内容和要求,充分把握图纸的特点,进而能更好地解决技术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保证现场施工的有效进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⑵其次,要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验制度。现场施工材料、设备等的质量好坏,对建筑工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材料的检验制度,合理配备材料试验设备和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测,能够保证对材料质量的有效把关。  
        ⑶最后,需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技术档案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重要依据,能够系统地反映建筑单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的技术标准和科技成果。通过相关工程技术负责人审定、整理和积累的技术经济档案资料,能如实反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真实情况,为以后建筑工程的维护、改造和扩建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后期的安全使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应将这项制度的实施作为建筑企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
        3.2提高人员素质,注重质量意识  
        必须要注重培养质量意识,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充分提高施工质量的预控教育。在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地方面它是作为一项在技术和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只有提高管理队伍的全面素质,才能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由于人员的素质体现在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以及经营能力和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因此人员素质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也是作为工程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技术力量方面较为薄弱,对一些基本常识也不够了解,无证上岗,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问题,而有的技术人员在施工验收时对检测标准也没有达到充分了解,所以在施工前的预控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应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并明确其具体责任。
        3.3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加强过程及动态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规章制度,是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从建筑企业的最上层到施工现场,都应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安全责任书。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每一级领导都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确保施工的安全。同时,设立一些不可或缺的安全设施。突出“两个原则”,抓好“三个重点”。“两个原则”即坚持“用工谁负责”和“教育、使用、管理并举”的原则。“三个重点”即抓好现场代表、技术监督人员选派工作,实行分包工程全过程“旁站”制度,确保分包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监管有效;抓好分包工程物资采供和验工计价等管理工作,堵塞效益流失渠道;抓好外部劳务制度化管理,适时进行政策传统、形势任务、安全质量、遵纪守法和工艺技术教育,以良好的政治、技术、管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维护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贯穿于企业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是施工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与社会生产、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关乎居民生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多,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企业只有通过采取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充分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促进施工技术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提高工施工的劳动生产率,保证现场施工秩序的安全稳定,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品质,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孙联伟 .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  [J]. 西部探矿工程, 2001.
[2] 杨文彬 . 浅谈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J]. 山西建筑, 2008.
[3] 严毅 . 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 [J]. 四川建材, 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