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是由发、供、配、用四大部分构成,而供配电系统涉及电力系统的供和配两大部分。要想电能在电力系统中正常输配,供配电系统可靠性是基本保证。通过供配电系统不仅能实现电能在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传输、配送,还能实现对该过程进行控制和计量,并通过在线监测方式对在系统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检测和保护,供配电系统可靠运行能基本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分析
引言
安全性指标的出现使得安全性工作得到了实质性的量化,极大地推动了安全性工作的进展,不过由于运行安全性评估自身的特点,要全面给出刻画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指标较为困难。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指标只是从不同角度刻画电力系统可靠程度,要用一套指标全面刻画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非常困难,应根据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1、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原理
供配电系统一般由电力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装置、操作机构、自动装置、测量仪表及附属设备构成。电力变压器是供配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在供配电系统中的作用是将一种电压的电能转变为另一种或几种电压的电能后再供给用户。变电所或配电房中的电力变压器,通常是将高压电能转变为低压电能,馈电给用电设备,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改善电气设备的运行效果,为电气设备的运行提供高质量的保障。在相关技术落实环节,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为电力设备运转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应用中,应该充分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征,从而在设备运行中及时地获取数据,为设备运行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技术协调的方式提升企业设备运行效率,改善电力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应该将馈线用户变电站等进行统筹分析,才能确保整体的电力运行环境处于稳定的状态下,防止各类设备在特殊的运行环境中受到影响。在进行变电站监控中,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可以提升信号传导能力,为后续的自动化管理提供便利,通过搭建自动化管理平台的方式,提升环境的稳定性,使变电站的管理环境更加完善。
2、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类型
(1)客观因素。客观因素通常情况下在线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无法全面规避,最为常见的有自然状态下的线路损坏问题、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问题等,都会导致线路中的绝缘层破裂、线缆整体断裂等故障。(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存在是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线路出现安全故障,其中最为显著性的因素是,线路的日常检修人员未能履行职责,导致在后续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绝缘层失效乃至整条线路完全断裂的问题。另外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缺陷、基础设施的日常运维质量不足等,这些严重缺陷的存在都会降低整个供配电项目的运行质量,不利于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升工作。(3)供电系统在安全方面的隐患主要有:1)没有为直流供电的设置相对应的冗余电源。2)没有根据规定进行双回路电源的设置,而只是在分支的线路上将电源设置为并联的模式,使回路能被供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会出现短路故障的现象。3)假如电路中的风扇以及照明设备发生短路现象,就会出现系统断电。所以,要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就要提前设计好,并组织好安装工作同时做好维护工作,具体情况下采取具体措施来保护系统,将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可靠性优化策略及方法
3.1保证总电源可靠性与安全性
要想使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得到一定的保障,就必须将总电源的安全性能进行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设计时应该将电源的稳定性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使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可以在稳定电力的基础上运行。另外,并行供电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将UPS适当引入,使系统在安全稳定上得到保证。值得一提的是,供电系统的厂家在设备出厂之前,就应该准确核算出断路器的准确容量。
3.2防静电措施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计算机系统设备故障主要有电压顺变、电压尖锋、电压跌落、持续电压中断、过压以及欠压等,上述因素易干扰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导致敏感元件的损坏、信息丢失、磁盘程序等,采用UPS供电方式能够将电流形成一种稳定、稳频、滤波、抗电磁干扰以及射频干扰、防止电压冲浪等功能的保护系统。
3.3线路敷设
计算机机房电路走线与市电设备IDE走线分开进行,采用接近垂直的交叉接线方式,电路走线要采取地板下敷设走线方式;照明设备管线、辅助电源管线敷设宜采用金属走线槽和电线管敷设的接线方式,线槽和电线管要架空排放在地坪上;其他各类管线的敷设要采取金属管槽屏蔽保护,所有的金属管槽要连接机房接地的端子箱,各种电器开关以及连接线路要划分好,编好序号,确保准确连接;电缆的性能要符合国家标准,可采取ZR-VV22阻燃式铠装电缆,线材采用国际标准的ZRBVV双塑性阻燃单芯铜线。
3.4运行管理方法
运行过程中管理方法是,在工作人员发现某条线路出现安全隐患或安全故障时,一方面电力系统的调度人员要将这信息及时提交给专业化的维修部门,让该部门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排除当前的故障,另一方面可考虑将配电线路进行智能化建设,管理内容包括针对线路的上游和下游的传感器配置、传感器获取参数的明确、传感器获取参数的研究和核算等,当发现某一参数直接对应于某种技术故障时,则要把这一信息提交给专业化的维修部门,由该部门中的专业人员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以解决当前可能存在的线路安全隐患。
3.5加大动态增容技术的推广力度
在当前企业电力供配电快速化发展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为从根本上实现低线损目标,加大动态增容技术的推广力度,也是现阶段低压配电改造的重要战略手段。动态增容技术是一种通过提高输变电各方面性能,来达到预期降低线损目的的一种输配电新型技术手段。在动态增容技术应用过程中,为取得预期的应用目标,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部门需从根本上对输配电线路输送能力进行系统化分析。针对现阶段影响输配电线路输送能力的不同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由此极大地提高线路整体输送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电力供配电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企业可以实现安全供电,在施工进行时,要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将安全技术以及用电负荷种类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同时将经济与技术同时融合,具体选择针对性较强的供电配置计划,彻底解决供配电系统安全与可靠运行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供配电系统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安全稳定,实现高质量运转。
参考文献
[1]祖国卫.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研究[J].机电信息,2019(17):33-34.
[2]周浩博.低压供配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可靠性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29):123.
[3]徐国华.现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131.
[4]蒋珊珊.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J].低碳世界,2018(05):43-44.
[5]陈宝莹.低压供配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可靠性探讨[J].通讯世界,2018(1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