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众文化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然而,群众文化基层建设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来探究其意义,阐明了优秀的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建设;政府
一、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谈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在对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方面建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因为,要建立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蓬勃发展的社会,就不得不开展与之相对应的、种类丰富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就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走过计划经济时代,现在步入网络信息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种类也在不断地丰富,而且现阶段,能否让文化活动走进生活、走近生活也就成为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之一。在我国传统道德的感染与熏陶下,群众文化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群众文化活动主要以“文以载道”“寓之于文、于乐、于情”等作为主要精神,通过一系列深入群众内部的活动来对其进行思想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培养以及熏陶等。实践证明,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层次。此外,群众文化活动可以给广大人民提供学习的空间,通过活动来对自身文化知识、经验等进行提高,同时也可以从群众中发掘出在文艺方面有较突出才能的积极分子。
二、基层建设中群众文化的作用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和关心群众基层文化的建设。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群众文化就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以其作用展开阐述。
(一)促进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
在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同时,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同样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是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与重要条件,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是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的中坚力量,二者相辅相成。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需要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上进行创新。以往的由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发起的群众文化活动通常仅限于在地方的文化馆、文化站进行阵地活动,然而阵地活动中的文化设施较少,往往难以吸引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因此,各地方文化管、文化站要打破原有的服务模式,积极发展阵地活动以外的基层活动,切实深入基层,与基层人民群众一起创作群众文化作品,如深入地方的工厂企业、部队等,与当地的文艺骨干、部队战士一起创作,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的同时培养文化骨干力量,建设文化基地;除此之外,文化下乡也是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对乡镇地区的文化爱好者进行辅导,传播优秀文化,建立文艺队伍,促进乡镇地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二)群众文化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第二个层面,是组织建设。这是一个保证系统,也是一个人力资源系统。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的组织建设,重点是落实基层文化组织的专职人员,例如乡镇文化站站长、村文化室主任、社区文化室主任等人员。做到专职专用、责、权、利三合一。目前的问题是:基层专职文化干部不专用,而成为“打零杂”或“一人多职”,有的成为领导干部的“文化秘书”,有的成为领导干部的“临时特派员”,不从事基层文化工作,而干与此不相干的工作。
与此同时,还要具体落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基层组织的领导人员与参加者。
例如戏剧队、舞蹈队、合唱队、文学创作小组、绘画创作小组、书法小组、摄影小组、剪纸小组、曲艺小组等等,要根据不同基础单位的不同文化情况,具体落实。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的组织建设,还要做到科学化、现代化、重点要搞好现代化的“组织设计”,内容包括职务设计(组织成员个人职务的设计,包含完成职务的目标、任务、组织成员的能力与发展等)、群体设计(将组织内部相关的人员及其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群体,以便更好地实现总体目标)、结构设计(一个组织内部各个构成部分相互确定关系的设计,又分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等)。。
(三)有利于促进党与人民群众的交流
农村群众因地域因素、教育及文化水平因素,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而“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村群众带来了优秀的文化,让农村群众感受到了什么是文化以及什么是优秀的文化,感受到了党“送文化下乡”活动所带来的温暖,使农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对农村建设的重视,加强了农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支持,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群众文化为基层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我们要建设的多元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年龄为导向,以现实为基础,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相协调进行,符合和谐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要求。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信仰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基础。建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需要先进文化的指导。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为基础,积极创造弘扬和谐精神的优秀大众文化产品,充分发挥大众文化在传播信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快捷便利功能,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向群众提供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弘扬和谐社会理念,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入人心,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进而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自觉意识,使全社会逐步形成和谐为真、和平为善、和平是和谐、和平是崇高的共识和哲学。
(五)缓解内部矛盾,加强基层社会建设
目前,不仅存在阶级差异,而且贫富差距也比较严重,这将导致发展过程的多元化。腐败问题和“三农”问题将接踵而至。这些问题都是实现社会和谐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发展有助于解决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安抚群众情绪,加强人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促进对政府问题的理解。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团结、友爱、和谐。群众内部有矛盾是很普遍的。而和谐社会的目的是要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有效交流,明确自己的定位,开阔思维和眼界,避免极端和片面的思想观念。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对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抵制了社会不良风气,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宣传思想、激励精神、鼓舞干劲、造势推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永良.浅谈群众文化在基层建设中的作用——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为例[J].大众文艺,2019(02):8-9.
[2]马晓贞.群众文化基层建设漫议[J].戏剧之家,2014(11):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