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2期   作者:陈立培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在新时期背景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质量要求中防水防渗漏是关键点,需要建筑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满足人们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一直以来都是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在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会在墙体、屋顶、厨卫以及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上述位置房屋建筑结构较为特殊,受到自然环境以及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渗漏问题较为明显,若未能有效处理出现的渗漏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建筑工程渗漏情况分析
        1.1屋顶渗漏
        在房屋建筑中屋顶出现渗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无法有效的治理。屋顶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日照、雨水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屋顶结构出现裂缝,并且防水层出现问题,无法发挥防水防渗作用。以北方为例,由于北方地区四季分明,白天和夜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屋顶结构和防水层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导致屋顶出现渗漏问题。此外建筑企业未能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导致防水材料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旦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防水材料,会提高屋顶出现渗漏的概率。
        1.2屋面渗漏问题的成因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是主要的渗漏位置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建筑屋顶表面的屋面,其主要功能就是防水,是避免内部建筑与雨水直接接触的保护屏障,目前,混凝土是构成屋面的主要材料,结构自防水。屋面浇筑层和设施节点是屋面常见的渗漏位置,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施工质量不达标、建筑材料质量不佳和设计方案不合理均属于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钢筋变形幅度较大以及混凝土浇筑后,冷缝和浇筑不密实,支撑体系扰动模板拆模过早,高温天气混凝土养护不及时屋面贯穿裂缝等现象严重,防水选材不当,防水施工工序不合理,抢工期不按程序施工等,继而威胁屋面的整体质量及引起渗漏。
        1.3卫生间
        首先,卫生间是众多管道的枢纽,管道的数量比较多,而且连接的方式不统一,交叉管道比较多,有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卫生间水管系统漏水。其次,卫生间管道中的异物一旦造成水管堵塞,就会出现水回流的问题,有的管道可能由于质量问题直接破裂。最后,卫生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多的地方,对卫生间的管道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人为的影响,而且卫生间由于管道复杂导致防水防渗施工的困难程度比较高。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1屋顶防渗漏技术
        在屋顶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根据屋顶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防水卷材,使用的防水卷材可以避免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防水卷材的防水防渗作用。在使用防水卷材的准备阶段,施工企业应充分检测防渗卷材的性能,要求防水卷材的每项性能符合防水标准,然后将防水卷材使用在屋顶上。进入到屋顶防水防渗施工环节,施工企业应进行分区施工,保证防水卷材的整体性不受破坏,减少防水卷材的接缝数量,降低屋顶出现渗漏问题的概率。


        2.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外墙砌体结构渗漏水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砌体结构质量是外墙防水的重要条件,做好外墙砌体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质检工作,主要要求为:禁止干砖上墙,严查砌筑过程出现瞎缝、假缝、通缝,控制好顶砖斜砌间隔时间,按设计要求做好构造柱及拉结筋的设置。针对外墙窗边渗水、漏水问题的解决:其一,选择提前设置金属附框的方式,这一施工形式可以保证洞口墙体与门窗间的缝隙尺寸满足质量要求,从而更好的保护门窗外表面质量;其二,窗台压顶的浇筑应振捣密实并按规范要求伸入两侧墙体;窗框塞缝采用防水砂浆,针对窗框塞缝进行专项质量检查,防止其空鼓疏松;其三,外窗台应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
        2.3屋面渗漏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现阶段,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中,刚性防水技术较为常用,在这项防水防身技术中,混凝土是主要材料。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遵循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两边到中间的原则,通过分层浇筑方法的使用,避免对钢筋踩踏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在防水施工阶段,清理屋面隔离层是首要环节,如果屋面清理不干净彻底,结构疏松,就进行防水底涂施工,以及未对结构缺陷进行处理及结构闭水,必然存在渗漏隐患。在第二个环节,柔性卷材防水,不注重细部节点及附加层处理,搭接不符合规范,粘贴不到位,工人随意施工,过程监管缺失,验收马虎随意走过场;施工单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普遍防水保护层取消漏施工,直接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温板,这样极易造成防水破坏,刚性层钢筋绑扎,同时把控网片之间的距离,最大间距不能超过20cm,按柱网尺寸或不超过6m,此基础上切断钢筋的分段位置。案例分析:某工程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在屋面防水防渗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改性沥青防水膜作为了选择,但由于积水时间过长,其防水防渗能力下降,最终出现了渗水问题。与此同时,在柔性防水层施工阶段,对于混凝土的清理与要求不符,故水泥砂浆面和混凝土基面无法有效黏结,混凝土裂缝大量生成,为此解决该问题,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措施:1.基层处理。使基层和防水膜之间的黏结力增强,是基层处理的主要作用。在进行基层处理时,需要基于设计要求,做好基层涂料的选择和应用,考虑到上述屋面工程应用了改性沥青卷材,故施工单位选择了与之相匹配的底漆,从而使二者黏结效果得到保障。2.找平层。在涂料涂刷之前,需要进行找平层施工,这项施工内容由多项环节构成,分别为混凝土清理、设置隔离缝,同时还要对标高位置、找坡位置进行明确,最后方能进行砂浆材料的涂抹。
        2.4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
        在卫生间应用防水防渗技术,要注意对卫浴设备的处理,控制好管道与卫浴设备的距离,减少由于一个设备或管道出现问题导致整个卫生间的防渗漏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因此,应用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时,除保证基础的防水工作符合要求之外,还需注意管道、洗浴设施的防水工作。
        2.5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
        在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重视混凝土浇筑缝隙处的防渗漏施工,在浇筑缝隙采用水枪清洗的方法,使缝隙位置处于湿润状态,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的准备阶段,应保证地下室管道与墙体间距离控制在25-30cm范围内,方便墙管的施工,尤其是在内墙角施工中,管件距离应超过30cm,在墙体中安放预留角钢,以便加工地下室管道与墙体的连接。在底板垫层上加装防水卷材,然后在地下室围墙施工后,同样加装防水卷材,有效提高地下室的防渗能力,避免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中,渗漏水问题较为多见,对建筑功能、建筑实用性、建筑寿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务必合理设计防水方案,严格选用防水材料,科学实施防水施工,从而提高建筑防水能力,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超群,张汉川.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7):206-207.
        [2]王文楷.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10-11.
        [3]甘露.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20(1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