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2期   作者:冯斌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工程取得了快速发展,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建设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路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因此要加强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公共用车、私家车等越来越多,致使对公路等交通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涉及到大体量的土方开挖,工序复杂、交叉作业较多,且施工过程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具备一定的施工难度。确保路基施工达到道路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科学、合理使用路基施工技术是关键。
1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基本要求
1.1路基强度要求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一定要确保其满足标准规范质量要求,最大程度降低外部载荷对于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路基刚性以及稳定性方面的控制(满足《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的要求),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路基强度、降低路面负担,防止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正常使用。
1.2路基结构稳定性要求
        路基是市政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载着路面上的载荷,因此路基结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道路工程质量。所以一定要对路段不符合标准的土质实施改善,提升土质的承载能力。市政道路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外部载荷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施工时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路基结构稳定性,减小其变形可能性,提升行车安全性。
2市政公用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2.1挖方施工技术
        挖方作业之前完成截水沟及排水渠的设置与疏通,并根据施工区域土壤特点开展防渗作业,设置保护措施避免路基施工對周边现有建筑、设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交通协调及排水系统设置工作完毕后,对施工区域的障碍物进行清除,确保挖方过程边坡的稳定性,降低施工干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挖方采用分层开挖、由上到下的方式进行,检验挖方材料是否合格,并做好施工过程的排水工作。若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可选择将人工开挖与机械开挖结合的方式,严格依照边坡参数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开展挖方作业,杜绝超挖后进行回填。
2.2填筑施工技术
        对填筑料进行性能检验,选取样本路段开展预填筑试验,以确定最佳的松铺系数、碾压次数及设备使用方案。若路基施工中土方回填厚度达到80cm,应对填筑区域进行清理,清平路基基底并进行压实,然后再进行填筑施工。路基填筑区域通常被分为平整、填作、检测和震压四个区域,各区域之间的施工作业应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平地机摊铺填筑料,根据事前测定的松铺系数确定每层摊铺的厚度,通常情况下厚度不应超过30cm。当摊铺至最上一层时,其碾压后的厚度不应小于8cm。确保各摊铺层路拱相同,以提高路基自身的排水性能。
        填筑施工中,填筑料的选取也是关键。在选料之前,进行取样分析,若材料性能达到工程建设要求即可大量取用。所选材料应具备运输、挖取方便、容易压实等特点,且材料强度、渗水性等均要达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当前应用最为频繁的填筑料为砾石混合料和石质土,其优点是强度大、水稳性高。
2.3压实施工技术
        路基压实施工依照如下原则进行:先轻厚重、先慢后快、先中间后两边。依照该原则进行碾压作业可使路面紧实度和平整度更高,并提高路面强度。在填筑料摊铺阶段,可在路面中间及两侧预留3°左右的夹角,以提高路面紧实程度。例如填方路基,路面下150cm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3%,路面下80cm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4%,距路面80cm之内的压实度应超过96%。


2.4防护施工技术
        路基的防护对于延长路基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路基防护可以分为“路基坡面防护”以及“冲刷防护”等类型。
        (1)因为地层长时间会受到风化以及雨水等作用,路基坡面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所以增强路基坡面方式是最为关键的。要充分分析路基坡面的岩性、水文特征以及坡度等参数,并结合土质采取坡面加固措施,例如通过水泥加固、种植相应植被等。在植被种植时要选择具有较好生长性、根系发达的植物,例如低矮的灌木等,通过植被能够降低路基受到雨水的冲刷力度,提升路基的稳固性,同时可以对土地的湿度进行必要调节,能够降低风化。
        (2)冲刷防护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避免冲刷,减缓路基的破坏。路基冲刷防护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防护以及间接防护等类型,直接防护就是指通过砌石防护、石笼抛石防护等,间接防护就是指利用设置结构物来转变水流方向,以此来降低对路基的破坏,实现路基保护的目的。
        某市政道路工程全长1.8km,设计红线宽度在60~92m。工程中2个施工路段穿过河道,为避免复杂的周围环境对路基造成影响,决定在相应位置设置挡土墙,即河道1两侧180m处和河道2桥梁两侧90m处。挡土墙选用L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辅助建设C20混凝土垫层,结合C40钢筋混凝土构成主体结构。目前该项目已经投入使用,通过后期观察,挡土墙发挥出稳定的防护效果,防止水流、土石等影响路基稳定性。
2.5排水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地面径流能够迅速排除路基范围之外,不至浸润基底,导致路基失稳,在高填路堤迎水一侧设置边沟、排水沟或截水沟等,并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设置盲沟,拦截、引排流向路基的地面、地下水,沿路线纵向每隔一定距离设急流槽或利用检查踏步将水流引入排水沟或边沟。在进行了路基排水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路肩的硬化,要对路基边坡实施必要加固,尤其是对于某些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绿化区域,更是要通过相应措施来防止横向排水的顺利进行,可以设置路肩排水沟来确保排水的顺利进行。
3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注意事项
3.1路基施工材料质量管控
        路基施工材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路基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对路基施工材料的质量管控工作,只有保障路基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才能进一步保障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对路基施工材料进行管控时,要求施工原材料的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资质,并就到达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随机抽检和复核,只有质量达标的施工原材料,才能被允许投入到路基的施工使用中。再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及规范,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范对路基施工原材料进行使用,防止因人为原因而造成施工原材料质量下降。
3.2保证路基达到压实的要求
        在进行市政公用的施工过程当中要确保这些路基达到压实的要求。在进行实际道路路基建设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关于压实度大小的问题,很多的道路路基工程中都存在压实不充分的现象,会导致道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质量上的问题。因此作为施工的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一定要确保压实度这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填土的工作之前,要进行一些实际的实验工作,保证这些土地的密度及厚度达到道路路面的施工要求。
4结束语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路基施工,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道路的质量和寿命。本文主要介绍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注意事项,以期对路基施工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对于提升道路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霖.研究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3)
[2] 寇文军.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01)
[3] 赵勤.关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居业,2015(08)
[4] 顾正洲.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地产,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