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雪晨
[导读] 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中,渗漏水问题较为多见,对建筑功能、建筑实用性、建筑寿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摘要: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中,渗漏水问题较为多见,对建筑功能、建筑实用性、建筑寿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务必合理设计防水方案,严格选用防水材料,科学实施防水施工,从而提高建筑防水能力,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建筑物中如果出现渗漏问题会对建筑物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降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能够降低建筑物发生渗漏的概率,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科学规范地进行施工组织,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建筑物的渗漏,轻则对使用者的生活造成困扰,重则对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制约建筑物有效使用寿命。渗漏问题,将导致建筑物内部的很多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出现渗水、渗漏问题会导致内部环境潮湿,进而室内材料逐渐发生发霉、变形、脱落等现象,对整体质量效果产生不利,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要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必要、合理的应用。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渗漏问题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避免建筑使用过程中渗漏导致的大量维护成本,有利于建筑工程的进步和发展。
        2建筑工程中出现渗漏的主要因素
        2.1设计因素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出对应的施工图纸,这足以说明了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除了要把握好相关的设计要点外,同时还要对其结构做细致明确的分析,只有将调查工作做得足够充分,才能够防止渗漏问题的出现。
        2.2材料因素
        施工企业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选购原材料时往往过于重视材料价格而忽视材料质量,这样一来,就有大量的劣质材料应用到了工程施工中,基于这种情况,不管应用何种施工技术都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总的来说,导致渗漏的主要因素源自建筑质量的不合格,此外也包括建筑质量的控制工作做的不到位,一部分企业为了保证施工工期,忽视了一些施工处理细节,这样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隐患。
        2.3施工技术因素
        防水防漏技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建筑质量,假如技术水平未能达到理想高度,那么反过来会使渗漏问题愈发严重。不仅如此,介于当前的建筑工程中涵盖了许多施工工序的缘故,工作人员在施工途中基本都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低,在专业的技术培训方面也比较欠缺,在一些建筑工程的细节处理方面处理工作做的不到位,这也是最终导致渗漏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3.1屋面防水防渗漏施工技术
        现阶段,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中,刚性防水技术较为常用,在这项防水防身技术中,混凝土是主要材料。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遵循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两边到中间的原则,通过分层浇筑方法的使用,避免对钢筋踩踏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在防水施工阶段,清理屋面隔离层是首要环节,如果屋面清理不干净彻底,结构疏松,就进行防水底涂施工,以及未对结构缺陷进行处理及结构闭水,必然存在渗漏隐患。

在第二个环节,柔性卷材防水,不注重细部节点及附加层处理,搭接不符合规范,粘贴不到位,工人随意施工,过程监管缺失,验收马虎随意走过场;施工单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普遍防水保护层取消漏施工,直接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温板,这样极易造成防水破坏,刚性层钢筋绑扎,同时把控网片之间的距离,最大间距不能超过20cm,按柱网尺寸或不超过6m,此基础上切断钢筋的分段位置。刚性层浇筑及养护是第三个环节,养护时间为混凝土初凝之后的24h内,第四个环节为油膏嵌缝。
        案例分析:某工程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在屋面防水防渗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改性沥青防水膜作为了选择,但由于积水时间过长,其防水防渗能力下降,最终出现了渗水问题。与此同时,在柔性防水层施工阶段,对于混凝土的清理与要求不符,故水泥砂浆面和混凝土基面无法有效黏结,混凝土裂缝大量生成,为此解决该问题,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措施:(1)基层处理。使基层和防水膜之间的黏结力增强,是基层处理的主要作用。在进行基层处理时,需要基于设计要求,做好基层涂料的选择和应用,考虑到上述屋面工程应用了改性沥青卷材,故施工单位选择了与之相匹配的底漆,从而使二者黏结效果得到保障。(2)找平层。在涂料涂刷之前,需要进行找平层施工,这项施工内容由多项环节构成,分别为混凝土清理、设置隔离缝,同时还要对标高位置、找坡位置进行明确,最后方能进行砂浆材料的涂抹。
        3.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在进行外墙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窗口、瓷砖连接处缝隙以及外墙墙皮的处理效果是主要检查内容。以窗口防水防渗施工为例,在施工阶段,应做好窗口的坡度控制,只有让其具有一定的坡度,方能使雨水自然滑落,不会在窗口长时间停留,这是规避外墙渗漏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窗户安装结束后,接口处会产生裂缝,裂缝处理效果关系到外墙防水防漏施工的质量。大部分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会采取填充材料解决此类问题,水泥和发泡胶是常用的填充材料,但应用结果表明,水泥和发泡胶的应用效果与人们的预期不符,究其原因,主要是水泥会在风干后膨胀,导致建筑外观受损。建议施工人员在使用此类填充材料时,应该对材料的伸缩性进行强调,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挤压力度,以增强填充效果。此外,还要通过振捣的方式,排出材料内部的气泡,提高材料的密实度,从而减小材料风干后的体积,保障建筑的美观。
        3.3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厨卫渗漏问题较多,以微小渗漏情况为主,这就要保证厨卫防水层施工质量,避免防水层出现破坏、空鼓、裂缝等情况。基层防水防渗施工中,重点防水部位有:立管与套管连接部位、管道穿越楼板部位、立管与卫生器衔接部位、地漏部位等,这些部位都要使用高性能密封膏封堵。在涂刷防水层时,要先将基层垃圾清除,开展含水量试验(不得超过9%),不得产生气泡、空鼓等情况。烟道、管道阴阳角部位要增设一层防水涂膜,也可以使用玻璃纤维纺布。浴缸的排水口位置也要涂抹一圈密封膏,并用防水圈封堵,保证排水口的防水性能。
        3.4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地下室如果出现了渗水和漏水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于墙体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在此区域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是孔洞,而且还缺少专业维护人员的维护和补修,导致地下室原本的承受能力超出了预期。所以说,在对地下室渗水漏水情况实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时就需要尽量的选择一些优质的材料,并合理的进行混合搭配,而且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时还需要尽量选择防水材料,以此来保障整个施工效果。另外,在具体运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就需要从细节入手,把握地下室的特点,从而合理科学的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以此来减少地下室使用过程中漏水和渗水情况的出现。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优良的建筑物离不开对施工中每个环节的严格控制,离不开施工人员的精湛技术。如果施工过程中有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给建筑行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重视,才能避免渗水现象,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金凤,焦亚军.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5):172.
        [2]杜磊,王国栋.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41-42.
        [3]项增远.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2):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