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吴 明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多,人均水资源严重短缺,国家已经为此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并号召各个部门采用节能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多,人均水资源严重短缺,国家已经为此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并号召各个部门采用节能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能源的消耗。目前,我国对节约用水非常重视,如何实行节能减少排放量,创造污染小的环境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关系到日常人们节约用水的习惯以及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对于节能的利用率,只有技术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关键词:节能技术;市政给排水;应用
引言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导致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我国对于节能用水十分重视,并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充分的运用节能技术,以此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其与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节能技术,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1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
        给排水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关系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日常供应,然而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1节约用水、环保意识淡薄
        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只是从工程作用和利益出发。设计的重点主要在工程给水、排水系统的研发上,实现给排水系统的成功使用,却忽视了在工程建造中结合节能技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给排水工程设计师在设计图纸时以工程的有效性为主,对节约用水的设计并不重视,这样的淡薄意识造成了老旧给排水系统在使用中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
1.2给排水工程建设与当前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国家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人口拥挤导致城市需水量日益增加,城市的供水压力随之加大。部分城市在建造给排水系统时,并没有合理规划工程项目与城市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使得给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不能够跟上城市的发展进程,在日后的城市发展中无法满足其日益紧张的需水量。
1.3给排水管道存在问题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是排水管道的铺设,除了在楼内的架设部分,室外排水管道存在问题严重。传统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铺设在施工中会选取深埋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管道不被偷取和破坏。但是相应的问题就是由于其埋入的很深,给维修造成了大问题。
2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2.1减压分流技术的应用
        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强化对给水配件的保护,将给水静压控制在0.6MPa范围内。对于医院、住宅、商业等公共建筑而言,应将给水静压控制在0.35MPa范围内,严格把控给水静压指标。对于其他工业类建筑而言,可适当放宽指标限制,控制在0.45MPa之内即可。为了确保建筑内的给水配件出水值小于给水静压值,应采用减压分流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孔板和截留塞予以实现。从实践中来看,减压限流技术是建筑节水的重要技术手段,既可以保证建筑居民的用水需求,又可以控制用水点处的供水压力。
2.2雨水循环利用技术及透水混凝土的应用
        雨水循环利用的原则是结合雨水系统压力检测与竖向标高,促使进入排水管道的雨水向循环系统内自动流入,通过循环系统对雨水进行处理,输送到其他地方进行再利用。通过对雨水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既可以保证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又可以实现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目标。除此以外,针对新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在雨水回用系统中的应用可做探索性尝试,可系统性地解决城市低洼路段的内涝和积水问题。

透水混凝土路面一雨水收集处理工程,可以有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氮磷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建设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简单等优点,适用于雨水的净化处理。
2.3中水节能排水技术的应用
        中水,即为市政给排水工程所使用的水。种类型的中水可二次利用,具有较强的节水效果。以某市市政给排水工程来讲,中水能够反复利用,达到较好的节约水资源的效果。市政给排水系统中对中水实行回收,加工后进行回收、再利用。中水的处理,可充分的使用非饮用水资源。市政给排水工程,将中水严格处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浇树浇花和提高提高城市整体市容、灌溉园林等。市政工程施工中,有效的使用中水循坏系统,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还能实现节水的效果,所以被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广泛使用。合理的使用节能技术,同时能够对城市的环境、资源进行保护,推动城市的良好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使用上述节能技术的时候,应通过专业的操作人员,经具体的规范、设计内容施工。进而确保节能技术合理的应用于市政给排水中,不会产生严重的问题。此外,还能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日后施工相一致。设计人员需按照市政工程,对给排水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最适宜的节能节水技术,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4合理利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在市政给排水,特别是给水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对于不同建筑物而言,以不同的太阳能安装方式能够获取理想的节能效果。以多层建筑为例,在屋面设置相应的水箱和集中太阳能板,在加压泵的作用下将热水介入居民阳台的热水箱当中,实现对热水箱中水的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用户而言,其只需要负责向其阳台水箱进行补水并分摊屋面工质水箱水电费即可实现实施取用水。这项设计有很大的方便性,在空间的考虑非常的合理,未来的发展就是朝着这些方面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针对于当前的情形进行更好的合理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大限度的解决当前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科技的发展依靠的是不断地实践,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是最好的检验真理。
3提高节能技术在市政供水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3.1将给水系统充分和节能设计相结合
        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市政给水系统和市政排水系统,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给水系统是通过市政统一的工程系统将水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到每个居民或用水单位,为了能够积极节省水资源,要积极将整个给水系统和节能型设计相结合,例如可以采取减压的直接供水方式或者采取恒压的蓄水池定时供水方式等,将水量的应用控制在适量的范围内,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
3.2将排水系统充分和节能设计相结合
        排水系统是将工业和生活用水进行循环的排放处理,为了保证整个市政给排水系统的高效率的工作模式,要积极将排水系统和防涝防旱进行有机结合,注重给水和排水的有机结合,提倡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于排水系统,要积极注重科学、环保的理念,积极考虑自然灾害和自然环境对于排水系统的影响,建立储水工程,对于降水量较多的汛期,要积极采取防汛和存水工作;对于旱情比较严重时期,要采取排水灌溉的方式,一方面加强了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另一方面,解决农业种植中浇灌难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3加强工程设计中的材料节约
        对于一个城市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要积极结合城市用水现状,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积极保证整个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进行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尝试优化整个工程结构的材料使用,尽可能的在保证供水系统合理、高效的基础上节省施工成本。
4结束语
        总之,城市给排水系统关系着整个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对于居民、环境、经济等均有重大影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融入节能技术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
[1]张洪刚.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3):97-98.
[2]宋恭彬.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措施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0):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