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主要指的是有效阻止以及应用人财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从而开展相关计划、决策以及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将人们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降至最低水平,从而有效规避人和财产出现严重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然后剖析了其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问题解决对策,旨在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意义;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就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安全管理不仅有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大大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仍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因此,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复杂性。建筑工程涵盖的领域众多,包括交通、高层建筑、钢结构等方面的施工。除此之外,同一建筑工程又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水电施工等,可谓十分复杂。②特殊性。各个施工项目在地理位置、施工周期、施工环境、施工人员、配套建设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必须结合实际实施安全管理。③高危性。在工程建设实践中,无论是操作机械设备,还是人力施工,都有一定的危险性。除此之外,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危险因素的出现,给工程安全造成不良影响。④动态性。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所以必须根据工程现场的变化情况实时对安全管理工作作出调整。
2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局限性
2.1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不足
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的检查监督人员的检查周期不是十分稳定,不定时的监督和检查不利于工程的稳定运行,并且相应的监督和检测技术也不是十分完善,对于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整合。一部分的监理人员在检查和监督的过程中不能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造成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了工程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2.2施工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养及操作技术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部分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能够科学化、规范化操作,造成了工程运行的失衡,不能够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和管理,不能够有效达到施工要求,导致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故障,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甚至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3工程目标管理不细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在建设之初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和需求,为了有效保障施工的环节和质量应当有效满足相应的建设目标,应当在设计阶段整合施工所需的各个因素,建设和合理有效的施工流程。即便是这一需求各个施工企业已经能够认识到,但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旧缺少行之有效的建设进程和规划,设定的目标往往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整体规划存在误区,不能够有效在工作中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影响整体的建筑建设。
3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3.1强化现场的安全检查
注重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在实际过程中,应强化双随机检查,在施工高峰期与冬季雨季应该组织相应的专项检查。注意对高处作业、机电设备安装以及机械动力等环节的重点检查,预防高空坠落、触电以及机械性伤亡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特点,开展相应的专项检查。此外,施工企业还应该从施工队伍中选拔出一些安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作为安全管理员,对潜在的和显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加以排查,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水平。
3.2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考核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好坏,需要相应的考核制度加以约束。制定相关奖惩制度,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予以奖励,对于不配合安全管理或根本无安全意识的行为,则予以通报,并与工资挂钩,从而在制度层面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3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有效激励安全生产的重要法宝,必须运用科学的奖惩机制引导安全施工。从相关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应当多从惩戒方面加强制度设计,对于不按规定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单位或者相关责任人,给予经济上的处罚或者吊销其资格证,使其受到利益上的损失。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应当通过物质激励引导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施工,对于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年度内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反之,则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在工程造价款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安全管理资金,转款用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安全施工提供资金保障。
3.4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企业必须制定和完善这一制度,并在具体实践中严格遵守这一制度。一方面,制度的存在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表明企业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利于为引导广大员工在这一制度的约束下开展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另一方面,一旦建立了这一制度,就必须在实践中严格遵守,不遵守或者不严格遵守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既要保持其稳定性,又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适应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
3.5加强对分包企业的监管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分包企业的全面监管,确保分包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工程施工。要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定期对分包企业履行安全施工情况进行巡查,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要从源头把控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强化建设队伍安全素质、完善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要求,同时与分包企业的人员结构、成本管理等联系起来,通过奖惩手段、标准制定等方式强化对分包企业的安全管理,为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安全管理大于天。安全是确保一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更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然而,当前形势下,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之中常常存在着各种突出性的问题,诸如: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安全设施陈旧、落后、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以及监督力度远远不够等方面的突出性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地显著提升。对此,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新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4]董华.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优化措施[J].华章,2012,(24):303.
[5]韩立旭.试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其相关措施[J].科技展望,2014,(17):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