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及生存,就应该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并做好施工项目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这对于之后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施工安全性得以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施工企业就必须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进而为工程企业带来效益。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1.1影响因素多
一个建筑工程,从项目的提出直至建成交付这一整个系统流程中,都不能够在任一环节存在质量问题等差错,不然的话,就会因某一中间环节的错误导致了整体建筑存在质量安全的隐患,甚至会出现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例如: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材料、施工条件、施工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等都会直接对该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1.2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
因为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难以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通常都是纷繁复杂的,所规定的施工工序存在着交接过度的现象,直接导致了隐蔽工程质量现象的多发性,使得在没有的到及时、专业的检测情况下,很难发现其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容易造成对该建筑项目质量的合格与否产生错误的判断。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2.1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施工质量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因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比价欠缺,且欠缺有效的管理手段,长此以来,就会使降低施工人员的入门标准,使专业能力持续下降。加之管理人员基本文化素质水平低,且专业技能又未得到较好地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又不完善,这就常常会造成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较多,且面临的问题的也比较紧张,这就使得各班组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管理难以较好地统一,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并不严格,若长时间放任,这会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选取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要求逐渐降低,使一些专业知识不足、专业能力差的施工人员加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最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
2.2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常会因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过程不够规范等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选取的管理方法不够合理、科学,比如,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把一些主体的工程项目进行变相转包,这就会产生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施工情况,管理人员也为进行严格管理,加之部分施工人员基本业务水平较差,其施工技术很低,工程施工经验不足等,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管理。此外,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所运用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较陈旧、管理水平不足、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均会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容易忽略对工程薄弱环节、关键部位和隐性工程等重要节点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管理,这就会使得很多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而且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在建筑的施工现场多数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对复杂的工艺流程难以掌握,例如:对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无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渗施工技术较差影响浴室和卫生间的质量等;而且管理人员对工序的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需要经过无数道工序才能完成整个工程,无法有效的控制每一道工序则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如果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合格,则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得不到保障。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1培养施工质量控制人员
施工质量控制人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视程度,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需多加关注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充分明确高层管理者、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具体职责,层层落实各个施工项目的具体责任,严加监督项目管理。按照工程项目行业规范要求积极组织各个阶段的施工,一旦发现任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质量控制人员需对负责人追究相应的责任。而且,建筑单位需定时组织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参与培训,经对其开展相应的管理方法、技能、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同时定期对控制人员做相应的考核评级,将考核的结果与工资挂钩,这样不仅能促进质量控制人员学习,还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
3.2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期间,管理人员需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具体表现为:第一,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各种资料的管理,对相关管理条例、管理标准、管理法規等信息资料,需做好准确,同时做好施工图纸、施工文件、竣工验收等报告的存档;第二,管理人员应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做分阶段编制,将其交由专业人员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经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在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遵照有关标准要求开展,以合理化、规范化完成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管理。第三,管理人员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施工方案的实用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方面,选取最佳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充分满足建筑施工要求。比如,管理人员在讨论对一些灌溉片区路、沟、渠进行施工时,需将平面区重点标准,且合理、准确地裁弯取直,以免使部分工程沟渠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3.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要进行全过程的重点监控,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切实的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将建筑的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隐蔽工程的验收:对于隐蔽的项目而言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对隐蔽的施工项目进行全数的监控,例如:基地验槽、桩基、钢筋、地下砖墙、建筑防水层、地下混凝土、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和水下道等,在验收这些隐蔽的项目工程时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验收。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除了要检查相应的合格证之外,对具体的材料要进行详细的抽样检验。对建筑使用的砖可以检查它的出场合格证或者试验报告,其它的一般材料要检查出场合格证。设置质量管理的点位:质量管理点可以在很多环节中使用,例如:推广新的技术、攻克质量难点、加强薄弱的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等,在建筑施工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位,并且结合事前的控制机制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成败的关键,一旦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过关,一方面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相关施工企业应该在承接建设任务之后,加强对建设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提高施工企业上下的质量意识,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以及行为,从而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广林.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管理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
[2]李敏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策略探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0,(9)
作者简介:姓名:李金利 ,性别:男,出生日期:1983.6 .13, 民族:满 ,籍贯:河北省承德市,学历:本科 (工程管理),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 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