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局面和规模。混凝土作为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质量,并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进行分析和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手段,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况。在施工中,要注重预防和控制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水平以及新工艺,对施工进行严格的操作,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水平,提升整个施工的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差。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差大、外部混凝土结构受限,其收缩受限,在拉力的影响下就会出现裂缝。虽然裂缝不会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但是会降低其耐久性,造成建筑使用寿命缩短等现象,因此要强化其管理和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水泥遇水发生的水化热效应。在化合反应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因为混凝土的结构断面强度大,所以热气只能积累在内部而无法挥发。随着热量的增加,内外温度形成巨大的温差,应力会超过其承受能力,从而产生裂缝。二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变化,即水泥硬化需要一定的水分,剩余水分会随着热量的产生而蒸发,这一过程就会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同时产生一定的应力,如超过极限就会产生裂缝。三是由于外界环境的气温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外界气温下降就会加剧其内外温差,就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最终形成裂缝。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工作要点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相关人员要做好施工准备,主要是准备施工所需器具以及材料、技术等。其中浇筑施工的主要器具包括混凝土地泵、插入式振捣器以及平板振捣器、塔吊、平锹、水泵等。对材料的准备有三方面,首先,使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中水化热或者低水化热水泥品种进行混凝土配置;其次,要保障骨料占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83%,因此选用的骨料要保障其表面没有弱包裹层、岩石弹模较低的材料,一般为中砂或者是大粒径的碎石、卵石等;最后,要保障水质纯净,不含有害物质,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此外,在技术准备中还要制定严格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规范,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方量和浇筑时间等进行合理设计规划。同时,还要确保各项器具的正常使用以及水、电等稳定供应,以防止发生阻碍施工的事故问题。
2.2浇筑结构操作流程管理
为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高品质施工,也需要从浇筑结构操作的流程管理环节进行要点控制。1.选择适当的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中,使用最多的是分层的施工方式,分层浇筑的具体操作如下:在进行第一层浇筑完成后,在进行混凝土初凝完成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这样操作直到完成浇筑工作,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进行分层处理的有序性,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规范性。此外,要从短边处开始进行浇筑,然后沿着长边的方向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施工。2.选用适应的振捣方式。
当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想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进行混凝土振捣的主要注意事项如下:一是在进行振捣器的使用过程中,要确保移动间距,保障振捣器能够对振捣部位的边缘部位进行覆盖;二是在使用插入式振捣的过程中,要防止由于振捣不合理导致的和钢筋以及模板等进行碰撞的现象发生,确保混凝土振捣的移动间距,对于振捣半径要控制在1.5倍以下,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在进行捣实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其移动间距要小于振捣的半径。三是在采用附着式振捣器的过程中,间距的设定需要依据试验进行,确保和模板之间做好连接工作。四是要做检查振捣过程中模板支架以及相关构件,防止构件在进行振捣时发生形变,如果出现了形变,要了解发生形变的原因,并及时的做出处理对策。五是对于干硬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要采用加压振动的方式进行。六是要确保振捣的质量,防止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浮浆,对于振捣的时间要进行科学的设定,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防止过振过程中对混凝土造成破坏,进而造成混凝土离析、翻浆等情况。
2.3内部约束力的控制
温度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约束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注重对温度的控制,重视温度应力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温差变化较大的时间是浇筑结束后的72小时内,因此在此时间段内,要积极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实行现场值班的管理制度,对混凝土情况进行周期性测量,对测量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保证养护措施的跟进与及时。具体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温度情况处于适宜状态,控制内外温度差在允许范围内,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有序增强,有效防治裂缝产生。养护过程中,应做到“勤保湿、缓降温”。大体积混凝土在夏季和冬季的养护措施由于气温的不同而不同。夏季施工由于气温较高,一般采用蓄水或流水保护形式,而冬季则适宜采用麻袋覆盖、碘钨灯照射的养护形式。希望要根据混凝土材料以及添加剂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养护时间。养护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2.4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在第一遍浇筑收面完成后,应立即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水分蒸发,减少阳光直射带来的温度升高。在混凝土水化热高峰期过后,如果混凝土底板的内外温差低于25℃,应采取洒水养护,每天至少洒水三次,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满十四天后,可停止洒水养护。如果超过25℃,应采用蓄水保温的方法养护混凝土浇筑面,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而导致的混凝土缝隙。
2.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验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验收主要是通过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几何尺寸等方面进行质量的确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通过检查外观是否存在裂缝、麻面、蜂窝、露筋、错位、空洞等缺陷,判断施工质量情况,如有以上情况需要进行返工或加固,以避免影响后续施工质量造成其他问题。内在质量的验收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检阅施工记录、原材料化验单、混凝土检测报告单,通过综合评定,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还需要进行几何尺寸的测量,保证混凝土结构符合建设项目功能要求。各方面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结语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建筑的规模不断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也越来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以及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严格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环节,选用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对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小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6):41-42.
[2]于洪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3-134.
[3]郭斌,孟庆楠,韩国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8(4):232.
[4]赵祁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C].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