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时施工建设中,堤坝、水闸还有渠道等部分由于长期处于浸泡环境,容易出现渗漏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值得重视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有效的做好这部分的防渗处理,那么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甚至最终会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水利工程项目防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才能实现其进步,成为利国利民的民生建设。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关键技术
引言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初始形态的水并不能满足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常见的水利工程项目来实现对水量的调节和分配,这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建设,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洪灾的发生。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提高。防渗漏技术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而灌浆施工技术作为防渗漏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高低。
1水利工程防渗透的意义
首先,水利工程承压工程体量较大,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容水量大,并在大坝的底部能够承受水的压力,体现出坝体完整性,但渗透出现细小的裂纹,而裂纹不能够体现出坝体完整性,这对坝体的强度和工程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建筑所相接触的水和空气这一部分要进行防腐蚀,如果出现渗透的现象,那么防腐层会受到破坏,水分会混入到凝土的内部,凝土内部结构会形成侵蚀,并且也不能对腐蚀进行处理,这导致混凝土内部发生腐蚀现像,很容易产生安全上的隐患。最后,应力集中的问题。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程建筑变形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看来是正常现象,对正常安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建筑内部会存在渗漏贯穿式的裂纹,那么裂纹处会体现出应力集中,在变性过程当中裂纹会逐渐变大,从而会造成安全事故。
2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
首先是施工遗留缝隙。水利工程即使是分包工程,一般也有着很大的规模,需要很长的时间施工才能完成所有项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水利工程会将整体施工面积进行划分,按照几个小部分逐步施工,再进行合并。而在这个施工过程中,由于各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就会造成施工完成后各部分的施工水平良莠不齐,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也不一致,而且各个部分间的连接可能会留下缝隙,造成渗水问题。由于这些拼接的施工缝隙间的模板并不坚固,也会造成工程项目的跑浆问题,出现蜂窝麻面,造成渗水问题。其次是大面积渗水。在众多的渗水原因之中,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而引起的渗水问题是最常出现的渗水问题。而且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因为施工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排水性能不高会使水利工程项目无法达到泄洪和防洪的作用,更难以应对居民对日常灌溉生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者水利项目建设中出现机械故障,那么整个建筑物都会出现安全隐患。而且如果建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则会导致在混凝土灌注阶段对建筑留下更大的缝隙,容易出现大面积渗水。
3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3.1高压喷射防渗技术
为了能够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尽量避免防渗问题的发生,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掌握防渗墙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由原土层与浆体之间互相作用所形成。由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应充分体现出原土层和浆体相互作用,从而避免渗透现象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要将两者之间达到一定混合效果。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两者之间能够结合,比如:高压喷射能够原土层与浆体结合时,对需灌浆的位置进行高压喷射,保障浆液能够更好的同价原土层进行高度结合,而在高压因素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这时浆液会相融合。
此过程中,要进行高压搅拌,当浆液凝固后,会形成防渗层,防渗层的硬度会比较强硬。这对整体的施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定作用效果。但在施工中要有针对性进行研究,注意不同防渗墙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可以采用高压喷射技术,从而充分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而高压喷射技术当中包含多种类型,如:定向、旋转、摆动等方式,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的施工要求,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3.2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施工企业在运用该技术开展水利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时,必须按照轴线剖开水利工程的坝体,然后再进行劈裂灌浆的作业。这种技术不仅在坝体裂缝以及漏洞修复和治理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坝体劈裂灌浆技术后,坝体的防渗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果坝体的渗漏问题十分严重的话,施工人员必须先做好渗漏位置的标记工作,然后采用坝体劈裂灌浆技术对渗漏部位进行重复多次的灌浆,利用其形成的多层防渗漏层,提高坝体的防渗漏能力。
3.3膜料防渗技术
对于膜料防渗技术来说,其优势体现在操作简单、适应力强,所以在防渗工程中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在农田防渗工程中十分常见。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旧渠改建工程,采用膜料的过程中要预制好混凝土板,工程施工一般在停水期,以此避免行水。不过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抗冲击性和稳定性较差,所以在施工期间需要施工人员对手工环境和这种技术的利弊进行全面分析。在渠道防渗漏施工期间,需要预留出小的褶皱,通过该措施可以提升膜料的抗冲击力,从而达到防渗的目的。
3.4沥青材料防渗技术
沥青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防渗漏材料,有良好的抗渗透能力,但进行沥青防渗施工所需要的工作流程较多,且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非常烦琐。因此,使用沥青材料进行施工的成本非常高。分析全国范围内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实况,沥青材料普遍应用性不足,部分施工队对沥青施工的具体要求也不清楚。在铺设沥青之前,第1步要做好清除工作,如清除渠道底部土壤的杂草,做好渠道清洁工作。第2步要融化沥青,并使用专用工具喷洒,这样就可以让土壤表层形成沥青薄膜。等沥青薄膜稳定后,再进行上部的沥青铺设。在进行沥青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稳中求进,不能急于求成。上部铺设工作一定要在薄膜稳定后进行,在稳定之前施工会直接损坏薄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施工中想要使用沥青材料,则要根据施工地的情况,合理设计沙砾、碎石和沥青的配比。具体而言,三者配比要根据施工地的土壤含水量、降水量、天气情况等因素设计,才能保证充分发挥沥青防渗的作用。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在居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水利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建筑施工流程复杂,建筑质量更加难以保证,防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更加完善。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做好材料的选择和存放,并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分析,以保证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的质量,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完善,实现真正的利国利民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斌.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9(24):145.
[2]杨小川.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92-293.
[3]罗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147-148.
[4]金纤.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