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黄洁
[导读] 水景设计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之中一项重要的构成内容,
        摘要:水景设计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之中一项重要的构成内容,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应用水景,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园林景观观感的生动性、使得园林景观具备动静结合的别样美感,进而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审美体验,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景观的内在价值。为此,本文主要分析园林景观中水景的种类与形态,在此基础上,探讨展开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实践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设计;方法
       
        作为一种实现动静结合、具备深厚哲学意蕴的自然物质,水的形态移植为园林景观设计者所重视,水景设计亦成为园林景观整体设计过程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1]。由于水景的景观效果十分独特,因而园林景观之中的水景往往能够成为视觉上的焦点,其形态的变化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审美体验,同时也能对人们的情绪进行有效调节。为此,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形成对于水景设计的全面认知,掌握其水景种类、形态和相关设计方法,力求有效改善水景设计效果,更好地突出水景设计的空间表达效果。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种类与形态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主要种类
        一般而言,可以将园林景观中的水景分为以下两类:(1)模仿自然界中的瀑布、湖泊、鱼塘、溪流等设计的水景,主要通过对自然地势加以利用或者应用土建结构来完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2)依靠喷泉设备营造的水景,主要包括音乐喷泉、雾化喷泉、自动化程序控制喷泉等形式,反映出科技在水景设计之中的应用[2]。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形态特征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四类:(1)喷涌类水景:这类水景的主要形态特征是水体由下而上喷涌而出,属于一种自然形态的水景,园林水景设计对这类水景形态多有迁移应用,发明了包括喷泉、水池等为代表的人工水景形态;(2)流变类水景:由于水这一自然物质本身不具备任何形态,因而根据容器的不同其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流变类水景即是对于水的这一特征的具体应用,通过应用人工手段,使得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3)静态水景:即水呈现相对平静状态时的水景,这种静态主要是基于人的感受而形成的,一般认为没有声响的水景即属于静态水景,在夏季无风期间较为常见。一旦风力状况发生变化,那么静态水景就会转化为动态水景,即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又富有哲学意蕴,实现了观赏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4)垂落类水景:即水由上而下坠落而形成的水景,同样是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水景,比如降雨、瀑布等均属于垂落类水景。这类水景会随着高差、体量、位置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的具体方法
(一)科学选择给水方式
        特殊的水景效果只有通过特定的给水方式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科学选择给水方式也成为水景设计实践之中一项具备基础性意义的工作[3]。设计师需要结合目标水景营造位置的实际情况以及期望实现的水景效果,选择最为适宜的给水方式,以此保证能够达到理想的水景设计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从而在展开水景设计的过程之中实现观赏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最大化实现水景设计的价值与功能。
(二)合理确定水景造型及喷头
        在确定水景造型前,设计师需要对园林景观的整体环境氛围加以综合分析,根据具体的环境氛围合理分析静态水景、垂落水景、喷涌水景等不同类型的水景造型及其组合所能够达到的表现效果,绘制水景效果图,然后通过对比选出最佳方案,从而保证水景设计充分符合园林景观整体设计的要求。

若选择的是通过喷泉营造的喷涌类水景造型,那么还要额外进行科学的喷头选择,根据具体的环境特征,应用最佳喷头。一般而言,由于水膜喷头的抗风性较差,因而若园林景观处于多风地带,那么则不适宜使用这种喷头;由于射吸式喷头容易受到水位变化的影响,因而需要在保持水位稳定的情况下对其加以应用;光亮泉和跳泉喷头具备稳定的射流和具有趣味性的喷水形态,因而在实际应用之中能够进一步增强水景的生动性和观赏性,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合理选择与应用。
(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植物搭配
        水这种自然物质具备包罗万象的特征,在自然界中,水景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动物、植物和谐相处,共同形成水生生态[4]。因此,在展开水景设计的过程之中,设计师应重视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需求,合理展开动植物与水景的搭配,从而进一步提高水景对于观赏者的吸引力。此外,应用动植物还能够促进水体质量与水体环境实现改善,从而实现水景的可持续发展,为水景注入生命力与活力。首先,在展开动物搭配时,设计师应对园林景观所在当地的水生动物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水景水域之中建立完整的食物链、合理确定水生动物的饲养量,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其次,在进行植物搭配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与水体的适应性及植物搭配的整体观赏性,同时合理地控制植物的应用密度,既要避免过度应用植物,又要防止植物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出现,从而有效保证植物与水景搭配的整体观赏效果。
(四)做好山石设计工作
        山石设计同样是水景设计之中的重要方面:(1)水山设计:山在园林景观水景之中呈现静态,但山在水景之中的倒影呈现动态,因而做好水山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凸显水景动静结合的美感,而且还能还原自然界中山水相依的画面,增强水景设计的活泼性。在展开水山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水景的体量与规模,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水山的分布;(2)水石设计:筑山型景石和雕塑型景石是水景设计之中两类较为常见的水石景观,需要根据水景表达主题的不同合理地展开相应设计。一般而言,通常将雕塑型景石放置于水景前庭和水池边沿,筑山型景石则一般放在水景的引水处。由于水山设计与水石设计均是对于自然界中同类景观的模仿与迁移应用,因此在展开设计时,需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五)做好灯光照明及电气设计工作
        现代水景设计十分重视应用灯光照明设备和电气设备,因而这些设备可以促进科技与人文在园林水景之中实现交汇,进一步增强园林水景的生动性与趣味性[5]。安全问题是展开灯光照明及电气设计实践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设计师需要严格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灯具,同时控制好灯具的电压,保证电压处于安全值范围。此外,同样需要保证这些设备应用符合园林景观整体主题的表达需求,从而形成和谐统一的环境景观氛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适应城市化加快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应提高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水景设计的重视力度,以此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借助高水平的水景设计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审美体验。为此,园林景观设计师应重视对水景的种类与形态特征进行把握,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在展开水景设计的过程之中,科学选择给水方式、水晶造型及喷头种类,做好动植物搭配、山石设计、灯光照明及电气设计工作,进而提升水景设计水平,创造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郑艳伶.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J].名城绘,2018(009):615.
[2]刘荔艺,胡雪媛.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08):197.
[3]黄子成.水景设计方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3883.
[4]潘志阳.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方式分析与研究[J].河南建材,2018(003):366-367.
[5]张荣荣,郭冬兰.现代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方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18):49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