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与传统建筑电气设计有所不同,随着近几年我国提倡的绿色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得到不断发展,以此带来的建筑电气设计方面的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论述了装配式住宅的弱电、强电、照明系统叠合楼板预制部分布线数量等方面设计。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电气设计; 预制混凝土构件; 叠合楼板
前言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装配式房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组成,通过吊装、连接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采用工厂化、模块化制造,现场组装。将全部构件或构件分为若干组分,然后通过预制件运至现场进行施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建筑的绿色环保技术,具有工业化生产、贴标生产、无污染、环保等优点。装配式建筑由预制建筑构件组成,因此需要准确预留电气管线和设备。
一、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流程
传统建筑电气设计流程是确定总体方案、施工设计、装修设计,并在后续精装修设计中对原方案进行适当修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如下:首先进行方案论证,确定本工程设备配置标准,确定室内定位,按照要求进行电气设计,设计结果经各方确认,确认装配式专业深化设计,确认详图,构件厂按深化图纸进行生产加工。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应在方案确定阶段确定电气管线与预制构件的关系,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精装修要求完成电气设计定位,并满足安装高度要求。深化阶段将预留洞、预埋管箱、预留线槽的要求交给装配式专业,以满足深化设计的要求。最终电气设计方案及结构图让厂家确认后生产加工[1]。
本文以某住宅楼装配式结构预埋电气管线为例,阐述了预制预制混凝土构件电气管线预埋的原则及方法,以避免在初步设计阶段和工厂预制阶段没有充分考虑统一原则,后期开槽导致结构体系破坏和安全。
二、装配式建筑电气中的布线及箱柜安装设计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部分的墙板及叠合楼板等均为预制构件,构件中有现场浇筑和工业预制两大部分。电气附件中的接线盒、穿线管、灯座箱等需要在生产过程预留预埋,非预制构件可现场施工完成。预制构件受力部位和节点连接处应设置孔洞和接线盒,隔墙两侧的电气和智能设备不应直接连接。某住宅套型构件组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某住宅套型构件组合示意图
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时做好如下几点前期设计:①大楼内的强电箱又称户用配电箱。根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8.4.1条,配电箱应安装在走廊、走廊或起居室上,箱底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6米,室内配电箱的位置不应仅深入负荷中心,同时也要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要充分发挥配电箱的作用。配电箱进出电气管线较多。为保证安全稳定,配电箱位置应避免设置在使用预制楼板的区域,预制楼板内未预埋大量管道,同时安装在建筑物末端的强弱电箱应安装在现浇墙或现场施工的墙体上,以避免大型强弱电箱安装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上,增加构件加工和现场施工的难度;②安装在叠合楼楼板上的照明灯具应在相应位置预埋深接线盒和连接管。预制混凝土墙板、楼梯板上的照明灯具、开关、插座处应预埋暗装接线盒及连接管。预制构件内的接线盒和电线管应在构件生产过程中预留和预埋在一起;③在叠合层敷设的水平电线管在其现浇层中敷设,预制墙板内的垂直电管与叠合楼板现浇层水平电管的连接按以下原则处理:安装在低位的插座电管与楼板现浇层的水平电管连接,安装在高处的插座、开关电管应与该层现浇楼板内的水平电管向上连接;④预制构件和电气接线盒两侧的接头和接线盒设置在无应力区。叠合楼板现浇层水平管道应合理布置,避免三层交叉的发生。如果在预制工程的设计中掌握上述原则,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叠合板强弱电线路的规划[2]。
三、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是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照明系统的设计,应严格遵循现行国家标准,并根据法律要求确定不同场合的照明功率、照明强度和视觉要求。在满足装配式住宅建筑照明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能耗,选用高光效设备,有效利用光能。在确定照明强度和照明功率时,应遵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规定,充分考虑自然光,有效利用自然光,将自然光与电气照明有机结合起来。设置灯具时,应考虑灯具位置的照明目的和照明效果。楼梯间、走廊应尽量采用自然光或声控灯,以减少照明消耗。在照明效果好的地方可设置手动控制开关,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浪费。同时,应选用高效光源和灯具。普通荧光灯可采用灯管直径小或亮度可调的照明灯具,并可采用灯管亮度可调的照明方式。应用节能灯的合理布置,室内各功能房间或区域的照度,显色指数的均匀眩光值应符合GB 50034-2013的要求。LED光源具有体积小、寿命长、价格低廉、能耗低、无辐射、无污染等优点。它属于冷光源,不含汞元素,可以随意触摸。工作中产生的热损失相对较小,废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因此,LED光源是装配式住宅中最常用的绿色高效照明光源。在装配式住宅照明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LED光源的相关问题。LED光源中有补偿电容,其有效功率因数通常在90%以上。照明灯具的选用在满足眩光条件的灯具也可选用开式灯具。同时,功率转换效率必须大于75%。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建筑内部的照明条件,合理选择合适的灯具,配合LED光源,可使其有效利用功率因数达到95%,并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此外,智能照明控制器还可以实时控制公共区域的照明情况,动态监控照明系统的运行情况,达到节能的效果[3]。
四、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案例经验
该住宅的套型结构是叠合楼板装配式构件,因此,电气设计需要在以下环节进行设计。
(一)电气专业在设计说明中
根据国家规范及地方标准对电气专业设计标注,确定电气设备的设计原则,同时对出墙内的预留电气设施进行防火及隔声处理,管线穿过构件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隔声、防火、防水等措施。
(二) 电气平面图中。预埋在预制墙和现浇墙内的电气预埋箱、箱盒、孔洞、沟槽、管道等应作详细标记和定位。预制板与现浇剪力墙交接处不应设置配电箱、插座、开关等设备及各种电气管线。预埋管、线、盒、预留孔、槽、电器元件的连接方法。
(三) 当用预制结构柱钢筋作防雷接地引下线时,应画出预制结构柱内防雷引下线的连接详图,并注明所用避雷引下线钢筋、接头的规格及详细方法标记。装配式住宅室内防雷措施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法与普通住宅相同。
(四) 电气点位综合。每个电气系统都有独立的图纸,为保证预制构件中的设备点齐全,避免在施工现场凿切时损坏预制构件,各系统所需的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应统一在一张图纸上,以便在设计阶段检查设备点间是否有冲突,管线路径是否重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 工程设计中经验做法。
① 预制构件预埋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标高预留穿墙孔洞。加工预制梁或预制隔墙板时,预留孔应在预制梁或预制板上方,并铺设吊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保护套;②预制构件时应注意预留预埋避雷引下线。预制柱下侧应至少预埋两块规格为100mm、150mm、厚8mm的钢板。钢板应与主体内竖向主筋焊接,钢板应与下部穿梁钢筋可靠焊接;③ 预制梁还应预埋100mm 150mm厚8mm钢板,并与水平梁主筋焊接形成整体接地连接;④管道之间的连接非常重要。它主要分为预制构件之间的管道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层管道的连接。如果连接不好,会影响建筑的美观,甚至损坏墙体和梁板。插座、室内配电(线)箱等,管线由设备敷设至本层现浇层,并与现浇层水平管线连接,以保证管线间连接顺畅。因此,通常在预制墙下面的接头处预留管道连接孔。
五、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应用逐渐普遍,在进行电气设计时,需要对整个建筑的具体使用功能进行了解,做好细节优化,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邢卫荣.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管理及要点分析[J].现代建筑电气,2017,8(11):52-54+61.
[2]张弋.装配式住宅电气点位设计简析[J].建筑电气 ,2017,36(10):28-32.
[3]窦春叶,王海松.装配式住宅电气设计要点[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7,11(0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