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马硕 杜军辉
[导读] 随着当前我国对海域开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类型不断地扩大,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对海域开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类型不断地扩大,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海域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中出现的海域争端,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于海域管理的可行化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笔者便以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研究为背景,系统分析了目前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中采用的 GIS技术,并在界面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目前我国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中采用的 GIS技术。
        关键词: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建模方法;技术研究
        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对海洋监测已逐步沿海、沿海、沿海监测逐步向水下海洋环境、海洋空间立体监测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综合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海洋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从而实现政府和地方海洋主管部门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海洋区域中的功能区进行划分,并且对海域的使用权进行申请审批,就可以落实海域管理中的相关制度,进而缓解海域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无序状况。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对海域使用管理在法律上进行了规定和保障,但是对于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中经常性地出现海域使用现状和动态区分不清,这样便无法对海域空间资源、海洋功能区划等进行有效的决策并实行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1 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工作建模方法
        通过构建出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便可以借助海域动态监测管理系统,通过相应工具自动获取所管辖海域的实际面积,并在电子地图上台语管辖区域进行直观的表现。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海域区域的用地面积是否超标,方便了海域管理人员对海域使用的管理,避免海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失误而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1.1 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中基于活动网络的过程建模
        在进行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工作建模的过程中,可以在基于网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建立。网络活动模型的建立主要是将一个完整的海域动态监测业务进行系统性的划分,应将其各个区间元素简称它可以有效执行的步骤或任务,再通过节点间的连接弧便可以代表该模型中的控制流和数据流。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模型建立中只需要借助活动、控制、数据链接弧、条件等相关因素,就可以建立出功能视图和信息视图模型,更有利于海域管理人员对海域动态监测中的复杂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此外通过该模型框架的构建,在系统实现的角度上还可以进行数据流和控制流的分离工作,这样就可以实现两种不同性质的流的分类独立管理,进而保护海域动态监测数据系统在应用中的完整性,并增强该系统在操作中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1.2 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中基于事件驱动的过程链建模
        在海域动态数据监测治理工作建模过程中,可以在基于事件驱动的过程链进行建模,该模型在运用过程中主要元素便是事件与功能的转化特性。在海域动态数据监测过程中,如果监测中的相应功能被事件所触动,那么该功能也会随之产生相应的事件。通过这样的控制流程,就可以实现功能和事件彼此连接的构成体系。控制流的分支、汇合连接就可以进行逻辑化的操作,同时该模型在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兼顾图形语言和地理特征的运用,严格区分不同活动区域的执行能力,从而具有更加优良的分析技术和处理手段。


        2 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中所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中所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在海域管理过程中实现动态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模拟、处理、分析和表达工作,通过该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随时提供空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这样海域管理人员就可以直接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给决策者提供详细的海域动态数据资料。
        2.1 地理信息系统中所应用的ComGIS技术
        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中所使用ComGIS技术,也被称之为组件对象模型,该技术主要是在基于微软系统所提出的一种开发和支持程序对象组件框架。在软件的开发领域中组件建模技术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在Microsoft的基础上提出Com-DCom的CORBA,通过该软件就可以实行自动化编程来控制Com对象。ComGIS技术已成为海洋动态监测数据治理中可视化的程序设计标准组件,ComGI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基本思想是将GIS功能模块划分为多种不同的控件,并在每个控件中完成不同的功能。这样便可以在GIS控件基础上将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进行集成,从而形成GIS应用系统,通过该系统便可以在基于开发环境的背景下,插入其他功能控件,进而实现系统高效、无缝的集成,进而为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体系应用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2.2 地理信息系统中所应用的WebGIS技术
        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中所使用的WebGIS技术,海域管理人员主要是借助因特网在WEB上发布相关的海域空间数据,用户便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空间数据的浏览,该技术也是因特网和WWW技术集成后的GIS开发产物,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便可以在Internet空间中的任何节点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相关空间数据,并进行专题的制作和各种空间信息的检索及分析。除此之外,用户也不必在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上安装WebGIS软件就可以直接借助Internet来访问远程的GIS数据和相应应用程序,并对Internet中提供的地图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因此通过该技术便可以为海洋动态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远程办公和信息共享平台。
        3 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系统中界面设计和实现
        在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系统中界面的设计和实现过程,首先需要设计出海域动态监测数据的治理框架,在框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简明大方,这样便可以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监测数据治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应当增加相应的控件,这样就可以使海洋动态监测数据治理系统界面变得更加美观。在主界面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海域地图进行加载,确保海域地图可以在主界面中进行实时放大和缩小,同时还需要增加地图识别、面积计算、手动输入Gps测量点、定位设备转换等相应功能,并且在查询地图的过程中还需要实现地图之间的属性交互操作,这样便可以在设计好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加入有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相关组件,及其他控制组件的按钮,并进行代码设计,这样便可以实现每一个控制组块在运行中的实际应用功能。
        4 结束语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海域的使用需求量快速增加,这也使得当前我国海域使用管理难度随之增大。因此在海域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这样才可以对海域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更好的治理,为海洋管理部门规范海域提供有效的管理,实现海域管理中的信息化和自动化,进而保护我国的海洋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张鹤,陈培雄,李欣曈, et al.温州市海域价格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 v.34;No.234(12):104-106.
[2]景昕蒂,张云,宋德瑞, et al.海域动态监测数据治理框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 36(03):36-39+46.
[3]宋德瑞,赵建华,张容榕, et al.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数据多模式综合共享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 2012, 031(004):520-523.
[4]陈冲.基于 landsat8的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研究[J].地球, 2015, 000(008):175-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