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增多,建筑工程逐渐扩大建设规模。BIM技术是近些年建筑施工中经常用到的现代化技术,由于其在具体操作中的显著功效,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就此类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相关技术更为科学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方式,以期能对我国建筑施工的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探微
引言
在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往往更为突出,建设难度更大,这也就对于管理提出了较大挑战,因为项目管理存在缺陷和不足,就很容易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严重威胁,这也就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往往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素质,能够胜任于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岗位。与此同时,注重从技术层面予以创新优化同样必不可少,BIM技术的应用就具备明显优势,应该成为未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即建筑的信息模型,是个完备、具体的模型,是近几年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数字化技术。BIM技术的出现,慢慢改变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作模式,并且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IM技术能够将所需项目的工程进行全周期整合,简单、直接地将各个阶段与过程进行汇总,使其数据、信息以及后续建设更为统一,从而加快建筑工程进度。此外,BIM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的是世界最顶尖、最先进的高新计算机信息,可有效整合信息与数据,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完全处在可视化控制的施工应用价值状态,进而降低工程建筑成本,提高工程建筑质量。
2BIM技术特点分析
2.1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该技术应用期间,可以借助三维图形的形式,将拟建工程进行立体化呈现,这样一来就能塑造出一个生动、形象的建筑形象。不管是参建方、业主方或是其他部门的人员,都能从电脑或视频图画上直接、清晰的了解建筑的大致概况,同时还能使建筑的真实感大大提升。另外,对于BIM技术而言,它的图像有着可视化的特性,借助该技术能够进行可视三维空间设计。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设计工作中图画读取的难度,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可以将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图纸更好的展示给相关人员,并且还能为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中各类报表的生成提供一定的帮助。
2.2动态性
BIM技术是将真实的数据信息录入到计算机内,由计算机呈现出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参数很有可能会因任意元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BIM技术模型则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能够随着变化而进行实时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状态传送到云端上,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的动态,便于及时进行分析和改善。这对建筑工程来说,不仅可以起到防控作用,而且大大降低质量风险引起的一系列损失。
2.3协调性
在开展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时,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3D建筑信息模型。该模型与工程的实际情况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另外,通过该模型的建立,使得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部门的人员之间有了良好的契合度与兼容性,最终使得数据信息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一方面,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施工人员能够实时的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的各项施工内容;另一方面,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或施工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进而确保后续的施工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业主方等,也可以借助信息模型平台进行密切的协调与沟通。特别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规划阶段,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各参建方保持良好的互动性,最终在不断的交流、协调中确保工程的设计施工更具合理性。
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3.1施工场地信息
某建筑工程项目地上32层,地下2层,采取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所在区域土质较好。
在项目施工之前,要加强现场勘察,并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收集准确数据,具体内容如下:①结合此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周围建筑物与构造物的分布情况;②将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利用BIM技术,针对工程项目施工场地进行有效模拟,同时利用相应的定位技术,快速采集数据信息,为工程现场规划提供准确数据。
3.2图纸深化设计
通过对施工图纸的深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整个工程也将处在稳定安全的运行当中。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深化设计极为烦琐,不仅要对施工情况予以分析,而且还应对设备和材料等具体情况有全面了解,因此相对来说整个工作比较复杂。而BIM技术在此处的应用,将使其分析变得更为形象,同时也能极为明晰地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更为高效地达成预期的设计效果。
3.3多专业协调管理
因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涉及了多个专业的协调作业,如果相互之间存在明显冲突问题,必然也就很容易导致整体施工效果不佳,这也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难点。在多专业协调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同样极为关键,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更为全面考虑到土建、暖通以及给排水、电气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施工要求,将其纳入建筑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目标中,同时还能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予以实时调整,以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问题。比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交叉作业时,BIM技术的应用就体现出了较强的作用,可以比较好借助于自身可视化功能,明确如何进行更为协调有序的交叉施工处理,同时还能够预先进行模拟施工,以协调各个专业施工人员的工作任务落实,避免各专业间不协调问题出现。
3.4施工进度管理
对于施工的进度管理,通常是借助于进度图表来实施。由于不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不明情况,因此在BIM技术应用以后,这样的方式就被弃用。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的进度安排等更为明晰具体,即使经验不足也可高效地予以开展。特别是在引入BIM?5D软件技术之后,流水段模块化的设置成了一种常态。施工计划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别也能在模拟之下清晰地看到,以判定施工计划是否可全部落实或是做局部调整。另外,BIM技术作用下的工程量发展曲线和项目资金的相关曲线,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出施工的具体推进状况,进而在实时地调整和协调下,更为及时高效地处理工程项目中的各类问题。
3.5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环节多、所需材料种类也较多,施工人员数量多,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进行造价管理,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保证施工成本,而且可以实现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由此可知,施工造价成本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充分利用BIM技术,提高造价水平。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借助BIM技术将施工项目模型,将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数据录入到BIM技术中,此时就会将其转化为三维数据模型,进而能够对工程项目中所设计到的各种设施,如基点、施工结构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对整个建筑的控制,有效地避免施工中的问题和意外出现;②优化设计方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优化施工方案,通过施工材料、施工技术进行重新构架,使有关人员可以了解到整个建筑过程,从而获取最低成本的方案与计划。
结语
BIM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充分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能够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数据共享,同时,因其具备实时、立体、直观、可模拟性的特点,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能够减少数据计算、统计、分析的繁锁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尉宁.建筑工程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实现路径[J].城建档案,2018,26(9):47-48.
[2]付红艳.浅谈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J].黑龙江史志,2015,31(9):126.
[3]郭珊珊.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J].四川水泥,2018,4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