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为维系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基础物质载体,水源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水源质量的优劣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生产活动的健康发展。现阶段,水质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问题,因而,有必要明确地质环境中水质检测的重要性,科学应用水质监测技术,以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构建,推动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就地质环境中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及其监测技术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质环境;水质检测;重要性;监测技术
引言
水质检测工作是促进社会发展、保障人们日常用水安全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要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深入了解水质检测工作的价值及其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水质检测时,应深入强化各个检测环节,把握检测重点,以此提高水质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为社会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安全性提供确切保障。
1水质检测重要性
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相关对策的研究,必须认识到水质检测的重要性。水质检测工作对专业性要求极为严格,因为检测工作包含多方面,需要检测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无污染水源等,对比水质检测中的污染物,及时划分种类。水质检测中有毒物质的检测中,包含有机农药物质、工业原料等物质,这些都是有毒物质检测类别的重要检测对象。悬浮物检测类型中,以悬浮物为检测对象展开检测,准确识别其中隐藏的农药、有毒物质等。水质检测根据试验检测获得水资源中不同物质的含量,对相关数值详细统计,及时与标准水质数据加以对此,从而得到检测水质情况。水质检测中包括三个指标: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种指标在水质实际检测中十分重要。当然因为水质检测期间受到地点、水资源属性等的影响,检测标准存在一些差异。如果检测的水质为居民饮用水,则检测标准需参照GB/T5750.13,具体指标项目≥100,检测方法方面以物理、化学手段为主,检测技术多采用色谱法,实验操作以滴定法、重量法为主。有效的水质检测,及时判定不合格水质,对污染严重的水资源及时优化,确保居民使用健康水源,保护水资源,改善水源环境,维护环境安全。
2水质检测的目的
水质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检测水体的污染物含量,分析污染物变化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水质检测指标有一定要求,如水温和悬浮物含量,最终保证水中污染物含量在标准范围之内。
3地质环境中水质监测技术的应用
(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作为最强分离分析手段之一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色谱柱和检测器三部分构成,在地质环境的水质监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实现对水质中多环芳烃含量、酚类含量、微囊藻类毒素含量、莠去津含量、灭草松含量、丙烯酰胺含量等的监测。(二)气相色谱监测技术。气相色谱仪包括气路、进样、分离、温控、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其能够利用混合物各组分不同液相下化学作用性能的差异,使不同液相下各组分在作用力下相互分离。作为1950年后出现的一项新的分离技术,气相色谱监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和分析速度快的优势,将气相色谱监测技术应用于地质环境的水质监测中,可实现对水质中含有的有机氯农药、化学污染物和微量金属元素的准确检测。(1)有机氯农药的监测。有机氯农药有着残留期较长、难以分解的特点,对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能够监测水体中的氯农药。(2)有机化学污染物的监测。气相色谱仪中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具有对水体中含有的三氯甲烷、甲苯、丙烯酰胺、三氯乙烯等污染物的良好监测能力。(3)微量金属元素的监测。应用气相色谱仪能够监测出水体中含有的硒、铍和铜等金属元素。
4加强地质环境中水质检测准确性的有效策略
4.1控制水质检测样本的采集次数
为了保证水质检测质量,检测人员要控制检测样本的采集数量,适当增加样本采集次数,保证样本采集的合理性。每个区域水资源的污染物含量各不相同,人们可以根据各地水质条件,合理确定水样采集次数。如果部分水体污染物含量较高,首先要明确水中的污染物成分,然后采集水样。部分水质检测项目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们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消除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因素,保证水质检测质量。
4.2选取专业的仪器与设备
水质检测工作中所使用仪器的专业性、精准性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应对水质检测工作中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养护与维修工作,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确保其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务必及时将各种分析与测试仪器送检,禁止使用未经过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分析与测试仪器。
4.3保证检测环境与实验用品安全
检测环境以及实验用品方面,将取好的水样品进行存储,存储环境必须达到国家关于水质检验的标准。样品检测期间,检查好检测环境。检测过程中如果检测环境出现变化,则检测受到的影响因素同样变化,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相同检测样品如果检测环境不同,获得的检测数值差别明显。环境中存在影响试验检测的因素,比如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等,这些因素的变化检测结果也会变化,因此这方面必须注意。检测器皿、用品选择一定要恰当,检查化验药品的有效期,保证水质试验检测中所有试剂均能够充分反应,获得最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计算出准确的水质检测结果。
4.4符合标准的采样频率
水资源质量的检测离不开合理的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所以,为了能够将水资源检测的结果提升至更高的级别,一般来说对被测水体进行有计划的采集样品,例如,在对水资源的汛期和旱期分别进行采样监测、或者按照季节进行检测,针对特定的水资源可以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时刻保持对水资源质量的关注。水资源的检测周期至少应当相隔15天以上,如果有特别的检测需求,允许适当的增加采样频率。需要注意的是采样频率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针对不同的检测需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4.5做好结果数据的审核处理工作
水质检测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较多,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审核是得到最终结果的关键。对数据的审核包括对有效数字的审核、数据之间的合理性关系的审核。例如,在煤矿水检测中,阴、阳离子平衡;pH值与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根离子(CO32-)、氢氧根离子(OH-)之间的关系;总硬度与钙、镁的关系;总硬度与总碱度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在审核中都要加以注意。
结语
总之,地质环境中水质质量的优劣,对现阶段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可选取有效的监测技术,科学判断水质环境,进而构建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水体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罗松.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4).
[2]张静仁.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若干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
[3]宋健,高青春.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8(19).
[4]刘汉龙.浅析水质检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检测的相关环节[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