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起重机用钢丝绳的损伤形式及对应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董灵全 高艳杰
[导读] 对起重机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磨损、疲劳、锈蚀、变形、咬绳、
        摘要:对起重机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磨损、疲劳、锈蚀、变形、咬绳、过载等损伤形式进行研究,分析造成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止方法,以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钢丝绳;起重机;损伤;防止方法
        1、磨损
        钢丝绳在工作时与其它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产生摩擦,表面不断磨损。磨损是钢丝绳最常见的损伤形式,一般分为外部磨损、变形磨损和内部磨损3种情况。
        1.1、外部磨损
        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其外周与滑轮槽、卷筒壁、钩头等物体表面接触而引起的磨损属于外部磨损。外部磨损后,绳径变小,绳外周表面的细钢丝被磨平。钢丝绳的外部磨损使其承受载荷的钢丝截面积减小,钢丝绳的破断载荷也相应降低。图2是通过试验得到的钢丝绳直径减小率与破断载荷降低率的关系曲线。由该曲线可以看出,单周磨损较全周磨损更恶劣,所以应尽可能将单周磨损状态的钢丝绳改为全周均匀磨损。在钢丝绳的全长范围内,应尽可能地使其均匀磨损。如起重机钢丝绳在使用中期换头,一般可延长使用寿命30%一40%。
       
        图2钢丝绳直径减小率与破断载荷降低率的关系曲线
        1.2、变形磨损
        变形磨损是由于振动、碰撞造成的钢丝绳表面撞损,这是一种局部磨损现象。如卷筒表面的钢丝绳受到其它物体的撞击,起重机起升钢丝绳相互打缠,或者由于滑轮与卷筒中心偏斜,抓斗上下箱滑轮绕入绕出偏角较大而产生的咬绳现象,都会使钢丝绳产生变形磨损。这种变形磨损是因钢丝绳局部受挤压而变形,其钢丝横断面在挤压处向两旁伸展成翅形。从外表看,钢丝宽度扩展,虽钢丝绳截面积减小不多,但局部挤压处的钢丝表面材质硬化了,极易断丝。
        1.3、内部磨损
        在使用过程中,钢丝绳经过卷筒或滑轮时所承受的全部负荷压在钢丝绳的一侧,各根细钢丝的曲率半径不可能完全相同。同时,由于钢丝绳的弯曲,钢丝绳内部各根细钢丝之间因相互作用力而产生滑移,这时股与股之间接触应力增大,使相邻股间的钢丝产生局部压痕深凹。当反复循环拉伸弯曲时,深凹处产生应力集中而被折断,构成了内部磨损。通常细钢丝表面的压力与钢丝绳的压力成正比,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受压面积不同,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也不同。从表面受压磨损来看,采用线接触钢丝绳比采用点接触钢丝绳有利,采用面接触钢丝绳比采用线接触钢丝绳更有利。此外,钢丝绳的弯曲程度和运动速度对钢丝绳的内部磨损均有影响。显然,选择线接触或者面接触类型的钢丝绳是减小内部磨损的有效途径。我公司抓斗的开闭斗绳在选用了线接触钢丝绳(6×36SW+Fc一28.5)取代点接触钢丝绳后,磨损周期明显加长,因断丝而更换的频率也大大降低。
        2、疲劳
        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承受弯曲疲劳和拉伸、扭曲、振动引起的疲劳。
        2.1、弯曲疲劳
        钢丝绳反复通过滑轮或卷筒绕上绕下,无数次的弯曲,使钢丝产生疲劳、韧性下降,最终导致断丝。疲劳断丝出现在股的弯曲程度最厉害的一侧的外层钢丝上。通常情况下,疲劳断丝的出现意味着钢丝绳已经接近使用后期。试验表明,钢丝绳的弯曲疲劳寿命与卷筒和钢丝绳直径的比、安全系数以及钢丝绳结构均有密切的关系。
        2.2、拉伸、扭曲和振动引起的疲劳
        起重机钢丝绳在起动和制动的始末,捆扎钢丝绳在承受载荷的前后,变化的拉伸应力会引起金属疲劳。此外,钢丝绳经常受到扭曲和振动也是产生疲劳的原因。疲劳损伤的原理是在变应力的作用下,细钢丝表面首先由于各种滑移形成初始裂纹,然后裂纹尖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反复塑性变形,使裂纹扩展直至断裂。其疲劳引起的断丝一般断口平齐,多半出现在表层钢丝上,它们很有规律。
        2.3、防止钢丝绳疲劳损伤的途径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加大卷筒和滑轮的直径。(2)在安排滑轮布局时,应尽量避免使钢丝绳反向弯曲。试验数据表明,反向弯曲的破坏约为同向弯曲的2倍。(3)尽可能选择结构好的钢丝绳,如WS、TX型等线接触钢丝绳。
        3、锈蚀
        钢丝绳一般在露天使用,日晒雨淋会使其腐蚀,尤其是在有害气体与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钢丝绳,腐蚀造成的损伤更严重。因腐蚀而受损的钢丝绳表面存在氧亲和性的差异,使表面的某一局部金属成为阳极,另一邻近的局部金属成为阴极,形成了大量的小电池。在小电池的作用下,表面形成很多圆形腐蚀坑,并逐步加深。这些坑就成了应力集中点和疲劳裂纹的源泉。与此同时,腐蚀使钢丝绳的截面积减小,弹性和承受冲击的能力降低。
        防止钢丝绳锈蚀损伤的方法有2种:
        一是勤涂油,对于经常处于运动状态的钢丝绳,涂油是必不可少的。新钢丝绳麻芯一般含有12%~15%的油脂,而报废的钢丝绳在损耗最大的部位仅含2.4%的油脂,在同一根钢丝绳的绳端,即使没有经过滑轮也仍含有12.7%~14.5%的油脂。试验表明,涂油钢丝绳在试验后期发生的断丝约为不涂油的一半。钢丝绳最初的含油量只能维持其使用寿命的40%,其后如不加油则断丝急剧增加。
        二是对使用环境恶劣、相对运动较少的钢丝绳可选择镀锌、镀铝等特种钢丝绳。这些钢丝绳暴露在大气中的镀锌或镀铝表面会形成氢氧化锌和氢氧化铝薄膜,能有效地防止钢丝绳的腐蚀。
        4、变形:
        4.1、外伤
        在操作过程中,钢丝绳与其它设备不正常的接触容易造成外伤。最明显的外伤是钢丝绳在滑轮里滑槽,在卷筒上跳出挡板,结果常常使几十米乃至数百米的钢丝绳因为局部轧坏而报废。防止钢丝绳外伤的关键在于完善起重设备。滑轮应设置可靠的防滑槽挡圈,挡圈与滑轮外圈的间隙不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5。卷筒上的钢丝绳不能松弛太多,以防绳圈跳出挡板在缠紧时轧坏。
        4.2、压溃
        钢丝绳在卷筒上卷乱后容易产生压溃现象。钢丝绳在卷筒上卷乱时,相互倾轧,在操作时会发出“轧吱轧吱”的声响。由压溃造成的钢丝绳损伤会在局部迅速出现断丝与压扁的痕迹。防止的措施是应按设计规范选择滑轮与卷筒的偏角,必要时可在起升机构中设置排绳器或者压绳装置,防止钢丝绳出现卷乱现象。
        4.3、扭结
        钢丝绳在局部扭曲后产生的永久变形称为钢丝绳扭结。扭曲的方向与钢丝绳旋向一致的称为正扭结,反之称为负扭结。普通钢丝绳带有自转性,如果绳股的端部不加捆扎便施加张力,则绳股会向倒捻方向旋转,这是造成钢丝绳扭结的内在因素。钢丝绳在扭结后,经过多次起吊受载,也只有局部绳芯外露,一般没有断丝现象。但试验表明,钢丝绳在扭结损伤后强度将显著降低,正扭结的强度只有原强度的60%~80%,负扭结的强度还不到原强度的50%,严重时强度将降低到只有原来的10%~20%。
        防止钢丝绳扭结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重要的起重设备上选用不旋转钢丝绳。(2)在钢丝绳的自由端设置转子(也称防转装置)。(3)加强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发现扭结迹象时立即停止操作,释放还原。
        5、过载
        钢丝绳随着载荷的增加会有微量的伸长,当载荷超过弹性极限时钢丝绳就可能断裂。通常把钢丝绳承受的静载荷控制在其破断载荷的1/10~1/5,即安全负荷。安全负荷表示的是钢丝绳允许承受的额定静负荷。但钢丝绳实际上往往处于运动状态,在工作时除了要承受吊载、自重等静载荷外,还要受到因加速度和冲击引起的动载荷,因弯曲引起的附加载荷,因摩擦引起的阻力载荷等。由此可见,当除了静载荷以外的其它载荷增多时,实际的安全系数就降低了,钢丝绳往往由此而引起过载。因过载而破断的钢丝绳,其断口呈松散状,6股的钢丝绳断口位置大多数不在一寝,绳芯外露,这是钢丝绳因过载而断裂的特征。
        为了防止钢丝绳过载,可采取以下措施:(1)正确选用安全系数,力求减少静载荷以外的其他载荷对钢丝绳的影响。如弯曲载荷可以通过加大滑轮和卷筒直径来减小;动载荷可以通过提高起重机司机的操作水平、改进起重机性能来减少,摩擦阻力可以通过调整滑轮槽的形状及补充润滑油来减少等。(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人为的超负荷现象。(3)在起重机上安装负荷指示器或超负荷限制器或报警器,消除过载现象。
        除了上述6种钢丝绳的基本损伤类型外,还有高温辐射等因素也会给钢丝绳造成损伤。但总的来看,钢丝绳的损伤一般是有规律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进一步认识这些规律,从而有效地避免事故,尽量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6、结语
        总而言之,了解钢丝绳的常见损伤,掌握与之对应的防治措施,对提高钢丝绳的安全性能和确保起重机的安全作用业都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先波,司正全.加强对润滑油(脂)的使用和管理[J].科技资讯,2007(17):232-233.
        [2]GB/T 24811-2009 起重机和起重机械 钢丝绳选择
        [3]GB/T 5972-2016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