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邓仁春
[导读] 随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绿色理念的重
        摘要:随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绿色理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时,要遵守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加强对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的利用,加强对清洁能源和新型材料的使用,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又能突出节能性和环保性,体现出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我国科学发展理念之间的一致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主要指具备节能、高效、环保、健康等特点的建筑。这一类建筑可以满足大众生活需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设计处于建筑程的最初阶段,也是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必要条件,因此深入了解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十分必要。
1 生态建筑的含义
        何为生态建筑?就是将整个建筑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然后将数量庞大的人口整合到这个生态建筑系统当中,并且通过设计来协调好内外的控制,实现各种能源以及物质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一个高效低耗的环境。所以要将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要运用当前的生态技术,要结合当前的居住环境要求,并且采用适宜的技术来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使得建筑工程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生态建筑观的基本原则
2.1 生态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单体与建筑外环境的结合,注重利用自然、结合自然、趋于自然。生态性原则强调的是,在进行外部设计时要注重对外部既有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最大化的防止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发展也十分迅猛,但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更有甚者一些建筑工程为了追求项目建成时效性,以牺牲一部分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要把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做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个需要遵循的原则。在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要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对外部场地环境的绿色设计、生态提升。例如节约用地、绿化率、地下空间合理开发、海绵城市等指标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时,应在采取生态复原措施规划。
2.2 节约资源的原则
        节约经济原则是以使用实际功能需求为基础,在全专业系统设计时做好建筑成本优化,使增量成本与后期运维成本节约效益最大化。既要节约建设投资,也要做好建筑体全生命期中资源节约、能耗节约。绿色建筑设计的节约经济原则不仅要综合考虑节约建筑成本,还要满足使用者、运营管理者在建筑投入使用后时更加人性化、舒适性以及高效性。
2.3 健康可持续原则
        健康可持续原则是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原则。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建筑单体与环境的结合。健康建筑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同时,重要的是还要给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以在建筑服务人的基本要求上,我们要发展建筑的健康化,促进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将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所需的要素纳入到绿色建筑设计必要元素中。
2.4 智慧化原则
        在建筑智能化的基础上提升到智慧化,建筑智慧化是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智慧建筑的设计要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建筑内设备、环境和使用者信息的采集、监测、管理和控制,实现建筑环境的组合优化,为使用者提供满足建筑物设计功能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需求,并且具有安全、经济、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绿色建筑或绿色建筑群。
3 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设计要体现“节约”
        节约是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首要设计要点,这里所说的节约并不是缩小建筑面积,或者减小原本的建筑规模,而是指在建筑物原本设计规模下,充分渗透节约理念,使得最终建筑达到无污染、无害化、可循环利用的目标。在建筑“节约”设计上相关设计人员会从以下几点出发:(1)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调整。在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的动物、微生物、植被等与人的关系,在设计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矛盾,减少由于人类破坏或者植被等资源使用不当,导致的能源浪费。(2)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主要构成元素,对建筑材料的优化选择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节约环保水平。在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资源。
3.2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
        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上必须要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人可以健康生活。相关设计人员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从建筑室内设计入手,通过多种设计保障建筑内部通风、保暖的质量高,确保生活在其中民众的生活品质。相关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上,要从人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室内布局与设计,避免一味追求外形美观忽视建筑实际的实用性。在设计中要从建筑的通风、采光、被动式制冷、被动式集热等方面考虑,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站在全局角度进行建筑设计,满足人的需求,确保建筑品质。
3.3 设计要体现“未来”
        绿色生态建筑在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出品质与未来,相关设计人员要确保建筑物不仅当前适用,在未来建筑使用期限内也要尽可能适用,全面提升建筑品质,将舒适、健康、高效渗透到建筑之中。首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建筑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针对建筑的近期规划与未来规划进行分析,充分结合现在与未来需求对建筑进行设计,为未来建筑的扩建与建造预留足够空间,确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充分优化建筑各系统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优化能源系统、水热系统、声光系统等设计,打造舒适、健康、安全的环境,提升建筑品质。
3.4 设计要体现“个性”
        个性化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出建筑设计独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掌握好设计尺度,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更好地突出建筑物的独特性,既要保证建筑物和当地环境的协调性,也要在当地环境中突出建筑物的独特性。比如,在进行南方建筑物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架空干栏式的房屋设计,因为南方雨水较多,空气比较潮湿,使用该种设计方式,不仅可以保证空气流通,也能体现出建筑物的个性,更好地展现出当地的特色,实现个性化设计。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整体绿色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绿色化设计必然性尤为重要。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贯穿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从而保障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丰富建筑的同时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太会.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76.
[2]刘建鹏.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研究[J].门窗,2019(9):29-30.
[3]孙道成.试论生态理念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9(04):27.
[4]刘建鹏.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研究[J].门窗,2019(9):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