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先”成就体校学生专业成才梦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期   作者:艾雪飞
[导读] 如何做好体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
        如何做好体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树立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需要班主任有新思路、新理念,针对体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结合自己几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从学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心理年龄小,很多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如孤僻、自私、以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不关心他人、不懂礼貌、难以相处等等。学生多是中考的落伍者,其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受够了家长、老师和社会的“ 成绩歧视”。进入学校后,自认为是“ 无奈的选择”,是没有多少出息的。他们对未来悲观失望,对学习缺少信心。鉴于此,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中专学校和普通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因此,我们要用现代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来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之学有目的,学有信心,走专业技能成才之路。而由于中专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后形成,可塑性强,所以更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我的班级管理指导思想是,以“ 团结友爱,奋力拼搏”为班训;以“ 德育为首,学业为主,全面发展”为主旨;以“ 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出成果”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班级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做到“ 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营造 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班级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 各尽其才,各显其能”的发展平台,致力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品行正,心态好,专业精,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具体地说,班主任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在生活上,要心怀学生,学生生病了,班主任应该关心备至;学生过生日了,班主任应该关心祝福;学生情绪有了波动,班主任应该与之娓娓谈心;学生参加比赛,班主任应该加油助威 .他们渴望的更多的是我们的理解、尊重、平等,如果报之以宽容、关注和爱心,那么就能换回学生们的拥戴和信任。在学习上,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军训时,就应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比如我经常像学校讲述往届优秀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如何理解专业,如何在岗位上吃苦耐劳、严格要求、磨炼自我,如何面对挫折,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此外,还邀请校有关领导介绍专业要求以及他们的教育成功事例。在这些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强化,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得到培养。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角色意识的时候,才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新的环境中调整好自我,逐步走向成熟。
        二、树立自我的职业威信,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一本活的教材。其人格往往是他所领导的班集体的文化核心,具有一种学习、管理、教育的力量。一名称职的班主任,不能只靠职权来确立自己的威信,更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用心引导学生向既定的目标迈进。

这种专业上的权威迁移到德育工作中就直接表现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服,产生一种“名片效应”,愿意听从班主任的教导,从心底树立班主任的权威形象。为了更好的同每一位同学交流,除了平时学习和生活以外,我利用很多同学对网络比较热衷的条件,在网上为他们创建了一个班级同学录,在这里同样的角色身份,但是没有了课堂的严谨、书本的乏味、说教的死板,我们以平等的朋友关系,聊我们的喜怒哀乐、梦想愿望、平凡人生。我将看到的一些有意义的帖子发在上面,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鼓励大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它所产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其他管理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注重赏识与激励
        事实上,在我们通常的教育方法下,依然会有许多“顽固不化”的学生。我觉得,在他们这样叛逆的年龄,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憎恶,可能是成就他们最为有效的方法。南开大学的蒋建荣教授说过:每个学生都为你留了个门缝,等着你用欣赏和关爱的心去开启它。因此班主任在运用赏识与激励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恰倒好处的艺术性。
        (1)在学习上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不断在学生耳边加油、鼓劲。学生毕竟是学生,都有一颗好动、好玩之心,稍缺乏督促,学生的懒惰之心就会滋生。毕竟许多学生的自控力还不强,做事的耐心、学习的忍耐力还不够,需要激励,需要鼓励。在经常性的鼓励、表扬之中,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学习欲望,使学生充满着上进心,使学生乐学、善学、肯学。
        (2)在管理上要增加班集体凝聚力。在班级工作中,要以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契机,适时地开展互赏互学互帮互助活动,形成“ 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使学生学有榜样,干有劲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不断激励全班同学共同建设、关心班集体,培养班集体强烈的凝聚力。同时制定班级目标,并不断更新内容。还要不断挖掘全班学生的潜能,使之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更好地建设班集体。
        (3)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我们部分教师对学困生或后进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有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4)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
        总之,在大力进行职业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已必不可少,必须积极探讨。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发现并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把班级培养成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集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