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手段改善民航维修单位安全教育效能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9期   作者:薛茹
[导读] 本文分析了民航维修单位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航维修单位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自我导向、经验共享、内容关联、解决问题、绩效考核、快乐学习等六个手段,改善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方式,推进民航维修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效能提升。
         关键词:民航维修;安全教育培训;快乐学习;多种宣教手段
         Keywords: civil aviation maintenance;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happy learning; various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methods  

0引言
         安全是民航业永恒的话题,也是中国民航高速发展的基础。航空器维修工作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维修行业也是民航业中 少数难以被自动化取代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的发展虽有助于降低一些维修工作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但人的表现依然在航空器维修工作中起关键决定性作用。而安全教育则是强化民航员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规范安全行为,确保航空安全的有效手段。在安全工作中,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既是安全的基础建设工作,也是保障安全的治本之策。
         民航维修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明文规定的,也是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员工自我保护自我深造的内在要求。中国民航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就必须始终把教育培训等安全基础性建设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做到真正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目前民航维修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流于形式。部分维修单位管理人员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常常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被动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的管理人员在培训时间安排上较为随意,培训内容集中在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以文件传阅替代言传身教,以留存培训签字记录为目的,寄希望于员工自觉学习领会,对员工敷衍塞责的态度不管不顾。
         (2)方法单一。有的管理人员热衷于组织召开安全教育大会,采取满堂灌的宣贯方式对不安全事件进行通报,缺乏对案例的认真研究分析,寄希望于员工能记住宣贯的重要理念与知识,吸取他人的教训。安全教育大会方法单一、过程枯燥,加之有时甚至需要利用员工休息期学习,其效果大打折扣。
         (3)重点不明。有的管理人员关注规章制度的共性教育,忽视了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特别是缺乏所属岗位危险源、风险点、应急措施等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培训重点不突出。
         (4)忽视考核。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作,从计划、组织、实施、反馈要形成闭环管理。但是许多安全教育培训大都是有计划有实施,但缺少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不仅不能有效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能达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预期效果。
2几个创新方法改善民航维修单位安全教育效能
         (1)自我导向。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积极营造互动和参与的氛围,可以通过研讨会、论坛、新媒体线上互动、规章制订前的共商等方式让员工主动参与,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尊重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从而使安全成为员工的内在需求。在实际的安全教育培训教学中,利用有限的培训时间,不以“填鸭式”的讲解为主,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并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和内容,采取列出问题、明确重点、诱导提问、学员辩论、得出结论的方式来进行,改变形式僵化的教育方式。
         (2)经验共享。国际民航组织在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第四版第9.6.4.2款明确提出:经常性安全培训应侧重于安全管理体系政策、过程和程序的变更,并应突出与本组织有关的任何具体安全事宜或经验教训。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应重点围绕与本单位生产运行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教学,并通过优秀的老员工“传、帮、带”,将其对规章制度的体会作为无形的学习资源供新员工汲取,从而消除员工对错误认识的第一印象。
         (3)内容关联。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时要考虑与本岗位、角色和实际维修过程面对问题的相关性,是否可以学以致用,是否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因此,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工作的实用性、岗位的关联性和针对性,通过不断精细化岗位相关的维修技能、风险点、应急措施等,循序渐进形成系统化、角色化的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4)解决问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当问题出现时,往往是一个安全教育培训的最佳时机。通过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引导解决问题、跟踪问题整改情况,构建“查、改、学、建”的长效机制,帮助员工搭建或者巩固与本岗位相关联的知识理论体系,这远比惩罚员工暂停工作,学习规章来得有效。大到整个维修单位,小到每一个班组、每一次维修工作、每一个日常检查发现问题,都可以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反面教材。
         (5)绩效考核。对于维修操作岗位技能等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培训的考核、反馈、激励必不可少,应采取现场提问抽查、过程检查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检验效果,进而将情况反馈给管理人员改进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同时,培训考核情况应与员工绩效挂钩,运用绩效杠杆调动员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6)快乐学习。飞机维修是一项重复枯燥、安全压力大的工作,民航维修单位安全教育培训要努力塑造一种安全、放松、快乐的氛围,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用更具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法落实此项工作,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在此原则的指引下,管理人员应该摒弃文件学习传阅以凑学时的学习方式,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培训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小短片、小动画等多媒体课件,立体化传播安全知识。同时,要用鲜活生动、容易被员工接受的语言,减少书面化、模式化、八股文式的言语,实现安全教育培训接地气、入人心。例如,某企业安全宣传标语提出“从前有位员工高处作业未系挂安全带,后来……后来他日子过得不错,每顿饭都有人喂”。
3结论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标,通过自我导向、经验共享、内容关联、解决问题、绩效考核、快乐学习等六个手段,精准施策、因材施教,推进民航维修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效能提升,促进维修人员不断提高安全知识及维修技能,从而实现民航维修单位可持续化发展。

作者简介:薛茹,安全管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信息分析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