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小学生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枯燥、乏味、甚至像听天书一样,课堂气氛沉闷,很难于提高教学的教学成果和质量,可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负面效果。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势在必行,基于这样的思考,尝试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促进教学成果的全面提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新时代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越来越多。学生不仅需要将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需要将这些理论在实践当中应用起来。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曾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提高学生听课效果,赋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并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学生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1、学校简介
高密市东北乡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复杂情感的文学著作《红高粱》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高密市东北乡东流口子小学正坐落于这片朴实的土地上,学校建筑面积3530平方米,占地12370平方米,服务于周边东流口子村、郭家官庄村、大石桥村、陈家屋子村、三屯村、郭家屋子村、刘家台子村、毛家屋子村等10处自然村。高密市东北乡东流口子小学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脚步一路走来,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70多年的光辉历程,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传承文明,依法治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广大师生用心做事,创新经营,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到极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阳光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潍坊市美化绿化先进单位、高密市规范化学校,多次被授予高密市少先队雏鹰大队称号。
学校内部设置以下组织机构:校长室1个、教学服务中心1个、后勤服务中心1个、安全教育中心1个,本学年度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8人;教职工21人,其中高密市级教学骨干教师4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7人,未定级教师3人,教师学历合格达标率100%。
2、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抽象性和逻辑性,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比较难理解,对于刚进入小学学习生活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这些新的数学知识,比如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周长和面积等知识点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当中采用的激励性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生活化,小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
今年是我教六年级的第五个年头,又接到一批六年级的新生。刚开始接手时,从任课教师那里了解到这批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后进生”们挺多的。经过几天的接触,能感觉出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挺高,他们也在很努力的学习。这种学习态度我感觉很欣慰,觉得学生肯定能学好。事实证明,我想的太简单。孩子们虽然学习态度端正,可是,学生们的底子薄弱,导致了学生理解能力跟不上。有的学生竟然不会背乘法口诀,有的会背不会用;有的学生分不清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的学生不知道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更别说如何求周长和面积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看着这些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数学这门学科会一直陪伴着他们,我一定要想一个办法,该如何帮助他们才好呢?
一开始,我发现学生们不爱举手,我在课堂中发脾气,对学生们冷嘲热讽,嫌弃他们为什么不举手,是不喜欢举手还是真的不会?结果呢,“后进生”们上课更不敢发言了,举手的人数变得更少了,回答问题时的声音更小了......我一直觉得凭着多年的经验教学,我能清楚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觉得讲的足够明白了,可学生还是无动于衷。我课后让“后进生”们轮流上办公室,询问哪里不明白,交流后我明白了不举手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是真的没听懂。
心理相容后,我反思自己没有站在学生的基础上想问题,而是自以为是的思考。打开内心的那扇窗,让阳光照进来。慢慢地我发现了学生们的可爱,发现了孩子们身上的美和闪光点。我逐渐理解了他们,我庆幸自己俯下了身子。
3、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措施和效果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尝试着在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采用的激励性的“因材施教”。把学生分为四类----“领头组”(学习能力最强、知识基础最好),“普通组”(学习能力中等、知识基础一般),“提高组”(学习能力较弱、知识基础较差),和“基础组”(学习能力极弱、知识基础极差)。每个小组由前三类的三到四人组成。我把“基础组”分为两个大组。在课堂小组讨论时就让“基础组”的学生到办公室,有针对性的讨论某种题型,讨论要做到少而精。学会的同学可以找老师出题,如果正确率达到80%就加上5分。课后,对“基础组”的每个人都分配一位“师傅”,学会某种题型的“徒弟”和“师傅”可以找我出题,如果做题的正确率达到80%,每个人都各加5分。每个学生所属的四个学习组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的进步,每个学生会有流动。当然全体学生还会依据课堂表现、小竞赛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量化。每周五对有加分的学生们进行免作业、发奖状等奖励,每周一清零。
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法”,上课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数学的热情更高了,每位学生都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就感”,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促进了良好的班风的形成。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重要的基础内容,但是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和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显得十分重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尤其是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的学习热情,可以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改变传统的依靠数学理论知识的灌输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鼓励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多回答问题,课后有针对性的讨论某种题型,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听懂学懂,成绩取得进步可以免一次作业,为进步比较大的同学颁发奖状,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快乐进行。
参考文献:
1、郭浩. 运用数学语言,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J], 读与写杂志,2019,16(3):136.
2、高彦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 白银日报,2020(003).
3、卞华. 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J], 内江科技,2020(6):140.
4、张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 学周刊,2020(2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