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理这门学科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理科学科。它既有理论上的相关知识,也有计算上的相关知识。知识点繁多且复杂,因此初中物理知识点众多要求学生需要更强大的记忆力,学生需要超负荷记忆,所有有遗忘率较高的情况出现。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点过关,才会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找到不同的闪光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记忆内容。
关键词: 知识点 过关 学习方法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初中物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概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的教学上。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的学科, 他揭示了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应用。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现象的学科,比较贴近于生活,也来自生活。 学好物理可以使我们正确并深刻的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也带给学生足够多的信心,从而喜欢并重视物理这门学科,有了学生重视与喜欢,学好物理也就不难。
物理是一个中学生成长的转折点,因为是初二开设的新课程。可以让成绩不好的同学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众多,学生该如何有效记忆成为学习物理的一个拦路虎。
一、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如:对于“凸透镜”一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烧焦”这个角度去考虑。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
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
(1)反向思维法,它是从要解答的问题推导到已知的条件或者隐藏条件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多项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知识点总结法。一道物理题要考察的知识点往往不是一个,因此想清楚出题人的意图,找到题目中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从而解决最终的问题。
三、重视知识点过关的重要性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学习之初就该要学会将知识点进行总结。但光总结却达不到让学习变得轻松自在,把知识点过关才能将所学落实到实处。
课前预习的知识点是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通过看书总结的,将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例如:物理量的概念、符号、单位、物理意义、公式的定义、公式的变形等作为重点的知识点过关。对于生活常识的知识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列举出来,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要利用公式计算的练习题,在预习时根据例题,将解答过程以分析的形式进行分步整理。初步的知识点过关就在自学环节中轻松解决,也就进行了第一次知识点的过关。
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时候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准备笔记本,这是一个教与学延伸的一个结果。但是,把预习时的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当成笔记本,会让学习效率提高不少,从而也将知识点再次记忆。预习的过程不能将所有知识全都面面俱到,随着老师的讲解深入,把漏掉的或者错误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修正,使得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第二次知识点过关。
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形成第三次知识点过关的关键。课后复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重温习一遍。这个阶段不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过关,而是将知识点全部回顾的一个过程。复习第二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重点摘出来整理,这时就需要学根据复习的内容,课堂上的知识点清单进行整理和归纳。知识点的过关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从课前的预习自我总结知识点,接着课堂上的修正和完善知识点,再到课后复习的总结。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进行了一次摸底,也让学生将自身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进行查漏补缺再根据自己情况再次进行知识点的过关。复习第三阶段,习题练习。时完成作业,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这是加强应用能力的问题。
初中物理知识点众多要求学生需要更强大的记忆力,学生需要超负荷记忆,所有有遗忘率较高的情况出现。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点过关,才会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找到不同的闪光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记忆内容。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次的自学,互学,独学的过程,将以往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演变成知识点过关的清单模式。将知识点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从而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目的性以及根据自身情况重新将知识点过关,不出现盲目复习的情况,最大限度的提升物理学习能力。三次知识点的整合最终成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方法的“开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内驱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