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教育成为德育工作之利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9期   作者:项素雄
[导读]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325024 〖HJ0.8mm〗〖FL(〗【背景】 十九大指出,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在德育教学中用赏识教育来促进学生品德修养。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能力,关键在于其能力是否得到赏识和发掘。得到别人的赏识,是一种能力上的认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赏识学生。教师要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不只是用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上,德育应该是多方面的考虑。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人才,教师应综合考虑,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综合培养。在这种立德树人的大教育背景下,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引导学生?如何积极探索赏识教育的方法,有效运用赏识教育等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为此,赏识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正文】 赏识教育就是给学生自信,自信是一个人努力的基本,也是基础,在德育过程当中,教师运用赏识教育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人只为达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教师在德育过程当中,要不断的给学生自信,虽然不能让学生一步登天,但只要自己制定了合适的目标,就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学生有了信心,就会去克服困难,也会发出自己的动力。赏识教育就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开启了巨大的内驱力,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 赏识教育要全面铺开。首先班干部岗位竞岗。班级当中可设立不同岗位,如值日班长、学习班长、日常班规管理班长等,还可设关灯队长、关电队长、植物管理队长、新书发放队长等等,每项管理班长都有话语权,在选拔过程当中,他们以主人翁意识,集思广益,为班级献计献策,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那就是我能行,人人行,我来当,抢着当,人人守好一亩三分亩,事事有人做。其次,班级管理值日班长制。学生如果不脚踏实地去做一件事,是没有话语权的,而有了各方面锻炼的学生,能力提升了,相信学生,管理就有序有制,会对管理项目负责,对同学责任,在成功的体验管理中培养其能力,发扬其特长,因而有了话语权,有了成熟的管理制度,在值日班长的负责框架下,再进行小组推荐,班长汇总表现优秀学员,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根据学习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最后在管理值日班长的带领下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再则,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班级的各项评价应有特色,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学生的优秀表现。如在v校园平台上颁发学习奖章,在钉钉上发送红花鼓励,在微信群通报获奖学生名单,在班级公告栏里展示优秀学员名单等,这样多元化、多渠道、多角度给予学生评价,欣赏和肯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调查分卷发现用赏识眼光去培养学生能力,用成功体验塑造阳光心态是很好的德育手段。学生在获得成功的机会,在获得体验满足感后,不惧怕一切,勇往直前,这是怎样的力量?这就是赏识教育的洪荒之力。那么赏识教育就是欣赏、赞赏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的德育本质就是要付出爱。教师的爱是学生心中的阳光雨露,只有爱学生、肯定学生,相信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缩短距离,增强了解和沟通,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赏识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无处不在,繁琐杂多。基于以上调研分析,结合实践体提出优化策略如下: 一、赏识教育要学会宽容学生,发现其身上亮点。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讨论,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从不同方面,不同思维,寻求不同的解决途径,在师生共同探索过程当中,师生积极开展双向的互动交流,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就会在平等、公正、轻松的环境当中进行验证探索,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德育的探索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如果学生没有个性化,就没有创造,就没有德育特色。比如一位学生,成绩不好,但自画像画得特别的好,可总是在上课的时候画自画像,于是教师引导他:你的自画像画得这么好,能不能画起来贴在班级墙报上,或由你来出一期黑板报,由你设计,听了教师的建议,他真的刊出了一期非常漂亮的粉笔画自画像,在班级中引起了轰动,大家没想到这个成绩不是特别好的男生,居然有这样的天赋,之后的日子里,在其他功课他也能积极应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就是宽容给予的赏识力量,使他成为一位各方面上进的好学生,因此教师能挖掘个别学生的潜能,为抓好整个班级德育工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赏识教育要合理调配管理资源,发挥各自的特长。 班中的每一位管理班长就是一个管理项目的带头人,他应有一技之长的人,参与整个管理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中,感受到管理员是大家对自己浓浓的爱;在管理员的帮助下,知道“管”就是“帮”,角色发生变化,将自己的特长更好地服务好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是孤立的,让其懂得水涨船高的道理,带动下一步需要帮助的人,大家好,才是更好,从班级整体利益出发,人人进步即是我的进步。 三、赏识教育要思维多元化,留有空白。 大多教师爱挑学生毛病,特别是教师,其实这种做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如留学生空白,仔细找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亮点,哪怕只有一个亮点,也不要放过,还要放大这一亮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成功的浪花,缺点等下说或绕着说。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人缘不好,大家都嘲笑他,说他拖了班级的后腿,甚至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立即找到了这位学生,进行了心理抚慰,帮他分析了他的优点,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优点展示出来,如果你有一点点的进步,老师就奖励你直接升级,因为班级活动评价中特例,只有有表现突出直接晋升一级,结果这位学生竟在深谈后,不久便蜕变成学习认真、做事用心的受欢迎者。 四、赏识教育要注意方法,不只是表扬。 赏识教育要注意艺术和尺度,鼓励能培养自信心,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自信心就会比较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各种赏识性暗示就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力,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动力,但赏识教育不是只有表扬,或肤浅的表扬,而是有方法的。赏识教育,需要适时科学术语进行委婉地点拨,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哪些不足,和风细语的责备,亦能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如果做得不够好的时候,还一味表扬,就会纵容一种盲目自大的心理形成,要借机点拨。比如有一次拔河比赛中A班输了,邻班的一些学生嘲笑A班,两个班学生产生口角,得知之后教师借机开展一堂班会课,告诉他们,首先教师要为一颗热爱班集体的心而点赞,勇敢与其他同学进行辩护,但表达方式不妥,要勇敢面对失败,赛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样子,学生觉得有道理,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德育不行,再满腹经纶,也是无德,是未来社会的危险品。基础教育的回归点应放在德育工作上,回归到对学生生命教育的重塑上,赏识教育就是开启德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让赏识教育成为小学教师德育工作之利器,依托赏识教育,构建“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开拓思维、释放潜能”的德育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FL)〗〖HJ〗〖H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