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醉心阅读,书海成就非凡人生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张儒华 黄友云
[导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普世皆知的真理
        摘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普世皆知的真理。教师把学生引上痴心阅读的大道,就如同为学生实现人生的腾飞注入满仓的燃料。阅读的重要可见一斑!教师应当做一名魔术师,魔术箱里的每一样工具都能量十足,让学生与书籍结下不解之缘。如果让自己的学生疯狂阅读,嗜书如命,这样的老师就是真正的教坛大腕,奇才满天的非凡荣耀注定与这样的伯乐尊师相伴一生!
关键词:因势利导;醉心阅读;分享收获;激发兴趣;家校联姻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在我们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媒体多元的今天很多学生不爱好读书,宁可花在看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脑游戏上,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也影响了自己的前程。其实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使人有内涵,举止文雅,我们每个人接触的只是有限的,但书中的知识是无限的,读书能够使我们知道千里之外的事情,“君子不出门,尽闻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读书可以明志。书籍里有着前人思想的精髓和人生的启迪,读书可以让我们明辨是非、通晓真理。再则,读书可以放松身心、修身养性。在家的空余时间,放上一点音乐,泡上一杯茶,捧上一本书,这样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放松身心,令人畅快不已。读书还可以使我们静下心来,洗去尘世的浮华和喧嚣,检视自己的言行,感悟人生的真谛。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书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亲灸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华,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
        阅读功效如此神奇,那么,怎样让学生醉心于阅读呢?
1因势利导倡导阅读,培养阅读热情恒久
          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存在着差异。其发展的起点、速度和程度也都会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在教改实践中选择先因地制宜放手发动学生阅读,开设自由阅读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由阅读,可以自己带书来看,也可以向学校阅览室借阅。总之,做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学生乐于阅读,动画、漫画、连环画均可以如饥似渴地阅读。与好书交朋友,看谁读书最多。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天高任鸟飞,阅读我能行!
          一些生动活泼的童话和故事可通过故事表演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分为整体表演型,即完整连贯地表演,角色可以自由挑选,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形象再表演;还可以是分段表演即群体角色,共同表演。教师先讲故事,学生一起讨论角色,全体一起表演,表演后要总结评价,评价要原则上忠于原作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原作。道具应该因陋就简,能表情达意即可。
                 故事中的人物、动作可以让学生大胆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种戏剧表演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结合,也可以利用班队会等时间进行,无论怎样运用,宗旨在于持久推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2不拘一格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徜徉书海
             语文素材的积累主要靠学生具体的感性的阅读实践活动,而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理性的语文知识;主要通过记忆而非理解。换言之,学生要获得智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不能单靠直接经验,更多的是接受别人的间接经验,接受人类的文化、文明。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呢?一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二是可以开展“购书、藏书、读书”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个人购书、藏书。在家长的支持下,学生每月购书一册,建起自己的小书房,快乐地在书海中漫游。
          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鼓励他们逛逛图书馆,对激发幼儿的兴趣很有益处,不妨在有空的时候,组织学生一齐去图书馆,精心为学生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3 畅谈读书分享收获,增强阅读成就之感        
                首先在班级中,大家一起确定阅读的书目,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需求,自己制定阅读计划,每个月召开阅读分享群英会,督促孩子们按计划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分享别人的阅读快乐与成果。


         在阅读分享会上,孩子们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分享打动自己的情节,一些不爱交流和发言的孩子,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组员之间相互交流,带动不爱发言的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此外,还采用办手抄报的方式,将自己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感受留存成图画和文字,贴在班级文化墙上,传递分享阅读的班级文化。“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再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寂寞旅行,和同学们共同阅读,有交流,有分享,有碰撞,让书香通过共读在班级弥漫,氤氲和谐,成就快乐幸福。
         4 家校合作谱写妙曲,众人拾柴火焰超高
         家庭的环境对于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伙伴,家校互动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热爱阅读。家校有效互动,担当起引路人的责任,共同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
         首先,家长会开辟阅读专题讲座。与家长们交流,除了教师分享一些关于阅读的培养方法,推荐一些书籍外,还请本班中有培养孩子阅读经验的家长来班级进行图书和经验分享,这样的分享方式让家长们更容易接受,不同角度的阅读方法介绍也更全面,更容易让家长们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方法。
         其次,针对个别孩子出现的不爱读书或在阅读方面的其他问题,我会及时联系家长,共同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制定计划。同时,我还常常在微信上和家长们沟通、分享一些好的书籍和好的方法。离开家长配合,教师孤掌难鸣,鞭长莫及!家校联姻,将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阅读的春天与高潮会如约而至!
         5 赋予“兴趣”神坛高位,成就热爱阅读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神奇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赋予“兴趣”至高无上的神坛地位。分清美丑,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月月有比赛,周周有行动。人人参与,妙策跌出!悬念丛生,快乐无限!千方百计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体验到读书的无边乐趣。
         一是课文引趣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在上《赤壁之战》课时,通过讲三国精彩故事,分析三国英雄人物成就等方法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
         二是榜样激励法。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讲述名人阅读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向学生介绍名人们热爱阅读的一些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是教师刻意推荐优秀书刊,引领学生阅读。小学生有着模仿的共性。他们往往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老师介绍过的文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并且就老师曾经指导过的阅读方式实施于相似文章,会显得轻车熟路。为此,适当关注文体类型,以配合课内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通过讲故事的情境吸引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这时候,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教师把学生引上博览群书的道路,学生将受益于终生。热爱读书的学生前程不可限量。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书,是人类的阶梯,是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她,带给学生幸福,带给学生满足。读书,真好!让自己的学生爱读书吧!拥有书,他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他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会引导学生读书的老师谁不为他点赞?读书成风的班级怎能不出类拔萃呢?读书万卷的莘莘学子怎能不会鹏程万里,绘就绚烂夺目的非凡人生呢?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怎能不笑傲世界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