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是培养学生美感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形成沉稳的性格,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好处颇多。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建成了图书室,很多爱心人士捐赠了大量绘本,这对所有的美术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合理运用绘本。
关键词:绘本;美术教学;运用
美术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美术知识,还要求学生提高综合美术素养,提升对于生活的感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利用绘本来辅助教学,绘本的科学选择和运用可以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绘本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提出了几点方法以求能对当前的美术教学有所帮助。
一、 绘本在美术课堂中运用的意义
绘本主要是以绘画为主,并伴有少量的文字性说明,绘本中的内容适应学生成长阶段的实际需要,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在绘本的绘画中,学生能够很快的融入进绘本的内容情节当中,获得视觉的享受,并在绘本绘画中发现美。将绘本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当中,也是目前美术教育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同时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宽广,阅读也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电子版的阅读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更为巨大。顺应电子技术的实际影响,儿童绘本也在传统绘画、填充色彩的基础上逐渐向语音以及动画等形式相转变,使得绘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更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二、 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举措
(一) 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引出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的引出过程尤为重要,为此,美术教师可以将当前教学课堂中常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绘本教学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运用动画、色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顺利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例如,在进行“有心情的色彩”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展开教学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绘本颜色的填充,同时进行绘本内容的阅读,在被故事情节吸引的同时,能够激发出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学生能够充分将自身融入进绘本的绘画中后,教师再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能够将学生有效地带入进课堂学习中来,通过色彩表达自我的内心情感,运用色彩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会更具有主动性。
(二) 利用绘本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
绘画是能够传达内心想法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能够利用绘画展现自我对于世界的认知,但是在绘画手法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提升小学生的绘画素养,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举措。绘本中具有的多种绘画手段,在进行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其展开充分有效的利用,通过绘本,进行课堂相关美术知识的讲解,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通过色彩的浓重展现天气的变化,也能够体现绘画者心情,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这一绘本内容,就是利用色彩的浓重以及鲜艳程度对故事内容进行阐述,将故事情节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呈现在绘画中。还有的绘本内容是通过利用色彩的视觉冲击达成感官刺激,将画面感呈现在众人的眼前,教师在实际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绘本的选择,对学生进行相关美术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视野,建立学生的美感。
(三) 深层次挖掘绘本内容
在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学美术教师虽然能够利用绘本展开教学任务,但是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也是简单的停留在初级阶段,理解的层次较为浅显。学生受到成长阶段的特殊性限制,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初步的探索性阶段,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挖掘到绘本的深层次内涵。例如,在绘本《疯狂的星期二》中,构图的天马行空以及色彩的冲击都会带给学生显著的视觉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将绘本中的视觉色彩元素分解出来,并利用自己的语言对绘本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发现绘本内容中所隐藏的含义,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内心中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四) 合理进行绘本的选择
将绘本合理运用于美术教学中,逐渐成为当前的一种教学趋势,绘本与教学的融合,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诸多的可能,想要将绘本更好地融合于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选择绘本也尤为关键。绘本的选择需要结合学生年龄段特征,针对于低年级学生,绘本的选择应当以简单、轻快明了的内容为主,此阶段的学生不适合使用太过繁琐的绘本。针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绘本的选择应当侧重于提升其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还可以具有一定的文学性,通过绘本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能够通过绘本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这也是绘本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在绘本绘画中发现美、感知美,并创造美。
(五)展开无限的遐想,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儿童绘本的特征是:色彩美,人物美、故事情节美、构图美,这些特征分别对学生有着不同的感染力。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拿到一副儿童绘本,首先通过其构图,色彩以及画面的营造来欣赏绘本的内容,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深刻的体会儿童绘本中的语言特色以及色彩的比例,通过正确的方法去欣赏经典的绘本作品。欣赏完之后,开始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美术活动的再创造。学生可以抓住绘本中的某一个特色,比如说绘本中的色彩美,着重分析不同的色彩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以及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然后学以致用,充分的理解绘画技巧,掌握绘画的色彩搭配。
例如:在儿童绘本《花婆婆》中,教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观察这副绘本中的图片,让学生从绘本中的图片的色彩以及构图中来体会热带岛屿、沙漠地区、海边小镇,各个画面的不同。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让一组的学生来分析热带岛屿,另一组的学生来分析沙漠地区,最后一组的学生分析海边小镇。学生通过各个地点的不同来分析绘本中色彩的搭配,学习热带岛屿的主色彩是绿色,沙漠地区的主色彩为黄色,海边小镇的主色彩为蓝色。然后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搭配其他的色彩,完成绘本色彩的构图,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并且能够学会色彩的搭配原则和方法,通过艺术创造力来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总之,儿童绘本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得到广大儿童以及教育人士的青睐,为顺应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美术教育的发展逐渐获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提升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当前美术教师所重点探讨的内容,将绘本融入于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成峰,高静.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具体应用[J].文教资料,2017(31):118-119.
[2]王卓娅.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7(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