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堂深度融合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章涛
[导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创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的紧迫性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创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的紧迫性,转变传统低效的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科学的课堂上,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的创新,给教师的教学开展新的路径和方法,创建高效的初中科学教学课堂,实现初中科学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学生更透彻的掌握科学知识。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堂的融合做出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 现代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
(一)与实际教学内容的整合不足
        在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行为,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会忽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只是追求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重视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整节课下来就会导致学生只接受到了教师展示的先进教学技术,学生的注意力也都在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中,学生并没有得到学习效果的提升,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教学作用。
(二)实现教学角色之间的整合性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更多的应该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对学生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学会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慢慢的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成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这时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才能够得到体现,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教师才能实现初中科学课堂上的整合性教学。
(三)将信息技术的地位看的过于重要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得到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觉得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是万能的,所以在课前准备阶段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件的设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将科学学科的独特特点展示出来,影响学生对科学学科知识的学习。
二、初中科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引导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知识,一般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其展示给学生,利用动画、视频等丰富的形式给学生展示科学知识,将科学知识全面立体的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快速的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讲述地球结构的科学短片,让学生通过有趣的视频加强对地球结构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应用起来,还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新课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创建高效的科学教学课堂。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科学难点内容
        科学这门学科中所包含的知识种类比较多,其中包括宏观概念上的一些知识,也包括微观概念中包含的知识,还包括一些实验,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时会比较困难,经常会有一些知识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和学习,特别是在一些演示实验中,有些学生并没有机会能够掌握实验,也没有机会能够直观的观看实验的过程,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就可以改变这样的教学情况。例如,教师在《电流的测定》实验中,学生可能并没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学习中更多的是教师进行演示教学,但是在演示中有些学生的位置比较靠后就不能看清实验的过程,此时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实验的过程,学生就能够直观的观看到实验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就能够学习到实验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的过程,学习实验,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创建高效的科学课堂,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科学学科中蕴含的知识比较复杂,但是都是一些浅层次的知识,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针对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扩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物质的多样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物质,让学生感受物种的多样性,给学生展示一些学生可能并没有听说过的物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物种的多样性特征,让学生更喜欢科学知识的学习。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物质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科学学科素养的提升。
总结: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导入教学,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丰富多样性,还可以将科学中难点知识对学生简单化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真正融入到初中科学的教学中,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鲁丽娟.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文渊(中学版),2019,(4):558.
[2]陈筱园.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9,(3):222.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9.03.351.
[3]张静.智慧性、交互性、趣味性 ——新课改下初中科学课堂融合电子书包路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6):155.
[4]刘伟.基于认知科学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2):185-185.
[5]王盛之,陈伊凡.无线同屏技术下初中科学数字化教学案的实践研究 ——以二氧化碳的应用复习课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8,(7):59-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