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察生活、世事洞明、音韵铿锵、善良悲悯是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思想精髓。
关键词:写作技巧 创作方法 写作窍门 作文指导
当年,一群学生求问国学大师刘文典有关文章写作的诀窍时,刘文典老先生只说了“观世音菩萨”五个字,众人初不知所指,不得要领。时至今日,思之悟之,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五字所指:“观”即观察生活;“世”即世事洞明;“音”即音韵铿锵;“菩萨”即善良悲悯。“观世音菩萨”五个字,确为人们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启迪。
一、观
观:即观察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要写好一篇文章,就必须有自己的亲历经验和精神感悟,因此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和提炼生活,才有自己的话题,话题的内涵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生活是文章素材的宝库,多观察,才能有细节,有细节,形象才活得起,文章才有质感。文章是否厚实,与阅世深浅有关。例文《丹霞山抒情》看一段描述粤北韶关丹霞山美丽风景的文句:
这里的自然风光,集中体现在雄、险、奇、秀、幽等特色上,谓之雄,是因为它的山峰都是由悬崖峭壁构成,群峰绝壁或拨起于平川之间或屹立在河岸之上,气势磅礴;山体危崖劲露,光滑齐削,赤壁倒悬,险峻无比;境内群峰如林,峰峰巍峨对峙,雄浑大气,力度十足,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谓之险,则因为座座孤峰欲登无路,赤壁丹崖不是直立就是呈反坡倒形状,令人望而生畏;但细看众多的山颠上又隐约残存着古人留下的攀崖壁阶和崖顶山寨的痕迹,依稀可见古越先民那“丹梯铁索,栈道依松划,山颠古寨,危楼叠石连”穴居的影子。险峰上的海骡洞壁,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赫然入目,不能不让人想象那侏罗纪荒洪年代惊心动魄的地壳变迁、洪流切谷的造山过程;面壁海骡,只见绝壁千仞拔,危崖一线开,石缝形成的幽洞扶摇直上,仿佛直通天庭;矗立在宝珠峰顶端,山高人为峰,头顶蓝天手抚白云,四周飞鸟不度;身临险境,无不让人颤栗发怵。谓之奇,则因它遍山皆奇,山石造型奇绝,形状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逻辑,早已把丹霞山魔化成拟人拟物、拟兽拟禽,山、崖、石、洞奇,沟、谷、桥、河奇,奇得让人不敢相信,又不能不信。且看以假乱真的阳元石,让人莫名其妙;再看惟妙惟肖的阴元洞,更叹鬼斧神工;阴阳融合,神州一绝。纵目丹霞,山堡状、茶壶状、锥塔状,形象各异,组合有序,有如“万古今城”,又似千年石堡。尤其是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近观赤壁丹崖之上水痕如泼墨,藻藓繁生,色彩斑谰,一个角度一幅水墨画。远望蓝天白云之下碧水花木相互衬映,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谓之秀,这里山清水秀,境内一江碧绿的玉液,北出万顷林海,在丹霞群山中迂迥南流,一路翠竹夹岸,两岸花木森森,深谷苍翠欲滴;近石倒映,远山逶迤,岭南情调的山村田园掩映其间,不能不让人惊叹:“一水浮青碧,千峰竞翠微”。谓之幽,群峰围闭的山湖,含碧水蓄微波、吐天光纳云影;山间高峡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悠悠锦江竹影摇曳松涛絮絮,满江风物,一脉柔情;一路径曲林幽,空气鲜活,使人超凡脱俗;正所谓“径僻苔痕湿,林深暑气消,松间时舞鹤,树底乱鸣蜩”。……
从中看到,只有经过亲临其境的游历与对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且有观山看风骨、遇水赏柔情的艺术自觉,并有把情境、意境、心境的融会贯通的感悟,以及深刻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语言词汇,才能写出如此厚实、富有质感的文段来的。所以观察生活、取材生活,感悟生活,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
二、世
世:即世事洞明。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即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就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就处处都是文章。但凡写文章,都是围绕“人”或“事”来进行,所以观人察事,要通情合理;议政抒怀,要妥当得体;洞察分析,要以实据理;攫取提炼,要思考辨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让人认同、共鸣。例文《垂钓重其道》:
书有书道,茶有茶道,垂钓亦有其道。乐钓者,追求悠闲飘逸,恬静舒适的心境,面对那含微风蓄微波、吐天光纳云影的碧水,追逐闪闪鳞光,思寻鳖鱼习性,陶醉于竿飞鱼跃之欢,让人流连忘返;再者,舟翁垂钓,愿者上钩,鱼者得食,钓翁得乐,相得益彰,诗情画意也。闲暇觅钓,置身于逶迤的田园江川,面对那层峦叠影之天光水色,沐浴在絮絮习习的清风里,景不醉人人自醉。
垂钓者,讲求身临其境,动观满江风物,静赏一脉悠情,怡然自得;下钓如同吟诗观画,聆听乐章,诱人陶醉于意境之中,使人心性空灵,修心养性。忙中偷闲聊轶事,竿弯漂沉收钓忙,更是任人寻味,其乐无穷。
垂钓,实为有氧运动,如同绿茵驰骋高尔夫,无拘无束,天成自然,奥旷自如;钓者有如姜公,大志若愚,养身积学,藏睿隐志。
乐钓者,内得于怡情强身,外收于物华天享,内外兼得,乃人生之大快也,其中情味,钓者自得之。有诗为证:“夏日舟翁立江涯,碧竿三尺一觥茶。饵尽漂沉风铃响,轳欢鱼跃跳浪花。身醉湖川天地阔,情投河泊心境佳。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续断霞。”
同样可以看到,没有作者特别的闲暇下钓的雅兴、洒脱超然的感悟和圆融练达的情怀,是很难写出如此超然,富有哲理,又妙趣横生的精干短文的。所以观察风物、洞察道理,沉淀反思、升华哲理,深入生活、攫取知识,分析素材、提炼文章,这是把一篇文章写好的关键。
三、音
音:即音韵铿锵。文学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写文章不仅在于说了什么,更在于怎样说。好文章总是思想有灵魂,意境有色彩、情感有温度、阅读有韵律、气质有风骨、精神总饱满的,落笔似流水行云,警世如惊涛拍岸,读时朗朗上口,悟之则即使隔越时空也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体温和心跳。例文《励志铭》:
夫志者,心之气也,心含四海,气吞五岳;帅血气统领精神,驱心力竟达事业;夫励者,愿之勉也,凝神聚力,锲而不舍,囊萤映雪无杂念,凿壁偷光无黑夜。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竟业者,凯而康,夏禹谋水,三不进庄,苏秦兴国,刺股悬梁,终成大业比帝皇。
成事者,国栋梁,心怀出震向离之志,身负补天浴日担当,勇力报国,金戈铁马任飞扬。
志可伸,孟德横槊,沧海洪波煮日月,滔天气概对风狂;相如献壁,单身只影不辱命,英雄虎胆对秦强。
志需立,少年壮志,热血肝胆摧昆仑,老叟宏愿,愚公移山率儿孙。精卫矢心平沧海,老妪磨杵铸针魂。
志当励,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心中有希望,脚下路径宽。星星之火可燎原,涓涓细流汇成川;力量拧一股,目标战旗欢。
志需彰,真正才智乃刚毅志向。无惧天赋与愚钝,天道酬勤有良方。谈笑皆学问,思辨助进长。无心咫尺天涯远;有志天涯方寸旁。读通书万卷,书斋墨自香;抒发鸿鹄志,事业铸辉煌。
文章虽短,但文化底蕴深厚,语言惜字如金,字字斟酌;文句对仗工整、韵律十足;说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古励今,引人深思;遣词舒志,句句铿锵,充分展现出崇高的人文情怀,读后让人血脉喷张,酣畅淋漓,有壮志凌云之感。
四、菩萨
菩萨:即善良悲悯。这既是作者个人人格修炼和人性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职业品格的重要内容。文学的本质是载道,因此文学创作既要坚持禀赋的底色,尊重个人的价值,更要注意维护社会正统,把核心价值的“根”扎牢,把正统的“魂”铸正。优秀的作家,往往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其情怀、态度,总是关爱众生,从善如流的,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直指人心,与受众心心相印,这样的文章才能流芳不朽。例文《杏坛赋》:
鸿蒙开,天地清;仓颉字,肇文明。夏商出教化,春秋师道兴。诸子百家,老庄得道成先知,孔孟立儒万世行;朱程著论推理学,贤哲圣人若繁星。
今报国,敢立命。弘天道,功彪炳。宣讲励大志,提笔点精英。承传教化,开悟启智育栋梁,传业授艺修心性;匡谬正误筑社稷,弘文重学万邦兴。
新时代,逐梦竟;谱乐章,奋飞轻。青发成白霜,杏坛赤子情。
言传身教,道德情操亮高节,理想信念笃坚定,扎实学识筑牢固,仁爱之心致远行。
育俊才,去白丁;养浩气,铸魂灵。盛则家国重,衰乃国家轻。建功立业,优先战略号角急,推动发展华夏拼,复兴梦想阔步走,勠力同心齐奋进。
寥寥几笔,议事博古通今,抒怀展现格局,弘道宣传正统。既宣示了行业的价值追求,又弘扬新时代正统的核心价值观念,通篇展现的都是正能量。
人的语言文字,实际上就是人的思想和生活,语言边界决定了人的活动外延。从某种角度说,使用语言的能力决定人的发展潜力。所以,能写一手好文章,总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这里,“观世音菩萨”不是一句宗教梵语,而是一句启迪人们写出好文章的智慧籖言,它既是关于文学创作的实践总结,又是进行精神文化产品创建的思想精髓。
注:本文所引述的文章或文章片段,均为作者本人在各种报纸杂志发表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