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钟佳颖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钟佳颖
[导读]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下,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是越来越紧密。
        浙江致诚装饰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1800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下,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是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高速发达的情况下,各个产业之间相互融合、资源互补。在这种大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下,一批新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技术被引入建筑行业中,在性能上弥补了传统材料、传统技术的缺陷,并且在施工效率、功能、节能环保上有很大的优势,并广泛推崇。建筑行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要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实现低碳环保,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上大下功夫,就要不断的学习,加快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认知和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建筑设计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建筑企业现在非常重视建筑设计,提升建筑设计的理念是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现在建筑行业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起到保障作用。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丰富建筑设计样式、提高建筑设计效果奠定了基础。
        1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
        1.1经济性原则
        建设设计涉及诸多要素与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所有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均要遵循经济性这一首要原则。任何脱离了经济性原则的建筑设计方案,均不具备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与建筑设计工作的初衷相背离。因此,要通过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充分应用,降低建筑单位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1.2和谐性原则
        在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其与周边环境的匹配与融合,与不同地域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取得一致化的设计效果。此外,还要符合建筑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客观要素,使建筑设计更具和谐性效果。
        1.3宜居性原则
        建筑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实用性的需求,在新材料及新技术应用中,要充分遵循宜居性原则,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更为舒适、便利的客观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当前,部分建筑设计实践脱离实际,在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中缺乏统筹考虑,造成宜居性不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4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历史、自然等背景,为有效提升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因地制宜,使建筑设计方案符合当地自然、地理与人文条件,完全融入当地环境,以激发建筑设计方案的整体活力与生命力。
        2建筑设计中的新技术应用
        2.1环保技术
        2.1.1采暖技术的应用
        采暖技术的应用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于水资源的一种再利用。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来讲,在干旱缺水的大环境下,采暖技术的更新就更为关键。如果通过技术的干预使得循环应用的水资源获得更加有效的利用,是现代采暖技术应用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具体来说,可利用具有循环功能的水循环系统融入采暖系统中,对有限的水资源通过技术的干预进行绿色环保的处理,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
        2.1.2对于太阳能的利用
        在众多的能源中,太阳能是来源于自然界的一个重要资源类型。太阳能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既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在作用发挥的效果上也能够保持持久性。在利用太阳能时,应当充分利用其可再生性质,在施工建设的不同环节中充分发挥其能源支持作用。另外,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上来讲,采光效果和室内温度调节的功能效果,都可以通过设计工作与太阳能源的实际利用效果的融合达到更好的状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太阳能在利用方法上的多样性。


        2.1.3对于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
        建筑垃圾的产生是建筑行业需要面临的一个典型问题。从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上来看,集中焚烧处理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的主要弊端在于,会同步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和资源的浪费问题。新的垃圾处理技术在主要特点上,是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将其中的可回收利用部分最大化。这个最大化的过程,就需要先进的回收处理技术作支持。现阶段已经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形式为,通过技术的应用将垃圾转变成具有绿色环保新功能的绿色菌肥,而对于部分固体结构的垃圾来说,可以通过应用切割技术,将垃圾进行粉碎和转换。是这些垃圾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这不仅节约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也体现出了结构设计阶段的绿色环保性。
        2.2生态技术
        建筑设计中利用新技术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生态技术是现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新技术,这对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起到重要作用。生态技术并不是在建筑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所采用的特殊技术,而是立足于实体建筑的整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协调自然与人为改造之间的矛盾,尽可能的减少人类建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自然的调节作用应用于人类对建筑功用的需求之中,将生态本身作为一种调控动力来满足人类的某些方面的调控需求。生态技术与建设设计的科学结合,让自然资源与建筑群结合,对提高建筑的品质起到重要作用,现在用户对建筑群的室外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室外环境的优化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2.3智能技术应用
        通过运用智能技术,可构建完善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全覆盖,实时化、动态化获取视频监控内容,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充分加工分析、存储处理,并对视频监控异常情况自动发出警报信息,加快智能小区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程度将不断深化,推动建筑设计朝着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3建筑设计中应用到的新材料介绍
        3.1新型保温材料的应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基本都采用新型保温材料,这对建筑物保温、隔热都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保温材料一般都是泡沫做成的,比较厚,对建筑外观有一定的影响。新型的保温材料基本都是真空保温板,并且保温、隔热的效果比传统的保温板强,并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设计。现在新型玻璃保温材料也解决了窗体的保温问题,并且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寿命比较长,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都起到重要作用,新型保温材料取代传统保温板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提升的需要。
        3.2新型通风材料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通风是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来。通风可以将室内与室外空气进行换气,对保障室内空气新鲜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通风材料对空气的过滤作用不如新型通风材料,比如通过窗进行通气是常见通风渠道,但传统的窗体材料对室外空气没有起到过滤作用,室外空气有一定量的灰尘等,新型窗体材料在换气的过程中,对室外空气起到过滤作用,能保障室外进入室内空气的新鲜。排气扇是通风的常用工具,传统的排气扇对油污的排放效果不如新型通风材料制成的排气扇,这对保障室内空气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新型通风材料应用是符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4结语
        总之,为强化建筑设计实际效果,必须不断强化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深度。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从设计工作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规律,多措并举,切实优化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张文.建筑技术开发.2018(18).
        [2]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邹永康.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
        [3]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王萍萍.绿色环保建材.2019(04).
        [4]浅谈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J].彭江.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