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6012119930316XXXX
摘要:建筑工程检测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水平,才能确保检测质量始终处于较为理想化的状态。建筑工程的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检测工作开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处于较好状态,保障人们基本居住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影响因素
1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展开本文主题内容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这样为后续措施的制定,才能提供更好的建议。
首先,工程质量检测人员个人能力。对于建筑工程检测质量工作开展来讲,整项工作都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这样也就从侧面表明了,建筑工程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将会是影响工程检测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内的科学技术较为先进,所使用的设备都具有更强的精确性,但人员始终都是主体构成,即人员专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检测工作的基本水平。从宏观角度分析看来,国内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虽然具备,但是个人的素质却存在极大的参差不齐,这样直接导致了建筑质量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国内建筑工程团队也并没有展开相应培训工作,所以检测人员的水平总体还需提升。
其次,主要集中在施工材料的影响因素上。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来讲,建筑材料的质量始终都决定了工程最终的水平,与此同时也会对质量检测结果产生极大影响。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中,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混凝土浇灌模式,展开建筑的建设工作。而混凝土的材料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可变动性,即开发商的操作意识,如果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投入,就会使用质量较差的材料,这也就成为了影响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此,广大建筑施工团队应当重视起来。
2.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
建筑主体的结构质量检测是围绕建筑主体的结构强度、刚性及稳定性进行的建筑物整体状况的判断,现在,我国对建筑主体的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检测实物。这是整个检测工作的重点,确定样品空间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建筑主体的实物也需要对应性。
第二,检测机关必须在开始检测前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并通知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站。进行检测时,除了检测建筑主体的结构外形、大小外,还要检测实物。
第三,检测机关进行检测时所采取的措施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要经设计人员同意后才能使用。第四,检测工作要直接由质量监督站自己进行,在检测前先制定监督计划。如由外部采用的检测机构进行,其机构可提前制定检测方案,由质量监督站审核后实施。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根据建筑工程质量评估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检验作业的实际经验,可以对一般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归纳、触摸、拍照。对人眼高度以上部分的产品上(门窗扇上的面、管子的上半部),间隙小而头伸不进的产品背面(如下水道底)可以用镜子的反射方法检查。对关闭后光线暗的部位(管道间、模板内部状况等),采用照明进行检查。测量平坦度的手段,适合墙面和地面等要求平坦度的项目。测量垂度一般使用托盘贴紧测量面,用线锤吊线的方法进行检查。使用专用检查工具进行检查更方便,更快,更准确。用百格网检测灰浆的充足度,用塞尺测定平坦度等,同时,还要检查砂石、水量、冬季工程时的温度测量等。
4.提升工程检测结果科学性的措施
4.1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通过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降低施工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以往的监督管理机制展开细致分析,对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同时替换掉已经脱节的制度内容,提高监督管理机制的完整性。并且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结合应用效果和反馈意见,对监督管理机制的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提高监督管理机制的适用性。另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将施工参与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如果检测结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可以根据责任制度进行追责,提高检测人员的重视程度,减少消极怠工情况的出现。
4.2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通过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提高分析报告的说服力。在工程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属于该任务的重要执行载体,其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企业需要加大检测设备的更新力度,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信息交互平台,在平台中每天更新市场发展情况,了解目前市场发展形势。在制定检测设备更新计划时,需要结合企业目前的经济实力,若需要更新设备较多,但是会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时,那么此时可以制定阶段性更新计划,优先采购核心设备,其他设备可以暂时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应用,在后续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其他检测设备,从而在不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完成检测设备的更新任务。
4.3构建高水平检测队伍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大检测技术人员的综合培训力度,强化他们对检测设备的熟练操作程度,确保检测人员具有更加专业的检测知识和丰富的检测经验,确保工程检测高效准确可靠。定期选聘一定的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理论素养的检测人员充实到监测队伍中来,并对现有的检测人员进行轮岗培训,以此来保障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5.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的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1)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必然会有效地提升对于相关质检部门的关注度,全面考虑委托事项和程序。同时还会有意识地去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力求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并强化行为准则,适者生存。
2)变静态为动态的检测改革,及时有效地检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在第一时间预防故障。尽可能减少损害。虽然用现有技术来实现动态检测会耗费大量的成本,但是相较于施工安全以及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而言,该种成本支出是尤为必要的。而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质检工作模式的未来必然发展走向。
3)无损检测,该种监测主要依托的学术有三种,一是电子学,二是材料学,三是物理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于工程质量检测的定量分析,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射线探伤,二是磁粉探伤,三是渗透探伤,四是涡流探伤,五是超声波探伤。现阶段,这些检测方法已经在建筑工程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效也相对较为显著,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的支出,降低检测工作的繁琐复杂性。
结语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在我国,建筑工程质检工作特点较为明显,但是随着相关标准的改变,就需要有效地进行工作模式改革,实现动态检测以及定期检测,这也是该项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有效的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可以极大地降低经济损失问题出现的概率。而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也是尤为必要的,需要相关管理人员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卢才植.简述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71-72.
[2]夏小成.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及重要性分析[J].地产,2019(24):83.
[3]杨维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业,2019(10):137-138+140.
[4]黄兴生.建筑工程中施工检测对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