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下,为生产建设所需的工程机械设备需求提出有利的保障,机械设备作为生产建设的重要性保证,特别是现代化社会生产建设发展,越来越向着机械化生产方向探索,这就对机械设备生产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机械设备在日后生产建设阶段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就成为生产建设所关键的焦点。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简要的分析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现场管理
1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分析
1.1 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缺乏科学认识
在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普遍存在着对机械设备管理错误的认识,一些企业就认为设备管理工作需要紧跟政府监管抓大放小的原则,不需要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这一错误的认识就会造成机械管理处在持续滞后的状态。在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出台一些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办法的措施,并且成立一些安全检查机构,使得企业认为只要依靠政府安全质量监管、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可以,没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对设备管理过多关注。在实际上,这类错误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缺乏对设备的管理认识。
1.2 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在通常情况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与施工建设过程顺利进行有着紧密联系,并且和建筑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紧密联系。在当前建筑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建筑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第二层级是工程项目部对设备管理。但是就有很多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阶段,对于这两个机械设备管理层级之间没有明显的接线,这个情况在小规模施工中的影响比较小,但是遇到大规模施工、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工程,这种比较混乱的管理方式会影响到整个管理结构和管理体系,对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有着较大影响。
1.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造成的恶性循环
在多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处在从属地位,设备管理人才的留不住、不想留。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使得从政府监管、租赁企业的日常维护保养到使用单位管理各环节存在着脱节,企业不仅难以从设备管理中获取效益,而高额的购置、保养、维修成本、短暂的使用寿命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企业由此不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给予重视,形成恶性循环。
1.4 租赁市场缺乏行业引导和政府监管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比较多的要求是规范施工单位管理的责任,并且对出租(产权)单位的规范性要求比较少见。这与政府主管施工单位比较容易、简单和与规范规定有关。出租(产权)单位尚无归口管理部门,行业引导的不够,建设部门对施工单位监管的不严格,经常性会出现各种检查、处罚。
2 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2.1 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主要是包含了作业技能培训、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人员培训教育的工作还需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考核、有检查和有针对性。
第一,做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口,把上岗之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编制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的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位作业人员。
第三,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工作。并且对于有关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还需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理念,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直接或是间接的参与到机械设备生产活动中,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到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是包含生产者家属,都需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方法,使得他们在思想上可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在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2.2 正确的使用机械设备,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保养
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指挥人员、施工人员必须依据设备安全操作流程进行,禁止任何不正确的使用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应用正确的方法使用设备,为预防机械设备故障出现,有关管理部门还需严抓机械设备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用好、管好、修好、养好,制定出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估制度,定期评估机械设备的风险,以及时更换风险设备。
2.3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与体系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是实现设备管理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设备管理制度体系工作:
所采用的制度,首先应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到定岗位职责,其次把机械设备使用、维保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落实到责任人,对多人轮班作业的设备应分清责任以减少设备损坏和事故的发生几率。
在维保工作中应以保养为中心,以修理为辅助,形成全套的安全可靠的保证体系,并制定配套操作细则,便于严格参照执行。
对参与维保工作的人员应确保其充分了解设备结构和原理,便于正确分析故障原因,避免盲目下结论。在保障操作和指挥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通过“管好、用好、养好”以及推行机械设备风险评价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在设备管理中还应坚持等级备案制度,建立两份台账,即机械设备检测有效期台账和安全防护装置有效期的台账。
2.4 实现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机械设备价值在于体现出使用后所创造的利益,任何机械设备都有着它所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操作流程,只有正确的使用机械,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设备在使用结果上,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好坏。所以在世纪操作阶段,我们就要求操作人员可以正确的使用,不能超出机械所承受的最大负荷,确保机械稳定运行。在实际上来讲,就是均匀的加减机器油门,避免机械的动作过大。并且加强技术的培训,提升操作人员整体的素质,使得操作人员懂机器构造、懂工作原理、懂性能,会使用、检查、保养、排除故障,在源头上降低人为失误造成的机械故障问题。坚持实施包机责任制度,将其责任落实到个人,把每个人的经济利益和负责机械维修费、燃油费结合考核,奖惩并举的方式,全面的加强管理设备责任心,进而提升员工对设备爱护的积极性。
2.5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装管理工作
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作需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来承担,并且从事机械设备安装的相关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并取得正规的作业资格证书。同时,机械设备的安装方案要通过技术负责人的审核和批准,要使安装人员明确安全技术的要求和内容,并且在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指挥和监管。
2.6 及时更新机械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及时更新机械设备,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对于技术性能较低,使用年限久远,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为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先进机械设备管理的支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前途。建筑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培养,强化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安全意识,严格实施好建筑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保护措施,保证各级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只有这样,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才能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武海刚.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养护[J].山西建筑,2006,32(7)
[2]畅瑞廷.市场经济下的设备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3,29(13)
[3]刘幼光. 黄正.浅析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冶金,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