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供水水质监测研究 陈君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陈君 王贤慧
[导读] 摘要:基于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农村供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从饮用水安全的角度,提出了汉滨农村供水水质检测的总体方案,并分析当前汉滨农村供水水质控制点与适用于本地区农村的各种水质检测技术。
        汉滨区水利局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基于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农村供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从饮用水安全的角度,提出了汉滨农村供水水质检测的总体方案,并分析当前汉滨农村供水水质控制点与适用于本地区农村的各种水质检测技术。基于此,以下对农村安全供水水质监测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水;水质;快速检测;监测
        引言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所需用水量正在逐年递增,同时,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也在逐渐加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区域水源受到污染这一情况,从而致使当地居民用水质量降低。基于此,我国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做好环境水质工作。现阶段,可通过在监测点进行布设与对水质进行采样作为突破口,随后对水样进行保存与运输,最后通过实验室对水质进行分析。
        1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价值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质量高低会对大众生活和生存产生较大影响。新时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逐渐加重,加强水质调查分析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水质调查、研究和监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水污染严重程度,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考虑到水质监测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因此水质控制中必须考虑精确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要求,保证具体问题的有效分析和处理。
        2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技术问题
        在技术上,农村小型供水工程量大,地点分散,不好管理,相关水质监测管理人员都是就近招聘,多是文化基础薄弱的当地村民,相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对水质检测的技术掌握和小型检测仪器的使用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际工作期间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做理论支持,检测结果数据处理存在一定难度。
        2.2水源地的问题
        水资源主要是由河流、胡泊、海水、地下水资源构成,汉滨区水源主要是地表水,目前检测水质标准为GB 5749—2006。水源多为山泉水,植被茂盛,水质整理情况良好。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致富脱贫产业扶贫支持养殖业的开展,水源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到影响。比如,检测的水质对象水源地,因为养殖肉猪排放不当,受到污染的水样,有可能含大肠杆菌,是不能供人饮用的。
        2.3管理制度
        没有必要的连带责任追究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制度作为支持,导致各项工作时常会出现无序性问题以及交叉管理问题,工作无法保证规范,监测数据无法保证准确,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农村饮用水监测工作将很难达到理想的发展高度。
        3农村安全供水水质监测研究
        3.1水源地保护措施
        小型供水在建设之初就应加强水源地保护,采取网围栏圈定水源保护范围的方式,保护水源地不受动物入侵污染。早期已建成,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后期也应加建防护栏,并加设告示牌。
        3.2农村供水日常检测工作
        3.2.1增加水质检测人员
        汉滨区农村供水量大面广,全区493个行政村,有的村占据几个山头,供水工程就有好几个,目前,据统计,除城区自来水公司管辖的大范围之外,全区大小供水工程,大约2千处以上。这些供水工程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百十来人、三十方左右的小型供水,供水量虽小,却是广大村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水质安全显的尤为重要。目前,各小型供水分片由各水厂管理员兼管,每日对各处水质进行日常监测。
        水质监测工作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监测人员是各项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只有在完善的水质监测管理团队支持下,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并发挥出应有的安全供水作用。

因此,相关水质监测管理人员不能少,应在现有基础上,选择各项资质较为突出的人,增加水厂管理员,充实农村供水管理团队。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积极努力地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在培训期间要将水质监测工作要点、岗位工作制度及准则、岗位工作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创新管理意识、信息素养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能够满足小型供水水厂的水质监测工作需求。
        3.2.2完善农村各水厂的日常检测体系
        目前小型供水主要日常检测项目是色度、浊度、PH、嗅和味、肉眼可见物、消毒剂指标,这些项目是水质检测中最基础的项目,如发现异常,可及时上报水质监测中心,做进一步水样检测。
        但理想型的水质监测体系,应该更加完善。在增加人员的基础上,增加日常水质检测的项目。因农村养殖业的兴起,许多养殖厂比较接近水源,日常监测中,微生物的检测就显的尤为重要。日常检测相应也要增加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以及耗氧量的检测。这些项目对我们掌握水质情况做好水厂管理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数据支持。
        3.4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
        农村供水目前不具备全分析水样检测的能力,但要保障供水水质安全,需定期采集水样送水质监测中心做全面分析检测。这对水样采集工作的技术性和熟练性都有所要求,需要对采样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在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操作。采样时,采样人员一律不允许化妆、吸烟等,以免对水样造成污染。同时,采样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选用相应类型的采样容器,如需要测定有机物和生物的水样需要采用玻璃容器,而金属等无机物的测定水样需要采用塑料容器,这样也能够降低容器材质对水样检测结果的影响。采样人员在采样时一般应取供水水源、出厂水、末稍水三个点位,尤其是出厂水和末稍水,保证取样环境卫生无污染外,还要动作快速灵活,避免影响样品质量。样品量的多少也需要加以控制,既保证样品量满足分析要求,也不会采集过多而发生外溢。
        3.5符合标准的采样频率
        供水质量的检测离不开合理的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所以,为了能够将水样检测的结果提升至更高的级别,一般来说对被测水体进行有计划的采集样品,例如,在对各供水工程汛期和旱期分别进行采样监测、或者按照季节进行检测,针对特定集中供水人口密集的水厂,采集频次可提高,时刻保持对供水质量的关注。水样的检测周期至少应当相隔15天以上,如果有特别的检测需求,允许适当的增加采样频率。需要注意的是采样频率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针对不同的检测需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3.6强化对于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水质监测中心做为水样监测的核心部门,应对水厂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各种日常监测仪器的使用;检测方法的原理;消毒剂、絮凝剂的投放使用;各种检测项目的辨证关系等等。在应对日常的水质监测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具备及时的发现问题,做出相应措施所能力,以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
        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水质监测质量工作在整体上来看水平相对有所提升,在进行水质控制工作开展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只有将质量控制工作真正融入水质监测工作中,才能够对水质监测结果的精准性加以保证。除此之外,在对监测数据进行使用过程中,应带有一定程度上的针对性,这与不同地区的地理水质不同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只有水质监测工作当中对每个环节精准掌握,才能够为监测数据的整体质量提供最为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洁,林中智.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54.
        [2]李润平,谢路平,赖云.浅析环境保护中的水质监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57.
        [3]刘冬云,唐代洲.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途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60.
        [4]郭琦,姜杰,王越楼.环境保护中水质监测的作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42.
        [5]刘长福,赵岚,刘静晶,栾田,邹春苗,付宇.黑龙江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和卫生安全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35(01):14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