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 于涌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于涌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加快发展速度,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对建筑施工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和标准。
        黑龙江省三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加快发展速度,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对建筑施工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和标准。但由于建筑工程普遍具备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重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会给整个工程建设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监督;管理
        一、 质量监督工作的方式与内容
        1.1 质量监督工作的方式
        我们这里所讲的质量监督工作的工作方式指的是相关质量监管人员详尽细致的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对每天在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地向上级部门汇报。与此同时,监管人员还要将这些问题及时上报给相关信息统计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尽快的上报给相关负责人。
        1.2 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当中贯穿全局,不仅包括施工流程,而且包括施工设计的工作人员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监督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施工工程品质的前提下来选取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并且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达标。同时,要满足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否则其作为建筑工程开展的物质基础,一定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故此,质量监督人员一定要重点监控材料质量问题,将各个检查细节有效落实。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建筑设备进行监督管理,因为建筑设备是建筑施工能够正常开展的物质,保障期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对设备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同时还要对设备的类型、规格和其运行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保证施工设备在投入使用的时候能维持其最佳状态。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整体重视不够
        项目施工质量监督涉及环节众多,各环节专业协作不够,技术人员在施工时,只考虑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在材料的使用上没有精细的控制,认为只要自己不出技术上的问题就行,甚至于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要求施工,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一些环节负责人甚至是关键环节负责人只关注自己的责任范围,缺乏整体质量监督的意识。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只关注在实际施工时的具体情况,而忽略在施工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使用以及各专业协作等问题。
        2.2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是一个企业得以长远发展的源泉。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初期,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内部根本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其结构仍然不够完善,虽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但在施工管理中仍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进行管理。这就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程序比较混乱,在实际施工中对质量标准的执行严重不到位,监理和施工单位没足够重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很多建设单位唯进度和成本是从,只要不发生工程事故,所有的一切都为工程进度和成本让路,这给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2.3施工单位监督管理工作不完善
        施工单位施工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质量,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也具有关键性作用。就目前而言,不少施工单位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存在着不足或缺陷。

首先是施工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大,人员接续不畅,离开人员对已完成工作、后续需完成的工作交接不彻底,给后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留下安全隐患;其次是施工单位弱化了自身的质量监管责任,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仅仅将自身定位为施工建设方,有时为了缩短建设工期并提升企业效益,而不履行自身监管职责;最后是施工单位本身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应的惩罚力度不够,最终导致自身工程质量监管流于形式,直接造成监督力度不足。
        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3.1积极构建信息化质量监督体系
        为让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首先要对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信息化的构建同时要结合相应的实际内容,让质量监控机制能够不断地优化和改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设有信息发展的要求,让信息技术能够出个融入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同时还能够让主要管理工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可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当中的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并且使得整个信息收集的过程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还能够让分析、传递速度变得加快,使得很多不可靠性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3.2全面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企业与监管部门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以提升相关人员对质量监督的重视程度来增强敬业精神,不断地加强自身管理队伍的建设,鼓励监管部门从业人员爱岗敬业,以职称改革为契机考取建筑专业注册资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要加强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的培训,形成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全过程的系统认识,加强管理链上的关键节点的监控力度,依法依规从源头上做实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并将发现的质量信息在各监管主体中充分共享,通过提升相关人员意识达到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最终目的。
        3.3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
        如果我们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为了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必须与相关高校结合,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提升现有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在岗培训,将受训人员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那些学历较高,但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质量监管人员,对于他们应该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能够最大程度的与实际情况相融合 ;而另一方面针对那些拥有较强实践能力,但缺乏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工作人员,应给予他们那些比较易懂且直观的教材,同时从日常中的实际工作内容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只有这样,从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在本质上提升监督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提高监管的质量与效率,保障这些监管人员的专业化。
        3.4提升监督质量,对监督方法进行改革
        为了保障相关质检的方法,能够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相符合,我们还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通过这些创新优化相关监管人员的监管方式和监管方法,在创新过程中,需要重视各个主体的作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得监督工作的重心与时代发展的方向相符合,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同时与该城市所拥有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以海绵城市建筑的质量为基础和前提,从而循序渐进的提升相关监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为了充分和切实的落实相关监督工作,我们还需要创新监督方法和监督模式,针对海绵城市这一理念的建设,我们还需要看到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性,结合本城市所有的特点,进行综合性的创新,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多种形式并且效率较高的监管形式。
        结 语:
        总而言之,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才能够让科学监督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建立,同时还能够让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建筑行业整个质量水平都能够得到进一步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勇.新形势下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略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5):119-120.
        [2]王爱兵.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4):186-187.
        [3]左裕南.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